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虹

时间:2024-05-10 15:21:19编辑:小简

谷虹的个人简介

谷虹(1979-),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网络与新媒体、数字营销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导师。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助理,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主任,暨南大学互联网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电子商务专委会委员,麻省理工学院社会科技中心柏拉图项目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

主要研究领域为广告理论与实务、广告策划与品牌传播、三网融合与媒介融合、数字营销与互动创意、数字新媒体产业等。已在国内新闻传播权威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出版专著2部,合著教材1部,主持完成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作为第2参与人参与完成3项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曾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学院奖、台湾时报金犊奖等多项国内外广告大赛奖项。

本科毕业于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告系,后保送研究生,师从杨先顺教授,获传播学硕士学位。2005年起留校任教至今。2008-2011年在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攻读博士,师从黄升民教授,获广告学博士学位。

个人经历

现任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告学系副教授,网络与新媒体、数字营销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导师,创意设计教研室主任,2008年获“暨南大学十佳授课教师”荣誉称号。

多年来从事广告传播的教学与实践工作,讲授的本科课程主要有《广告策划》、《广告创意思维》、《广告学概论》以及《广告文案写作》。在广告策划课程引入项目制的实践教学法,指导学生完成2010年亚运会形象广告与广州城市品牌战略、暨南大学百年校庆庆典活动、广州日报杯全国报纸广告奖全国推广活动、南方都市报品牌发展战略等多项策划项目。

近年来专注于互联网、数字电视以及手机等新媒体产业竞争和新媒体商业信息传播领域的研究。代表论文包括《数字媒体时代的平台建构与竞争》(《现代传播》2009年)、电子优惠券专题研究系列论文5篇(《现代广告学术刊》2009年)。

主讲课程

本科课程:《广告策划》、《广告创意思维》、《广告文案写作》、《广告学概论》、《新媒体广告与数字营销》(开放实验课)、《互动广告创意》(开放实验课);

硕博课程:《网络与新媒体》、《数字营销》、《新闻传播学科研究方法论专题》。

个人作品

学术专著:《信息平台论:三网融合背景下信息平台的构建、运营、竞争与规制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43.1万字,ISBN:978-7-302-28570-0

合著:《报纸分类广告经营管理》,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年

合著教材:《广告文案写作原理与技巧(第三版)》,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

科研项目

1、主持:《“三网融合”背景下我国媒信通产业的融合、竞争与规制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

2、主持:《2010年亚运会形象广告与广州城市品牌战略》,广州市哲学社科规划青年项目

3、主持:《构建以“真实项目运作”为核心的实践教学模式――以广告策划课程教学改革为例》,暨南大学第八批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4、参与:《中国广告创新型教育模式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

5、参与:《网络传播的后现代伦理研究》,广东省社科规划项目

6、参与:《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研究》,北京市记协委托项目

学术论文

新媒体产业与媒介融合领域

1.三网融合背景下的“全战略”反思与平台化趋势《现代传播》2010年第9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011,(2)2.数字媒体时代的平台建构与竞争《现代传播》2009年第5期3.信息平台:三网融合的产业制高点《国际新闻界》2012年第3期4.融合产业没有王者只有盟主――互联网平台运行机制的四个基本向度《现代传播》2012年第4期5.产业视角下中国媒介融合研究的演进路径和核心议题――2005-2009年中国媒介产业融合研究综述《国际新闻界》2010.36.信息平台的概念、结构及三大基本要素《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7.报业与广电融合发展的四个阶段――南都全媒体集群与广电合作的实践探索《新闻记者》2012年第3期8.视频点播市场三大产业的博弈《重庆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9.传媒产业投融资态势及走向判断《重庆社会科学》2012年第7期10.关于数字电视开发的四点质疑《现代广告》2005年第4期11.三网融合推动传媒与资本的共舞共赢――“三网融合与传媒投资:机会?战略?回报”论坛综述《现代传播》2011年第8期12.速读时代的报业竞争方略――广州日报报业集团2006年三大运营举措解读《中国记者》2006年第12期13.全媒体转型必须以平台化再造为核心《媒体时代》2012年第4期14.报刊监测调查的现状与问题《中国记者》2009年第4期

广告理论与实务领域

1.在宏观叙事中打动每一颗平凡的心――国际大型赛事形象传播和广告创作评析《现代广告?学刊》2007年第3期2.广告话语的层级结构――以Diesel系列广告为分析文本《现代广告?学术刊》2009年第1期3.广告话语分析:一种广告本体研究理论《暨南学报》2007年第5期4.报纸大分类广告经营特点研究《新闻大学》2005年第2期5.中国报纸分类广告经营特点研究《现代广告?学刊》2007年第2期6.中国金融市场营销现状数字阅读《现代广告》2007年第10期7.金融广告如何与消费者建立情感关联《现代广告》2007年第10期8.阿迪达斯奥运“百米”透视《国际广告》2004年第11期9.创意的媒体,媒体的创意《中国报业》2005年第7期10.民间力量创作公益广告《现代广告》2007年第5期11.改变,或者死亡――本土成长型广告公司的基本出路《现代广告》2008年第11期12.论媒体形象广告语的创作《当代传播》2005年第2期13.广告传播等级差别的需求心理《当代传播》2003年第5期14.“竞争角力场”和“互动学习圈”的营造――在广告策划课程引入真实项目的教学改革《现代广告?学刊》2007年第4期

数字营销与互动创意领域

1.让你的企业App更有创意《销售与市场(管理版)》2012年第8期2.价格歧视:优惠券的经济学本质分析《现代广告?学术刊》2009年第2期3.电子优惠券的营销传播价值和实施要点剖析《现代广告?学术刊》2009年第2期4.电子优惠券在中国的发展现状研究――以酷鹏网、维络城和钱库网为典型案例《现代广告?学术刊》2009年第2期5.电子优惠券的定义及类型研究《现代广告?学术刊》2009年第2期6.电子优惠券在美国和中国的发展历程之比较研究《现代广告?学术刊》2009年第2期7.金融业扑进网络营销――金融网络营销的四种动力《现代广告》2008年第5期8.金融广告在网络上的几种花样《现代广告》2008年第5期9.从“强迫”到“许可”――一项关于网络广告暴露形式与受众态度关系的量化调查报告《现代广告?学刊》2004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004年第7期

上一篇:顾燕能

下一篇:贺孝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