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何的个人简介
孙何(961―1004)字汉公,北宋汝州人(关于籍贯有不同说法,见后文),生于宋太祖建隆二年,卒于宋真宗景德元年,年四十四岁,十岁识音韵,十五能属文,笃学嗜古,为文必本经义。简介
荆州则以孙的父亲孙慵在荆州任刺史灿为由,将孙家三兄弟列为荆州三凤。明万历《汝州志》将孙仅列为汝州乡贤。
经历
康熙年间汝州知州宋名立找到了宋代人写的一本书,书中说孙何孙仅是汝州人,认为当代人写当代人较为准确,脱脱写的《宋史》有误。宋名立还到状元沟一带进行采风考证,认为孙氏状元应为汝州人)。生于宋太祖建隆二年,卒于真宗景德元年,年四十四岁。
生平
十岁识音韵,十五能属文。笃学嗜古,为文必本经义。与丁谓齐名友善,号为“孙、丁。”王禹尤雅重之。尝作两晋名臣赞,宋诗二十篇等,闻于时。荆门知军孙镛长子。生于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年),十岁知音韵,十五能写文章。淳化三年(公元九九二年),举进士甲科。起家将作监丞,通判陈州。累迁两浙转运使。景德初,判太常礼院,命知制诰。以疾,卒于官。
后记
何著有文集四十卷,驳史通十馀篇,均《宋史本传》并传于世,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卒于官。著有《两晋名臣赞》、《春秋意》、《尊儒教议》、《驳史通》。
类 别: 文状元 朝 代: 宋 曾用名 不详 生卒年 961~1004 字 汉公 号 不详 籍贯(古称) 蔡州汝阳 籍贯(今称) 河南汝南 及第时间(中历) 宋太宗淳化三年 及第时间(西历) 992年 科,别 壬辰科 名,次 进士第一人 授,官 知制诰 谥,号 无 著,作 无孙何10岁就懂音韵,15岁便能写文章,尤其喜好古文。写文章必本经义,曾著有《两晋名臣赞》、《宋诗》二十篇,《春秋意》、《尊儒教议》等传诵一时,与当时有名的大才子丁谓一南一北,齐名天下,时人称为“孙丁”。
孙何中状元后,通判陕州,召入直史馆,迁秘书丞,京西转运副使。历官右正言,改左司谏。真宗即位,孙何上疏提出五条建议,涉及选将、科举、社会道德、举才等,被真宗嘉奖。咸平二年(999),再次上疏,就官制提出建议,希望恢复六部职掌。不久,随真宗到大名,第三次上疏,指出边防不固的症结所在,再次获真宗赞赏。回京后,权户部判官,出为京东转运副使,上疏请择优选任官吏,裁减冗员,增加俸禄。景德初(1004),回京与晁迥、陈尧咨并为知制诰,任期内病重,真宗曾派太医为其诊治,不愈而逝,享年44岁。真宗十分惋惜其英年早逝。
孙何重视礼教,与人友善,但性格急躁,不能容物。
著有《驳史通》十余篇,文集四十卷等。
孙何之弟孙仅,在他下科亦中状元。兄弟连榜状元,为科举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