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文俊的个人简介
过文俊,男,汉族,江苏无锡人,博士,现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教授,科技金融创新软科学基地副主任。
人物经历
1979-1983年,在湖北财经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前身)金融专业学习,获经济学学士学位;
1983-1993年,在中南财经大学等高校从事教学工作(其间1985-1988年在中南财经大学攻读在职研究生)。1993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
1994-2004年,曾先后担任某金融机构法定代表人、某企业集团副总裁、某创业投资公司总经理。2004年至今,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从事金融/投资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社会兼职
武汉市政协常委、武汉知联会副会长(兼金融专委会主任)、湖北创业投资同业公会理事、湖北民营经济研究会理事(原副会长)、武汉民营企业促进会理事、湖北省交通投资集团独立董事、湖北科投/光谷金控投资决策委员会委员、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顾问、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顾问、武汉票据交易中心顾问、湖北长江PPP研究院/武汉PPP研究院顾问、武汉国税局特约税务监察员等。
讲授课程
创业(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民营经济与投资,金融学
研究方向
创业投融资,私募股权投资,多层次资本市场、民间资本、PPP等
个人荣誉
2000年荣获“中国南方人才精英奖”,2007年曾获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优秀成果一等奖,2013年获湖北省政府发展研究奖,2008年被评为武汉知联会成立20周年有突出贡献的会员,2012、2014、2015年获得武汉市政协优秀提案奖,2013年获得武汉市委统战部、市财政局、市司法局、市工商联颁发的先进个人奖,2016年获评武汉市优秀政协委员,2017年获评武汉市十二届政协期间贡献突出的政协委员。
著作论文
公开发表和出版的论文、著作近300多万字。著有《证券投资通论》、《现代商业银行入门》、《向利润冲锋――企业成长与变革反思》、《民间资本富中国――制度变迁中的财富创造》、《外汇投资精要》、《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理论流派》等书;在《经济日报》、《中国人口科学》、《当代亚太》、《经济管理》、《中外管理》等权威报刊以及核心/主流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有10余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以及境外媒体转载。
研究课题
主持“产权交易市场转型对改善创业投融资环境的效应――基于生态位理论的研究”(教育部)、“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转板机制研究”(证监会)、“产权交易市场整合与规范发展研究”、“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及其制约因素研究”等多项部/省级课题。主持“构建区域性场外交易市场(OTC)研究”、“利用产权交易市场促进风险投资与中小科技企业有效对接研究”、“城市建设投融资模式创新研究”、“高新区新型城市化金融支持研究”、“加快湖北科技金融创新研究”、“武汉科技金融集聚示范基地建设研究”、“宜昌科技金融创新研究”、“PPP二级市场建设研究”等政府/研究机构/企业等10余项招标课题。
成果转化
2000年,曾参与讨论和起草《关于加快湖北产权交易市场培育和发展的报告》,受到省委书记高度评价和批示;2003年,在《中国人口科学》杂志第5期发表的《贫富差距:理性审视与多维调节》被录入《科学发展观与中共中央新的领导集体关于21世纪中国发展的伟大构想》一书;2006年撰写的“利用柜台市场促进湖北中小科技企业发展的若干建议”受到省政府关注;2007年主持的“利用产权交易市场促进风险投资与中小科技企业有效对接研究”课题得到武汉市领导批示;2008主持的“构建武汉城市圈区域性场外交易市场(OTC)研究”成为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顶层设计的主要支撑;2010年主持的“利用“新三板”推进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得到武汉市领导批示(收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论坛论文集》出版,该项研究成果为东湖高新区争取“新三板”首批扩大试点提供了理论支撑);2010年主持的“两型社会建设及武汉大循环经济示范区制度创新”中提出的排污权交易和碳金融改革对策,受到发改委等部门高度重视并在改革实践中得到应用。2012年提出《充分利用金融新业态促进民营经济突破性发展》的建议受到武汉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关注;2013年提出《促进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与“新三板”联动》的建议,受到武汉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关注;2013年主持中国证券业协会重点课题《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转板机制研究》获评优秀成果并被证券监管当局采纳;2014年主持《武汉城市建设投融资模式创新》被市政府采纳并指导了市级投融资平台的转型发展;2015年主持《高新区新型城市化金融支持研究》对东湖高新区十三五规划提供了支撑;2016年主持《武汉科技金融集聚示范基地建设研究》和《宜昌科技金融创新研究》被地方政府采纳运用;2017年主持《PPP二级市场建设研究》的建议被武汉市领导采纳,并指导了具体的改革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