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松勤

时间:2024-02-09 15:30:31编辑:小简

沈松勤的个人简介

沈松勤,1957年生于浙江省长兴县,1980年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1988年获文学硕士学位,1998年获文学博士学位,学位论文《北宋党争与文学》被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办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现为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唐宋文学与中国词学研究,省级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省重点科学研究基地宋学与宋史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学术成果

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基金”项目1项,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3项,省自然科学软项目1项。

在《历史研究》、《文学评论》、《文学遗产》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8篇;出版专著8部;获省部级优秀成果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一次、三等奖二次。代表作有《北宋文人与党争》、《南宋文人与党争》、《唐宋词社会文化学研究》。

2007年被聘为浙江省“钱江学者”;同年被评为浙江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同年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人选,2009年被评为“杭州市第二届杰出人才”。

在宋代文学研究中,突破常见的从文学到文学的研究套路,抓住宋代文人融作家、官僚、学者三位一体的复合型主体特征和知识结构,运用以创作主体为核心、从史学入、到文学出的研究方法,考察宋代文学。在考察中,着眼于朋党之争与文学创作、学术思想的互动关系,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在词学研究中,突

破“五四”以来主要以文献与文学阐释为主的研究视野,对词的本体特性与词的生态流程,进行理论思考和理论创新,丰富了当代词学研究。

著作列表

张先集编年校注浙江古籍出版社1996年吴熊和、沈松勤校注

范文正公选集台湾三民书局1997年

王安石选集台湾三民书局1998年

北宋文人与党争人民出版社1998年、2004年

唐宋词社会文化学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2003年、2004年、2007年

唐宋词汇评第三册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

南宋文人与党争人民出版社2005年

词家之冠――周邦彦传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沈松勤,黄之栋

唐诗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沈松勤、胡可先、陶然著

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第四届)浙江大学出版社沈松勤主编2006年

庆祝吴熊和教授从教50周年论文集浙江大学出版社沈松勤编2008年10月1日

主要论文

北宋台谏制度与党争历史研究1998年第4期

北宋党争与“荆公体”文学遗产1998年第4期

高压政治与“文丐奔竞”――论绍兴和议期间的文学生态文学遗产2003年第3期

杨万里“诚斋体”新解文学遗产2006年第3期

唐宋词体的文化功能与运行体系文学评论2001年第4期

宋室南渡后的“崇苏热”与词学命运文学评论2005年第2期

明清之际环太湖流域郡邑词派述论文学评论2007年第1期

论“小令出于酒令”文学评论丛刊2002年第1期

两宋词坛雅俗之辨的文化阐释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2期

唐宋词社会文化学论纲浙江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

宋代文学主体论纲复旦大学出版社《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1年

论南宋相党中国文化研究2002年第2期

论宋词本体的多元特征南开学报2005年第6期

论王安石新党作家群杭州大学学报1998年4期

宋代引茶风俗与茶词浙江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宋词“一代之胜说”释疑浙江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南宋文人群体的重组与文学命运的再造宋代文学研究丛刊(台湾)2004年(总第10期)

论“元v学术”与“元v叙事”中华文史论丛2007年第4期《从南北对峙到南北融合――宋初百年文坛演变历程》(《文学评论》)

《崇宁党禁下文学创作趋向》(《文学遗产》)、《论宋体四六的功能与价值》(《文学遗产》)、《两宋党争与“江西诗派”》、《张先生平仕履二题》(《文献》)、《苏轼词编年补正》(《国学研究》)。

上一篇:芮塔·彭安

下一篇:秦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