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晓静(河海大学)的个人简介
沈晓静,女,出生于1964年9月。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新闻传播学系主任。
人物简介
学习情况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南京师范大学获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学位,美国田纳西州立大学信息与传播学院访问学者。
工作情况在河海大学从事教学研究工作二十余年,现为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新闻传播学系主任。
2001年作为主要参与人员申报广播电视新闻专业
2006年主持申报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学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为主要人员参与申报传播学硕士点。
2008年至今,负责建设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2010年主持申报新闻学与传播学一级硕士点。2010年至今,负责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点建设。
研究方向
新闻话语,健康传播,视听新媒体
主讲课程
广播电视研究、主持人文案、传播新视野、语言艺术与传媒
撰写专著
《电视新闻的话语》,河海大学出版社,2010
科研项目
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南水北调丹江口水库试点移民影像资料整编
河海大学科技创新基金项目:汉语言文学研究的多媒体手段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项目:电视新闻语用研究
江苏省教育厅项目:江苏面向青少年的广播电视节目传播手段和传播用语研究
江苏省教育厅:电视新闻话语形态对实现新闻价值的影响
河海大学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电视新闻语用研究
发表论文
医患纠纷报道的话语――以《扬子晚报》为例,青年记者,2012.10
“新闻联播”的话语建构对新闻价值的影响,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人口网络信息传播的策略探析,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新闻联播”的话语建构对新闻价值的影响,人大复印资料,2012
2011公共管理国际会议论文集, 2011
《新闻联播》的语用对新闻价值的影响, 2010传播学论坛“全球传播,本土视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1, s-z
语言学视域中的新闻传播, 传播学研究在中国:反思与展望, 2011
网络护肤信息的话语指向及思考――以新浪网扶肤教室为例, 2011中国传播学论坛“新媒体与当代中国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1
儿童电视节目的语用策略, 传媒观察, 2006
外交新闻委婉语的构建及认知, 新闻界, 2006 cssci刊源
电视新闻传播主体言语行为的选择及表达, 学术界, 2007 cssci
儿童电视节目的传播手段及语用策略, 河海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
大学生网上行为价值的传播学分析,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4, 4,
少儿电视新闻有声话语的主题结构对受众的影响, 学术界, 2005 cssci
论毛泽东新闻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河海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3,
大学生的网上交际及其道德观念――关于大学生接触网络的调查研究(一),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
理工科院校学生语言表达现状与对策, 学海, 2002,
论网络语言的特征及其规范, 成都师专学报, 2001
网络道德建设与语言文明, 文史哲研究, 2001
标语、口号和城市美, 学海, 2000
观念更新与饮食语言文化的嬗变, 学海, 2000
主编教材
《中国新闻话语的变迁》,河海大学出版社,2011
副主编《大学语文》,河海大学出版社,2005
参编《应用写作》,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本人撰写5万字)
获奖情况
1、《大学语文多媒体课件》获2004年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举办的“第四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优秀奖
2、教学成果“理工科院校大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获2002-2004河河海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
3、2006年获河海大学本科教学评估先进个人河海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