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孝齐的个人简介
贺孝齐(约1886年-1945年),字伯中,民国初年知名教育家。1929年任彭县县长并代理彭县中学国民师范校长。
简介
贺孝齐(约1886年-1945年),字伯中,民国初年知名教育家。原籍四川永川。清末被选派留学日本。后任职教育部,参与中国赴日本留学生的管理工作。民国初为政派中华民国联合会的活跃人物。1913年(民国二年)7月依教育部令,就原方言学堂的校址、图书设备及师资筹建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任校长至1914年11月。1919年-1922年任成都高等师范校长。1924年7月至1925年2月任四川省教育厅厅长。1929年以彭县县长身份代理彭县中学附设国民师范校长。后曾任四川省烟草专卖局局长等职。1945年因脑溢血病故。
工作地点
自强学堂,是1893年,张之洞为培养“精晓洋文”的外交人员,奏请清政府创办的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真正由中国人自行创办和管理的新式高等专门学堂。它揭开了近代湖北教育的序幕。1902年改名为方言学堂。
彭县中学国民师范
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以方言学堂为基础,于1913年建立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它是当时成立的中国第二所高等师范学校,属于中华民国六大学区最高学府――中国早期的六所国立高等师范学校之一。其他几所是: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成都高等师范学校、广东高等师范学校。贺孝齐曾任该校校长。
贺姓来源
1、出自姜姓,是为避帝王名讳所改的姓氏。春秋时,齐桓公(姜姓)有个孙子叫公孙庆克,她的儿子庆封以父名命氏,称为庆氏。庆封在齐灵公时任大夫,在庄公时与崔杼曾为上卿,执掌国政。后两人再升为左右相国。因崔杼家内发生内乱,庆封以弑君罪灭掉崔氏,独霸朝政。于是庆封把政事交给儿子庆舍处理,自己只管吃喝玩乐,引起了朝上朝下对庆氏的不满,后庆封的亲信卢蒲癸和王何,趁庆封外出之机,杀死了庆舍,庆封见势不妙,便逃到了吴国。吴王噶朱方封给庆封,庆氏宗族闻讯赶来相聚,从此,庆氏比在齐国时还要富裕。至西汉末,子孙徙会稽山阴,东汉时传至庆仪为汝阴令,其曾孙庆纯官拜侍中,为避汉安帝的父亲刘庆的名讳,"庆"字改为同义的"贺"字。庆纯改为贺纯。史称贺姓正宗。是为江苏贺氏。
2、出自他族改姓。据《魏书。官氏志》等所载,南北朝时后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汉化,将鲜卑族复姓贺兰氏、贺拔氏、贺狄氏、贺赖氏、贺敦氏皆改为汉字单姓贺氏。是为河南贺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