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建忠(战斗英雄)

时间:2024-06-17 17:02:10编辑:小简

郝建忠(战斗英雄)的个人简介

郝建忠(1926年―2014年10月10日),出生于山西省静乐县娄烦镇蒲峪村,1940年参加革命工作,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郝建忠带领民兵配合八路军与日军作战,1950年赴朝鲜参战。历任人民武装自卫队队员,民兵中队长,武工队队员,民兵联防战斗队队长,区民兵大队长等职。2014年10月10日下午17时54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个人简介

郝建忠1926年出生于山西省静乐县娄烦镇蒲峪村,从小受家庭革命思想的影响,1940年参加革命工作,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在华国锋同志负责的区武委会领导下,郝建忠同志带领民兵配合八路军与日军作战,历任人民武装自卫队队员,民兵中队长,武工队队员,民兵联防战斗队队长,区民兵大队长等职。

人物生平

1941年6月,郝建忠同志组织300多名民兵联防战斗队员,参加了贺龙领导的120师和张宗逊领导的358旅在娄烦米峪镇歼灭日军的战斗,取得全歼日军700多人的胜利。

1942年8月21日,日军占领娄烦,郝建忠同志打入敌人内部,冒着生命危险为党组织收集情报。在一次传送情报时被告发,他把情报条吞入口中吃掉,日本宪兵对他用尽酷刑,在宪兵队关押三个月期间郝建忠受尽折磨没说一个字。后来战友们将他营救了出来。

1944年8月开始,他带领民兵联防战斗队配合八路军晋绥八分区林海清二支队,对娄烦镇的日伪军炮楼据点开展了长达8个月的艰苦战斗。他带领民兵挖地道、埋地雷、炸炮楼,逼迫龟缩在碉堡中的敌人出来再将他们逐个击毙,并击退增援队的多次反扑。

1945年4月,侵占娄烦的日军全部被消灭。郝建忠同志奉命带领民兵联防队配合八路军包围占据丰润和静乐城的日伪军。一次他制作的“自发雷”被探出,日军工兵带着“战利品”回据点时在静乐城四口处爆炸,7人当场炸飞。爆炸英雄威震四方,日军闻风丧胆。日伪宪兵队贴出告示,悬赏五百大洋换取他的人头。当地军民把他的英雄事迹编成歌剧《战斗英雄郝建忠》,与358旅七一剧社《刘胡兰》剧组同台演出,鼓舞抗战军民。

1944年9月,郝建忠同志出席了晋绥边区群英会,被大会推选为“十名甲等民兵英雄第一名”,晋绥野战军120师贺龙师长亲授“战斗英雄称号”锦旗并奖励一支步枪。《晋绥日报》、《晋绥大众报》、《抗日日报》等刊登了他的英雄事迹。著名作家、原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马烽以郝建忠同志及他的民兵英雄战友们为原形,1949年完成了红色经典小说《吕梁英雄传》,小说成书近70年来鼓舞和影响了几代人,被教育部、中央电视台推荐为“爱国教育第一课”教材。

1945年8月15日,郝建忠同志用生命和鲜血迎来了抗战的胜利。紧接着,他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解放全中国的斗争中。解放战争初期,他历任静乐县武委会副主任、主任,晋北战役静乐民兵参战队大队长,晋绥边区土地改革工作团成员。1947年7月,他随解放大军南征北战,先后参加了解放太原、西安的战役和进军大西北及祁连山剿匪的战斗。历任西北野战军三军七师民通股股长、保卫股股长、科长等职。

全国解放后,他被选送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坦克学校学习。1953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被选调到军委装甲兵任政委办公室保卫军法助理员。

朝鲜战争爆发后,1950年他随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参战,先后参加了第一至第五次战役。任志愿军司令部保卫军法助理员,志愿军坦克指挥部政治部保卫科助理员,志愿军马列主义学校学员。

1958年从朝鲜回国后,他被选送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政治学校学习。毕业后,任坦克独六团政治处主任,独立二团政治处主任,坦克一师二团政治处主任、独立高射炮营教导员,河北省军区独立第五团政委兼团长,河北省抚宁县人武部政委,山西省浑源县人武部政委,山西省军区政治部组织处长,北京军区装甲兵教导队政委。

1982年7月离休后,任北京军区装甲兵干休所第一任政委,负责干休所的组建和住房筹建工作,为老干部服务。

2014年10月10日下午17时54分,因病医治无效,于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主要成就

郝建忠同志一生参加大小战斗数百次,曾三次负重伤。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独立自由勋章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勋章。新中国成立后,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

上一篇:胡仙

下一篇:谷本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