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建伟(湖南农大教授)的个人简介
彭建伟,男,汉族,1970年2月生,湖南湘阴人,理学博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现任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副院长,负责学院科技创新、科研管理、科技开发与社会服务等工作,协助负责学院学科建设工作。联系土地管理系、学院检测中心。
人物经历
1990.09-1994.06 湖南农业大学土壤与农业化学专业学习,获农学学士学位;
2000.09-2003.06 湖南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专业学习,获农学硕士学位;
2003.09-2007.12 湖南农业大学植物学专业学习,获理学博士学位;
1994.07-1996.06湖南农业大学农学系工作;
1996.07-1999.09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系工作;
1999.09-今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工作。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植物营养生态,植物营养生理,农业资源利用。
教育教学
讲授课程:土壤肥料学、土地资源学、植物营养专题、植物营养学、植物营养遗传与生态、植物营养研究进展、植物营养研究技术,植物营养生理生态、专业英语。
学术研究
科研课题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南方丘陵山地农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
2、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沿洞庭湖粮食主产区农业面源污染物消纳减排技术研究与示范”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油菜氮效率对CO2浓度升高的响应研究”
4、国家公益性行业计划课题“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油菜轮作最佳养分管理技术应用”
5、国家公益性行业计划课题“南方水稻最佳养分管理技术的研究与示范”
6、湖南省自然基金“水稻对生长季极端高温氮代谢的响应机理研究”
7、湖南省科技厅项目“湖南水稻生产养分管理现状及高产高效养分管理技术研究”
8、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不同养分管理技术下湖南双季稻产量及肥料利用效率研究”
9、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水稻对生长关键期高温逆境的氮代谢响应机理研究”
10、湖南省农业委项目“不同水稻品种吸镉差异性研究”。
11、水稻机插育秧基质及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2012年通过湖南省科技成果鉴定
代表论著不同浓度羧甲基壳聚糖对水稻氮代谢影响研究(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7)
稻草型生物有机肥对萝卜的作用效果(生态环境学报,2009)
地力和养分管理模式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中国农学通报,2010)
不同地力水平下不同养分管理模式对早稻氮素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中国稻米,2010)
施氮模式对早稻农艺性状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10)
不同有机无机肥配比对u2018湘杂油763u2019产量、叶绿素和碳氮代谢产物的影响研究(中国农学通报,2011)。
专利一种谷壳灰基的水稻机插秧基质,国家发明专利
一种椰壳粉基的水稻机插秧基质,国家发明专利
一种提高油菜氮素利用效率的方法,国家发明专利
一种畜禽粪便堆肥除臭保氮调理剂及使用方法,国家发明专利
一种畜禽粪便堆肥除臭保氮调理剂及使用方法,国家发明专利
荣誉获奖
荣誉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农业资源与环境本科专业带头人。
获奖记录 1、高蛋白饲料稻基础理论及应用技术研究,2002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水稻高蛋白高产栽培综合技术体系及应用理论研究,2006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湖南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研究及应用,2015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4、以强化基地建设为核心的农科类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以农业资源环境专业为例,2010年获湖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5、沿洞庭湖粮食主产区农业面源污染物消纳减排技术研究与示范,2010年获湖南农业大学科技进步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