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文钦的个人简介
沈文钦,汉族,毕业于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与人类发展系主任。
基本内容
人物经历
北京大学文学学士、教育学博士,公共管理学博士后。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高等教育理论与政策、大学制度史与观念史、博士生教育。出版专著《西方博雅教育思想的缘起、发展与现代转型:概念史的视角》,参与《大学通识教育模式的探索》、《博士质量:概念、评价与趋势》等著作的写作。主译《哲学家与雄辩家》、《美国的大学治理》、《如何做质的研究》、《知识生产的新模式》、《剑桥大学章程与条例》等多部学术著作。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研究成果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联校教育社科医学研究论文奖优秀论文一等奖等奖励。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兴趣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高等教育史。这方面的研究包括博雅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跨国史、高等教育研究的学术史、中美高等教育交流史、1970年代以来的中国高等教育史,等等。
2) 高等教育社会学。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借鉴科学社会学、性别社会学、流动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分析博士生教育方面的议题,重点关注博士生的国际化经历及其影响、博士生与导师的关系、博士生的社会化经验以及博士生的职业获得与早期学术发展问题。
3) 高等教育管理与政策。重点关注中国研究生教育领域的管理与政策问题,如学位授权问题、质量评估问题、学科评估问题,等等。
发表成果
专著:
《西方博雅教育思想的起源、发展和现代转型:概念史的视角》2011年,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译著:
[1] Reagan, Timothy G.《成为反思型教师》沈文钦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2] (美)罗纳德G.埃伦伯格主编.《美国的大学治理》沈文钦、张婷姝、杨晓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 Bruce Kimball.《哲学家与雄辩家:博雅教育的观念史》.沈文钦、朱知翔、李春萍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
等。
论文:
Shen W, Yao, G., Bin, Z., & Jin, J. (2018). Academia or enterprises: gender, research outputs, and employment among PhD graduates in China.Asia Pacific Education Review, 1-12.
Shen W. Transnational research training: Chinese visiting doctoral students overseas and their host supervisors. Higher Educ Q. 2018;00:1u201313.
Zheng, G., Shen, W., & Cai, Y. (2018). Institutional logics of Chinese doctoral education system.Higher Education, 1-18.
Shen, W. Q., Liu, D., & Chen, H. (2017). Chinese Ph. D. students on exchange in European Union countries: experiences and benefits.European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7(3), 322-335.
Shen W. Liberal Education Traditions in the United Kingdom and United States: An historical perspective[J]. Higher education Forum (Published by Research Institute for Higher Education Hiroshima University),2016(13):25-42
Shen W, Wang C, Jin W. International mobility of PhD students since the 1990s and its effect on China: a cross-national analysis[J].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and Management, 2016, 38(3): 333-353
沈文钦, 高耀, 赵世奎. (2017). 单一导师制抑或联合指导制――博士生对不同指导方式的偏好及其满意度.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7), 55-60.
沈文钦. 英国大学法人制度确立的历史过程及其当代困境:剑桥大学的案例[J]. 中国高教研究,2016,03:90-95.
沈文钦,王传毅,金帷. 博士生跨国学位流动的国际趋势与政策动向[J]. 高等教育研究,2016,03:46-55.
沈文钦,王东芳. 世界高等教育体系的五大梯队与中国的战略抉择[J]. 高等教育研究,2014,01:1-10.
沈文钦. 《大学的理念》中的博雅教育学说――缘起、观点及其影响史[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4,03:141-159.
沈文钦. 通识教育的观念与模式在“二战”后的全球扩散[J].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3,03:92-104+125-126.
沈文钦. 博士培养质量评价: 概念, 方法与视角[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9 (2): 47-59.
沈文钦. 何谓 “为学术而学术”――纯学术观的类型学考察[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7, 5(1): 66-80.
沈文钦. 自由教育与美好生活――施特劳斯学派自由教育观述评[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6, 4(1): 33-45.
科研项目
主持课题:
201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博士毕业生的初职获得与早期生涯发展追踪研究
2018年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博士生的国际流动经历及其收益研究
2016年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青年社科人才资助项目.我国博士生的输出、回流及其影响:1980年以来的考察
2015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高等教育研究的全球发展:历史、制度与人物”
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专项课题:大学史研究在美国:以学术谱系和问题意识为中心的考察:1899-1999.
2009年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青年专项课题。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国际化与结构化趋势。
参与课题:
国务院学位办委托课题:中国博士质量分析(2007-2010)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重大课题:高等教育强国课题分课题“高等教育强国的背景与条件”(2008-2010)
中国学位研究生教育学会课题。“学科评估指标体系改进研究” 2014年
国家留学基金委.国家高水平大学公派留学项目效益评估.2014-2015年
获奖情况
研究成果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联校教育社科医学研究论文奖优秀论文一等奖等奖励。
学术交流经历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校区访问学者,2013年3月-2014年3月
美国圣母大学,ACTC会议Research University and Liberal Arts College Conference, 2013年6月9-11日
美国圣路易斯,ASHE Annual meeting, St. Louis, 2013年11月12日至16日
韩国首尔国立大学,ICER第16届会议,会议论文发言International Mobility of Ph.D. Students since the 1990s and Its Impact on China- a Cross-national Analysis,2015年10月14日-17日,
美国圣路易斯,History of education society (USA) 55th Annual meeting,会议发言Liberal Education Traditions in the United Kingdom and United States-a historical perspective,2015年11月5日-8日
加拿大温哥华,CIES年会,会议发言Learning abroad and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 based on the survey of CSC-sponsored Chinese exchange doctoral students,2016年3月6-10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校区,第二届UW-PKU Higher education workshop, liberal education in Asia and America: Purposes, Practices and policies, 2016年5月19-20,会议组织者之一
香港岭南大学,The Quest for World-class University: The Role of Liberal Arts Education in Asia,会议发言Chinese tradition, western models and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the General/liberal education in Chinese mainland after 1980s,2016年6月27-29日。
英国剑桥大学,CHER Conference. The nature of Chinese doctoral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stitutional logics (with Zheng Gaoming& Cai Yuzhuo). University of Cambridge,2016年9月4-7日,
韩国首尔国立大学,ICER第17届会议,会议发言,Single supervisor or Joint supervision? : Chinese doctoral studentsu2019 preference and satisfaction with different supervision models. ICER 2016,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2016年10月12-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