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新华(书法家)的个人简介
潘新华,号隐石,1960年5月出生,汉族,山西定襄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协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山西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师从著名书法家陈巨锁先生,曾多次参加国家、省、市级举办的书法大展并获奖。
作品入展
中国书协会员百人精品书法展 全国首届公务员书法大展
全国首届楹联书法展
山西省第七届、第八届书法篆刻展
山西省首届小品书法展
山西省第二届精品展
书法获奖
全国新农村杯书法展优秀奖
第六届国际文化交流赛克勒杯
中国书法竞赛中青年组佳作奖
第廿三、廿四届中日国际书法大赛铜奖
第廿五届中日国际书法大赛银奖
出版有《潘新华书法作品集》
书法作品刊登于《书法报》、《书法导报》、《五台山》、《艺术与繁荣》、《艺术名家》等刊物。
人物评价
淳厚古朴 雄强茂密----陈巨锁新华,嗜书法,尤好章草。初,私学余字。余见之,遂与之言:“晔槠狡剑蛔闶Γ蝗暧椋比》ê跎希娇捎械谩!毙禄ブ:螅考耪虏莘ㄌ也谎邢澳⌒矗也我院杭颉⒑毫ケ手拢纺」湃耍闷淝槿ぃ找卑偌遥猿擅婺俊 是卷,淳厚古朴,雄强茂密,偶一展对,令人心生欢喜。新华有灵性,有悟性。某与其同客西安,一日过小雁塔,见有售陶埙者,其音呜呜然,能发思古之幽情。新华甚爱之,遂购一枚,试吹,仅发其声,未能成调。待归旅舍,细心品试,粗成其调,未闻其韵。黎明即醒,把埙再试,但见同屋客人,尚在南柯梦中,岂能以此不谐之声搅扰,遂以被蒙头,在被窝中反复品吹。晨起,为我等吹示一曲,声韵苍凉而幽远,已得陶埙品吹之真谛,大家无不为其颖悟而鼓掌。吹埙如是,学书亦如是,贵有灵性。 尝过新华之书房“山石斋”,如入经堂,见新写之中堂、条幅,悬诸四壁,若经幡然。所不同者,经堂有檀香,而书斋为墨香;又见所书之手卷册页,叠架盈床,亦如经卷者。复见一盆储水,置之书案下,凡书之不佳者,皆投之水盆,化为纸浆,亦渐成小丘矣。仅此一端,亦可见新华作字之勤奋。此其学书之又一法宝。 新华为人聪敏,学书又能用志不分,勇猛精进,其作自会百尺竿头,更上层楼。
学追汉韵 掷地金声----孙存锦书之要旨,贵在谨勤。羲之临池,池水尽墨;怀素书蕉,蕉叶皆黑;永禅师登楼数年不出,潜心修业,终为大家。故学书之道诚有天赋而不思勤敏,也决难登堂入室、探究深邃。
书友新华留神翰墨,穷搜博究,月习岁勤,求八分于两汉,得章草之渊薮,锺《月仪》、《急就》、《出师》为圭臬,间以碑铭、简牍之意,寝馈历练,细心揣摩,炼就腕下笔力,为日后求取绚烂、更上层楼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新华又可谓善学者。每有书作,皆能思省反馈,求证精微,解惑释疑,多问道于当代章草大家陈巨锁先生,受其耳提面命,惠心点拨,尽得先生古朴秀润之三味。每见草创,而成竹在胸,谙熟有余。笔下体势、韵致,直逼乃师。汩汩来势,不囿藩篱;摇曳生姿,自然流露;毫端醒活,暗合天机;不受时风之左右。惟其脚正路正,成果卓超,大有异军突起之势,为三晋书坛所瞩目。
书法是人性之艺术,是表现书家情感和综合素质修养之艺术,当书家在求取笔法技法的同时,更会留神涵养书法的字外功在笔墨中潜移默化的作用。但这种作用是渐进的,不可求之于一朝一夕。新华学书深谙此道。他一向秉承“学养靠知识、功夫在诗外”的从艺观。青年时曾于山西大学艺术系进修美术,继尔用心文学、诗歌、楹联、涉猎音乐,篆刻多种艺术门类。常作诗书,楹联皆出个人心扉。故能先立文而后作书。观其所制,点画峻发,往来映带,笔触酣畅,以绘事入书事,以文风带书风,学古不泥而草法娴熟,逸于绳墨又不失规矩。
新华已入中年之列,书法作品也应随之进入“壮岁书亦壮”之阶段。不仅技法臻于完备,心理更趋成熟。从写质到尚意,从有形笔墨到无形情性,从求工于一点一画,到不计工拙之自然,更需要居高怀远,站在历史之高度看待书法,从而把握书法艺术本质,处理好宏观与微观,形质与情性,法与意,刻意求工与忘怀楷则之关系,方能心不旁鹜,平淡无为。
欧阳永叔曾曰:“有以寓其意,不知心之为劳也;有以乐其心,不知物之为累也”相信新华必能循其道而为之,创作出更加绚烂至极的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