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力(教授)的个人简介
贾力,毕业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
他专长涵盖于具有创新意义的基础研究和新药开发,研究领域和方向涉及抗肿瘤药、抗结核/AIDS药、心血管药等,发表百余篇文章,其中包括国际自然科学顶尖学术杂志及专业主流高影响因子学术刊物。
教育经历:
学位(加注英文)时间国家院校专业学士 (BS)1978.1-1982.7中国复旦大学药学硕士 (MS)1984.9-1987.6中国中国药科大学药理学博士 (PhD)1990.1-1993.11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药理学工作经历:
时间国家单位及职务1982.07-1984.09中国福建省医学科学研究所研究员1987.07-1989.12中国福州东方医院临床药理项目负责人1993.12-1996.11美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博士后研究员1996.11-1998.07美国加州大学医学院高级研究员1998.08-1999.11美国美国La Jolla药物公司高级研究员Ⅲ2000.03-2002.03美国德州圣安东尼奥癌症中心副教授、药物开发研究所副主任2002.04-至今美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家癌症研究所高级项目主管/高级药理研究员科研简介:
贾力博士从事生物医药的研发已20余年,共发表150多篇文章, 其中包括国际自然科学顶尖学术杂志(Nature、Science、 Proc. Natl. Acad. Sci. USA)及专业主流高影响因子学术刊物(Blood; Drug Discovery Today; Nano Today; J. Phmarcol. Exp.Ther; Mol. Pharmacol.; J.Pharm.Sci.; Br. J. Pharmacol.; Biochem.Pharmacol.; J. Med. Chem.; Curr. Med. Chem. 等)。本人常负责第一作者、通讯作者或主要作者的工作。受聘为8 杂志副主编、或编委, 南非国家医学研究政务院(South Africa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研究基金评审员, 科技出版社(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oup Publishers,美国)顾问,为Drug Discovery Today 等32家杂志审稿. 本人专长涵盖于具有创新意义的基础研究和新药开发, 研究领域和方向涉及抗肿瘤药、抗结核/AIDS药、心血管药、一氧化氮(NO)生物学、药物的药理和毒理、中草药、药化特性、药物分析、吸收分布、代谢及其排泄(ADME) 、蛋白组学、以及纳米药物等。任美国药学会(AAPS)药物设计和开发专业委员会的主席(Chair-elect),熟悉美国和中国的新药申报程序和管理, 撰文和发表过中美GLP药学政策法规的比较, 参与过12次美国新药申报,和30多项新药开发项目. 受邀做学术报告32次.
社会兼职:
贾力博士先、后兼任美国药学会(AAPS)药物设计和开发专业委员会(DDDI)副主席、当选主席、 主席、顾问主席、项目协调员、和研究奖评审员。他是福建药理学会理事。他还受邀为南非国家医学研究政务院研究基金的评审员、江苏省“创新创业人才”综合评审员、高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评审专家,江西省科技厅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技术研发引导与产业化示范专项项目评审专家。2008年至今,为中国科学院纳米材料和纳米安全生物效应重点实验室客座教授。除了为国际上39家专业期刊审稿外,他还受聘为以下12家专业期刊任副主编、或编委:
副主编, Current Drug Metabolism (2005-present)
编委, Current NanoSciences (2005-present)
编委, Therapeutic Delivery (2010-present)
编委, Pharmaceutica Analytica Acta (2010-present)
编委, Pharmaceutical Regulatory Affairs (OMICS Publishing Group; 2011-pesent)
编委, International J. Tumor Therapy; Scientific & Academic Publishing (2011-Present)
副主编, Drug Metabolism Letter (2007-present)
编委, Current Bioactive Compounds (2007-present)
编委, The Open Drug Metabolism Journal (2008-present)
编委, The Open Drug Delivery Journal (2008-present)
特邀编委,药物分析杂志(2013年--)
特邀编委,贵阳医学院学报(2013年--)
科研项目:
■2000年3月-2002年6月 抗病毒301029的研发,美国Procter&Gamble基金P&G250-259 $350,000
■2001年2月-2002年1月 肿瘤蛋白组数据库, 美国SACI基金 $21,500
■2000年5月-2001年9月 "抗癌药Carbendazim的研发,美国Procter&Gamble基金,P&G250-259
" $550,000
■2001年11月-2002年11月 前列腺癌病人尿蛋白组分析,美国SACI基金$34,700
■2002年12月-2003年6月 抗癌药SJG-136的研发;美国NIH基金项目 NO1-CM-07105; $183,740
■2003年9月-2005年2月 抗结核药SQ109的研发, 美国NIH基金项目NO1-CM-52203; NO1-CM-07710 $211,900
■2004年4月-2004年10月 肽Phor-21的PK/PD分析; 美国NIH基金项目 NO1-CM-07110 $112,000
■2004年2月-2007年4月 抗癌药1-MT药代,毒理;美国NIH基金项目 NO1-CM-52206; NO1-CM-07105; NO1-CM-4220 $180,000
■2004年8月-2005年11月 棉籽酚代谢物Apogossypol的药代; 美国NIH基金项目NO1-CM-52203; $190,000
■2002年8月-2009年6月 NO前体药JS-K药代和剂型的研发; 美国NIH基金项目NO1-CM-52206; NO1-CM07105; $237,000
■2007年11月-2008年5月 新剂型的安全评估;美国NIH基金项目 NO1-CM-52203; $346,560
■2007年11月-2008年5月 EPI-A0001的药理评估;美国NIH基金项目 NO1-CM-52203; $140,000
■ 2007年6月-2008年5月 Azurin P-28的毒理药理和代谢; 美国NIH基金项目 NO1-CM-52203 $92,790
■2008年3月-2009年9月 ML-970药理和代谢; 美国NIH基金项目 NO1-CM-52203 $363,000
■2007年11月-2008年5月 Topotecan 和ABT-888在病人联合用药; 美国NIH基金项目 NO1-CM-52206 $173,500
所获专利:
◆斯诺普利结晶的制备和质量检测(发明专利号ZL 97 1 01919.3)
◆干预循环肿瘤细胞粘附和浸润到外周组织的药物和新方法(发明专利号201110338508.9)
◆预防原发性肿瘤在手术切除后再转移的药用组合物(发明专利号201210397714.9)
所获奖励:
●1997年获得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巯亚硝基血红蛋白的发现”(证书号:97-1-1);
●2004年, 获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颁发的NIH荣誉奖
●2011年荣获美国药学会(AAPS)的“Fellow”称号,以认可他对国际药学研究的重要影响
●2011年福建省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福州大学)
●2014年由福州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授予他“福州市荣誉市民”称号,以表彰其“在促进福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扩大对外交流合作等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