束洪春

时间:2024-01-09 06:03:42编辑:小简

束洪春的个人简介

束洪春,男,汉族,1961年9月生,在职博士研究生学历,无党派,1984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昆明理工大学副校长。

人物履历

1997年6月,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博士毕业,博士论文获哈工大首届优秀博士论文奖。

1998年2月至2000年3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电工站师从葛耀中教授做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8年7月,任教授。

1999年,遴选为云南省科学与技术学术二层次带头人。

历任云南工业大学电力工程学院电力系主任(副处级),昆明理工大学电力工程学院副院长、院长,昆明理工大学研究生部主任兼学科建设工作办公室主任,昆明理工大学校长助理、研究生院院长兼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等职。

现任昆明理工大学副校长。

社会职务

云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二层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同行评议人

省电机工程学会副理事长

省电工技术学会副理事长

省水力发电学会常务理事

任免信息

2016年5月,束洪春拟任昆明理工大学副校长。

2017年7月,束洪春任昆明理工大学副校长。

主要成就

自1997年从哈工大引进昆工的12年以来,他领衔建设了一支40余人的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和专业的教学科研团队。他率领团队瞄准国家及云南电力科技需求,紧密围绕“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方向开展科学研究,主持省科技攻关和重点项目等省级应用开发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电力企业委托项目30余项,科研经费2千万元。总结科研成果,出版专著3部,发表论文被EI收录110余篇,他是2006年全国电气工程技术领域高被引论文排名第5的作者,在全国有学术影响力。他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2项,获省技术发明1等奖1项,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发布企业标准1项,省级鉴定成果5项,成果水平为国内先进,在云南电力系统广泛应用,为云南尤其昆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突出。?

研究报告

1、《昆明城市电网规划、设计、装备技术原则》;

2、《云南电网分时电价方案研究》;

3、《云南电网丰枯峰谷电价方案研究》;

4、《昆明电网十一五规划》;

5、《昆明城市电网供电能力分析研究》;

6、《110kV架空、电缆混用线路重合闸投切问题的研究》;

7、《云南电网典型高耗能工业节能技术研究》;

8、《云南电网公司电力优质服务研究》;

9、《云南电网公司营销战略研究》;

10、《云南电网公司科技创新体系研究》;

11、《云南电力大用户直接购电研究》;

12、《单相配变供电模式的工程技术及经济性研究》;

13、《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项目研究》;?

14、《昆明电网110kV线路参数实测及其对继电保护整定仿真校核研究》;

15、《市县供电企业营销行业标准体系项目研究》;

16、《云南电网火电机组最低稳燃负荷对水电资源利用影响的分析及对策》;

17、《云广800kV直流输电系统动态特征的仿真研究》;

18、《“云电送粤”交直流混合输电动态特性分析研究》。?

主要成果

学术成果

(1)在线路传播矩阵[ZY]不能对角化的情况下如何进行电磁暂态数字仿真,有创新性。TCSC应依据串补电容两端的瞬时电压来判断MOV是否启动,纠正了Javad Sadeh等人的错误做法。

(2)在长输电线路电弧故障测距,在具有MOV的TCSC线路故障测距方面,在多枝配网故障定位方面,有贡献。

(3)提出了一种雷击造成故障与不造成故障的识别方法;提出了考虑断路器非同期合闸的行波数据采集方法及保护方案;提出了一种用于行波保护的电压过零附近故障检测方法;在对端母线有两回以上进出线情况下,解决了测距式保护面临的如何正确区分正向区内区外故障的困难,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测距式保护算法和方案。

(4)将分形指数引入电力系统动态电能质量分析。利用多刻度数学形态学建立一种多层次描述和处理的扰动辨识方法。

(5)提出了变压器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知识库形成的粗糙集方法。

(6)发现单相重合闸时序对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有影响,提出了有利于提高系统暂态稳定裕度重合闸时序方案。

(7)首次从继电保护的角度揭示了输电线路雷电绕击与反击的电磁暂态不同机理,发现了绕击故障和反击故障于保护安装处观测到不同频段的电磁暂态能量分布不同,其初始行波的时域特征也不同,探求其规律,构成了区分输电线路绕击与反击的新思路。?

技术成果

1、输电线路故障行波分析与测距装置XB2010;

2、直流系统绝缘监测和分支故障诊断装置DC800;

3、小电流接地电流系统故障选线装置FS2010;

4、HB2020故障录波分析及测距装置与系统;

5、多道电话语音数字记录系统HY;?

6、市县级电力公司用电营销费管理系统;

7、省级电网购售电运营分析系统。云南电网广泛应用。?

发明专利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2项,已授权12项。

(1)一种交流输电线路雷电绕击与反击的识别方法,发明专利ZL 20081005855.8;

(2)一种水电站过渡过程中压力管道电路等值模拟方法,发明专利ZL 200810058245.4;

(3)一种直流输电线路行波保护的雷击故障识别方法,发明专利ZL 200810058175.2;

(4)一种利用可拓理论的配电网缆-线混合线路故障选线融合方法,发明专利ZL 200810058054.8;

(5)一种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雷电绕击与反击的识别方法,发明专利ZL 200810058559.4;

(6)一种暂态量保护的雷击故障识别方法,发明专利ZL200410022669.7;

(7)行波保护中电压过零附近故障的检测方法,发明专利ZL200410079501X;

(8)一种考虑三相断路器不同期合闸的行波保护数据采集方案,发明专利ZL2004100795109;

(9)一种利用衰减直流分量的故障选线方法,发明专利ZL200410022717.2;

(10)一种用于测试行波保护装置的方法,发明专利ZL03134910.2;

(11)一种消弧线圈接地系统故障选线自适应方法,发明专利ZL20051001793.6;

(12)基于电流分解和无功检测的谐振接地系统故障选线方法,发明专利ZL200510010834.1。

发表论文

已发表论文

[1]刘宗兵 束洪春 韩武 朱文涛.考虑小水电接入的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J].继电器,2007,35(2):55~

[2]常勇 束洪春 李旭前 杨永强 侯玉b.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方法分析[J].云南电力技术,2007,35(2):1~

[3]陈勇 束洪春 刘可真.发电厂电气监控系统纳入DCS应用的探讨[J].云南电力技术,2007,35(1):7~

[4]刘可真 陈勇 束洪春.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输电网优化规划[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7,32(1):31~

[5]束洪春 吴水军 董俊 王超.基于预测-校核机制的发电侧煤电联动[J].电网技术,2007,31(8):22~

[6]束洪春 孙向飞 司大军.一种考虑不同期合闸的行波合闸保护新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31(2):41~

[7]束洪春 王超 张杰 吴娜.基于形态学的HVDC线路故障识别与定位方法研究[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7,27(4):6~

[8]束洪春 孙士云 董俊 廖泽龙 王文 杨强.单相重合时序对系统暂态稳定的影响[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7,27(3):1~

[9]束洪春 司大军.一种利用衰减直流分量的谐振接地系统故障选线方法[J].中国电力,2006,39(2):1~

[10]束洪春 宣映霞 李义 司大军 于继来.一种考虑冲击电晕及线路参数频变的电磁暂态仿真方法[J].继电器,2006,34(9):26~

[11]束洪春 李义 宣映霞 王超 孙向飞 张杰.对不受波速影响的输电线路单端行波法故障测距的探讨[J].继电器,2006,34(8):1~

[12]刘可真 陈勇 束洪春.电力系统机组优化组合的改进遗传算法[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6,31(5):28~

[13]董俊 束洪春 司大军 廖泽龙 王文 杨强.特高压远距离大容量云电送粤中的稳定问题研究[J].电网技术,2006,30(24):10~

[14]束洪春 刘宗兵 朱文涛.基于图论的复杂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J].电网技术,2006,30(21):46~

[15]束洪春 董俊 孙士云 廖泽龙 王文 杨强.直流调制对南方电网交直流混联输电系统暂态稳定裕度的影响[J].电网技术,2006,30(20):29~

[16]束洪春 董俊 孙士云 李旭前 廖泽龙 王文 杨强.重合时序对交直流混联输电系统暂态稳定裕度的影响[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30(19):73~

[17]束洪春 刘宗兵 胡泽江.基于复杂辐射状配电系统简约模型的可靠性评估算法[J].电网技术,2006,30(19):66~

[18]束洪春 董俊 吴水军 唐岚 廖泽龙 王文 杨强.销售侧分行业实行丰枯峰谷分时电价初探[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30(14):36~

[19]束洪春 刘娟 王超 司大军 张杰.谐振接地电网故障暂态能量自适应选线新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30(11):72~

[20]孙向飞 束洪春 司大军.输电线路不同期合闸操作的行波特征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6,26(24):31~

[21]束洪春 贺勋 李立新.变压器和应涌流分析[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6,26(10):7~

[22]贺勋 束洪春 李立新.变压器和应涌流现象分析及应对措施[J].电气应用,2006,25(4):43~

[23]杨震 周艳平 束洪春.Agent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及通信研究[J].云南水力发电,2006,22(3):88~

[24]肖白 穆钢 黎平 束洪春.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方案[J].继电器,2005,33(24):1~

[25]邱革非 束洪春 董俊 刘志坚.基于DSP的故障录波测距装置的底层开发[J].继电器,2005,33(13):73~

[26]邱革非 束洪春 董俊 刘志坚 唐岚.联于弱交流系统的HVDC输电系统输电能力和电压稳定性的研究[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5,30(3):50~

[27]束洪春 司大军 于继来.雷击输电线路电磁暂态仿真[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29(17):68~

[28]张文英 束洪春 张叶.数据仓库技术在昆明电网电量分析中的应用[J].电网技术,2005,29(14):40~

[29]束洪春 刘娟 司大军 张杰.自适应消弧线圈接地系统故障选线实用新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29(13):64~

[30]董俊 束洪春 唐岚 吴琛.201O年云南电网的稳定运行与控制问题[J].电网技术,2005,29(10):20~

[31]束洪春 唐岚 董俊.多Agent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展望[J].电网技术,2005,29(6):27~

[32]邱平 束洪春.电力调度电话专网Q信令系统研究[J].电力系统通信,2005,26(12):36~

[33]司大军 束洪春 陈学允 于继来.输电线路雷击的电磁暂态特征分析及其识别方法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5,25(7):64~

[34]邱革非 束洪春 董俊.PMU技术在电力系统稳定监控中的应用[J].云南水力发电,2005,21(4):57~

[35]肖白 束洪春 穆钢 黎平.基于模极大值理论的配电网接地保护研究[J].继电器,2004,32(10):36~

[36]王晶 束洪春 陈学允.人工智能和数学变换用于电能质量的研究综述[J].继电器,2004,32(2):34~

[37]束洪春 王晶 陈学允.动态电能质量波形辨识的暂态分析方法(Ⅱ)[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4,31(2):1~

[38]束洪春 王晶 陈学允.动态电能质量波形辨识的暂态分析方法(I)[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4,31(1):1~

[39]束洪春 司大军 陈学允.基于多算法的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系统[J].电网技术,2004,28(7):49~

[40]束洪春 孙向飞 于继来.粗糙集理论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28(3):90~

[41]束洪春 孙向飞 司大军.基于故障投诉电话信息的配电网故障定位粗糙集方法[J].电网技术,2004,28(1):64~

[42]王晶 束洪春 陈学允.动态电能质量的分形指数小波分析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4,24(5):40~

[43]束洪春 王晶 陈学允.动态电能质量扰动的多刻度形态学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4,24(4):63~

[44]束洪春 李琴书.嵌入云南水电优势产业 增强电力学院办学实力[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U09):128~

[45]束洪春 唐岚.现代县级用电营业管理系统开发[J].电力信息化,2004,2(4):39~

[46]束洪春 司大军 陈学允.输电线路行波测距式距离保护方法研究[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3,30(4):1~

[47]束洪春 王晶 陈学允.VSC的FACTS元件对动态电能质量的影响[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3,30(3):1~

[48]束洪春 司大军 陈学允.复杂电力系统电气故障电磁暂态数字计算方法研究[J].电网技术,2003,27(12):31~

[49]司大军 束洪春 陈学允.一种新的相间行波距离保护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27(11):41~

[50]王晶 束洪春 陈学允.小波变换电力系统工学应用综述[J].电网技术,2003,27(6):52~

[51]束洪春 林敏.电流互感器暂态数学建模及其仿真的比较研究[J].电网技术,2003,27(4):11~

[52]司大军 束洪春 陈学允.一种基于行波测距的输电线路接地故障距离保护方案[J].电工技术学报,2003,18(4):65~

[53]王晶 束洪春 林敏 陈学允.用于动态电能质量分析的交流电弧炉的建模与仿真[J].电工技术学报,2003,18(3):53~

[54]司大军 陈学允 束洪春.复杂电力系统电磁暂态数字计算关键技术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03,18(2):100~

[55]彭文季 沈东 束洪春.网络技术在水轮发电机组大修中的应用[J].西北水电,2003,(2):24~

[56]刘可真 高峰 束洪春 程岩 苏黎 李荣高.一种实用的机组最优启停计划方法[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2,27(1):73~

[57]束洪春 肖白.配电网单相电弧接地故障选线暂态分析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2,26(21):58~

[58]王晶 束洪春 等.检测电压瞬时脉冲扰动的小波―神经网络新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2,26(6):50~

[59]束洪春 司大军 等.基于分布参数模型的串补线路故障测距方法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2,22(4):72~

[60]束洪春 司大军 等.电力变压器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知识库建立和维护的粗糙集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2,22(2):31~

[61]束洪春 司大军 等.耦合双回输电线路电弧故障测距单端信息短窗时域新解法[J].云南水力发电,2002,18(2):1~

[62]束洪春 司大军 等.小波变换应用于暂态初始行波分析及故障选线选相[J].云南水力发电,2002,18(2):6~

[63]束洪春 王平才 等.小波变换应用于输电线路行波故障测距(Ⅰ)[J].云南水力发电,2002,18(2):10~

[64]束洪春 司大军.小波变换应用于输电线路行波故障测距(Ⅱ)[J].云南水力发电,2002,18(2):16~

[65]赵伟 束洪春 等.对培养电力及水电类专业创新性人才的思考[J].云南水力发电,2002,18(2):119~

[66]束洪春 葛耀中 等.T型输电线路电弧故障测距时域方法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02,17(4):99~

[67]肖白 束洪春.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选线均衡法[J].电工技术,2002,(11):11~

[68]肖白 束洪春 等.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方法综述[J].继电器,2001,29(4):16~

[69]赵龙 束洪春 等.输电线路故障测距单侧工频量方法新解析(Ⅱ)―评价与仿真[J].云南电力技术,2001,29(1):20~

[70]束洪春 司大军 等.基于粗糙集理论的配电网故障诊断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1,21(10):73~

[71]束洪春 俞彦.新型通讯黑匣子安全管理系统研制[J].中国电力,2000,33(12):53~

[72]杨家兴 束洪春.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输电线路单端故障测距方法[J].云南电力技术,2000,28(4):20~

[73]赵龙 束洪春.输电线路故障测距单侧工频量方法新解析[J].云南电力技术,2000,28(4):22~

[74]汪志 束洪春.独立电厂发电报价辅助决策方法研究[J].云南电力技术,2000,28(4):54~

[75]束洪春 葛耀中.长输电线路电弧故障定位方法研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24(21):27~

[76]束洪春 葛耀中.高压输电线路故障及操作电磁暂态数字计算新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24(20):23~

[77]束洪春 葛耀中.基于故障投诉电话信息的配电网故障诊断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24(11):39~

[78]束洪春 葛耀中.辐射状馈线故障测距的测后模拟法[J].电网技术,2000,24(6):50~

[79]束洪春 葛耀中.利用双端不同步数据的高压输电线路故障测距实用算法及其实现[J].电网技术,2000,24(2):45~

[80]束洪春 葛耀中.高压输电线路电弧故障单端定位时域法新解[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0,20(11):25~ [81]束洪春 葛耀中.人工神经网络应用于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00,15(6):61~

[82]束洪春 葛耀中.高压输电线路电弧故障检测与定位最小二乘法新解[J].电工技术学报,2000,15(5):63~

[83]束洪春 葛耀中.高压输电线路发展性短路故障电磁暂态数字仿真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00,15(3):70~

[84]束洪春 杨家兴.比利时BEN5000故障录波器在漫湾电厂的应用[J].电工技术杂志,2000,(12):38~

[85]束洪春 葛耀中.耦合双回输电线故障测距方法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1999,14(6):59~

[86]束洪春.环网中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的单端工频量方法[J].中国电力,1998,31(7):345~

[87]束洪春 陈学允.T型输电系统故障测距算法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1998,18(6):416~

[88]束洪春.双端不同步采样的高压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算法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1997,12(6):43~

上一篇:皮埃尔·沙朗

下一篇:区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