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连生

时间:2024-01-06 03:19:22编辑:小简

宋连生的个人简介

宋连生(1961-2009)男,1961年1月10日出生,生前系淮南市公安局谢家集分局治安管理大队教导员,二级警督警衔。2009年1月18日值夜班期间突发心肌梗塞,1月19日8时许,大队民警发现其趴在值班室地上,紧急送往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2009年2月5日,淮南市公安局批准宋连生同志因公牺牲。

人物简介

宋连生,48岁,大学文化,中共党员,二级警督。生前系淮南市公安局谢家集分局治安管理大队教导员。1月19日,宋连生同志因公殉职后,淮南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龚英敏在第一时间前往看望慰问了宋连生的亲属,并在全局作出向宋连生同志学习的决定,为其追记个人三等功。

1月20日,公安部、省公安厅分别发来唁电表示哀悼。省公安厅副厅长周礼明、淮南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黄爱华专程前往看望慰问宋连生同志的亲属。

英雄事迹

李正传回忆

2003年夏天,由于工作需要,宋连生被调任永青派出所任所长。现任谢家集分局治安管理大队教导员的李正传,当时与宋连生在一个所里工作。

李正传回忆说,那年夏天,淮河两岸淫雨不绝,大片土地成了水乡泽国。淮河南岸百里能源城洪水所到之处险象环生,频频告急。特别是辖区二道河存在着很大隐患,防汛任务繁重。当时坝下住着600多户居民,因为内涝,已让许多住户暂时搬离此处,为帮住户看守留在家中的财产,宋连生天天带着民警在坝上坝下巡逻。后来要泄洪,居民们要撤离,宋连生便带着民警逐户检查,防止有人员滞留。他走到坝边一个小屋附近时,里面传出隐隐的哭声,原来还有一个小女孩没有撤离!这时的坝子已被洪水浸泡多日,随时都有溃堤的危险,然而,小女孩却坚持等家人回来再走。宋连生不由分说抱起孩子一路狂奔,10分钟后,他回头一看整个坝子都塌了下去,那个房屋也被洪水冲走了。

“这事想想就后怕,如果救不了那娃,我会负疚一辈子的。”宋连生每次想起那个惊险的瞬间,就会说出这句话。

板扎让嫌犯心服口服

在谢家集分局,宋连生有个绰号叫“板扎”。“板扎”是淮南一带的方言,字面的意思就是做事有韧劲、踏实认真,待人真诚。在淮南警营里,也许有人不知道宋连生这个名字,但一提起“板扎”,他那憨厚敦实的形象就会浮现在大伙儿的眼前。

宋连生的“板扎”劲,和他一起工作过的蔡新路派出所副所长王国明深有体会。王国明与宋连生是在1982年同一批考入公安局的。1997年宋连生从刑警队调到夏郢孜派出所任所长,两人在同一个所里工作。夏郢孜地处城乡结合部,治安相对比较乱。

一年冬天,辖区内连续多晚发生抢劫案,不法分子气焰嚣张,在社会中造成了相当恶劣的影响。案发后,分局领导对此案非常重视,将其列为督办案件,主要领导也作出批示,限期破案。经过分析排查,主要嫌疑人最终被确定。但随着案件的突破,又一道更大的难题摆在了民警的面前。该嫌疑人系多年前一名在册逃犯,此人多年来无家无业,居无定所,具备相当丰富的反侦查经验,不少民警都产生了畏难情绪,抓捕工作陷入僵局。可是巨大的困难却激发出宋连生性格中永不服输的韧劲,他暗下决心,不破此案誓不罢休。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最难熬、最单调的蹲坑守候。宋连生带领王国明等人在嫌疑人可能出没的地点,一蹲就是两个星期。天道酬勤,抱有侥幸心理的犯罪嫌疑人在小井南村再次作案时终于被当场抓获。犯罪嫌疑人在得知民警为了抓他已经在这个地方等了两个星期后感慨地说:“我跑了这么久一直未被抓住,这次被抓我是彻底服气了。” 王国明说,宋连生身上总有一股“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凡事都亲自带头干,让跟着他工作的民警都觉得浑身有劲。因为他在安排每一件事时,总是不忘“板扎”一词,以至于大家给他起了个“板扎”的绰号,不管是领导还是年轻民警都爱这么称呼他。

“有韧劲,踏实认真,待人真诚”是宋连生给大家的深刻印象,这11个字成为“板扎”精神的精髓和他一生的写照。

小年夜他倒在工作岗位上

2009年1月19日凌晨,当同事在值班室发现宋连生时,他已经没有一点生命体征了。但大家还是怀着一线希望,抬起他那已经渐渐变得冰冷的身体赶到医院,因为大家不相信他就这样离开了他热爱的岗位,离开他朝夕相处的战友和亲人。

淮南市新华医院急救中心的医护人员面对这一典型的突发性心肌梗塞,摇了摇头,他们无力回天。

“宋教导员羌族居民是累死在工作岗位上的。昨天下午下班他还嘱咐我,明天一早到夏郢孜立交桥执行二级警卫任务,可是他自己……”治安大队民警张卫东是第一个发现宋连生倒在值班室里的,他悲伤得难以自已。

1月18日,星期天。这天上午,淮南市公安局谢家集分局接到了上级机关下达的第二天有关二级警卫的任务。作为警卫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人,宋连生放弃了休息,为保证警卫任务的圆满完成,他与大队长王道勇在办公室里埋头整整研究了一个上午,通过反复斟酌,精心制定了警卫方案。下午2时,宋连生提前来到任务区,在与大队民警和派出所同志实地察看了夏郢孜立交桥、矿机厂立交桥以及蔡新路南头、矿机厂、谢三村3个路口后,逐段落实警力,实行定人、定岗、定职责,直到晚上6点钟,他才匆匆赶回家吃饭。“当天是农历小年,连生回家只吃了一碗饭,说了声u2018晚上单位有事u2019,就穿上警服匆匆离开了家。”宋连生的妻子陈士荣泣不成声,没想到这次分别竟成了诀别。“宋教导员羌族居民在1月18日晚上10点专门到枪库来查岗,督促检查枪库值班情况。可没想到他回到值班室后,就与大家阴阳两隔了……”当天,在分局枪库值班的老民警耿培炎是宋连生生前接触过的最后一个人,残酷的现实让这位即将退休的老同志哽咽难语。

对能力的一次亮剑

治安管理工作面多、量大,涉及特种行业、文化娱乐场所、内部单位安全保卫、民爆、剧毒危险化学物品、放射源管理等。宋连生一调到治安管理大队就主动请缨,向分局党委书记、局长王中伟立下军令状。王局长果断应允,因为宋连生的“板扎”和踏实让人放心。民用爆炸物品管理就像刀尖上的舞蹈,充满了危险,稍有疏忽,就可能酿成大错。这一点,宋连生很清楚,但他认为有责任才有挑战,有挑战工作才有乐趣。这是对自己能力的一次“亮剑”。小心驶得万年船。工作中他发现涉爆单位雷管、炸药从库房领出后,如果在使用环节上监管不力,爆炸物品将会流入社会,隐患极大。为此,他专门设计了《放炮员手册》印发给企业,明确了企业领导、当班领导、放炮员及库管员之间的管理职责,使用环节上的整个流程均有人监管,也便于公安机关的日常检查。检查时只要把《放炮员手册》与库房台账、库存实物核对,一目了然,发生问题,可以直接查处。

由于历史原因,淮南市谢家集区唐山镇的部分居民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一直把“靠山吃山”作为谋生发家的重要手段,采取声东击西的方式炸山采石牟取暴利。针对此种状况,宋连生创造性地提出了“巡山制”,与唐山派出所每天在上、下午固定时段由民警带队,徒步开展上山巡逻,遏制私制炸药、非法使用炸药的违法犯罪行为。同时不定期地带领大队民警会同派出所一道进行巡山,确保了唐山地区没有发生私制炸药爆炸的事故。自宋连生担任治安管理大队教导员以来,全区23家涉危、涉爆、放射源企业未发生一起因监管不力,造成民爆、剧毒、化学物品和放射源被盗、丢失案件的发生。

27年的风霜雪雨,宋连生在人民警察这个工作岗位上尝尽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在献身公安事业的征途中,他的付出已经无法估量。1993年、2009年,宋连生先后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1993年被授予全市优秀民警荣誉称号,2005年荣获重视治安联防工作先进派出所所长称号,多次获得嘉奖。

48岁,正是踌躇满志、事业走向成功的年龄,而他却静悄悄地走了。以他的性格,绝对不甘心。“出满勤,干满点。”没想到这看似毫无闪光之处的自我评价,竟成了他一生默默工作的真实写照。“兰生幽谷,无言而自芳”。宋连生的一生,让人们领悟到了什么是职业担当。于公仆,就要为民办实事;于警察,就是要保一方平安……守住职业责任的底线不难,而出色地履行职业责任,则需要用一生的努力。无疑,宋连生交上的是一份合格的人生答卷。

上一篇:矢野乔子

下一篇:谭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