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项如

时间:2024-01-30 05:45:38编辑:小简

宋项如的个人简介

宋项如(1930―1998),泗洪县四河乡大柳巷人,《戏说乾隆》的剧作者。祖父是前清秀才,父亲在旧军阀办的炮校做文职教官,母亲是足不出户的家庭主妇。

从业经历

他的家住在 淮河岸边,家风的影响,淮水的滋润,使他从小就养成了勤奋好学的秉性,也给了他一身的灵气。然而,他生在战火纷飞的动乱年代,命运注定他要颠沛流离。抗日战争前夕,年仅5岁的宋项如就随父亲外出,辗转流浪,饱尝了人间冷暖。1947年春,17岁的宋项如从 江西考入国民党海军青岛舰艇训练班。第二年春天,奉命随部队开往 台湾 高雄。1949年,宋项如脱离海军部队,以优异成绩考取了 台湾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就职于 台湾飞腾电影公司等单位。他当过记者、编辑、主编及自由撰稿人;做过演员、编剧、导演和制片人。不过他最喜爱、最擅长的还是编剧。自1958年创作第一个电影剧本《 冬暖》,并获得 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编剧奖后,他几乎每年都要创作一、两个剧本,一发而不可收。值得一提的是,第一部在大陆公映的 台湾影片《 汪洋中的一条船》,也是宋项如参与编导的。

成就

宋项如是从三毛的书中认识三毛的,他被三毛独特的人生经历所吸引,更被她坦诚的性格所感动。当三毛应约给电影剧本《 欢颜》写出《 橄榄树》歌词时,一下子引起宋项如的共鸣。宋项如在编写《 欢颜》电影剧本时,不知多少次被泪水打湿衣襟。宋项如曾创作了许多以普通人离愁别恨为主题的影视剧本,如《 搭错车》、《 候鸟之爱》、《 我歌我泣》、《 寻梦的孩子》等,其中不乏自己的体验和影子。

人物生平

1980年,宋项如从香港的一个远房亲戚那儿得知,家中除了父亲于1959年病故外,年逾古稀的慈母依然健在,兄妹都已成家立业,他激动得不能自已,对家乡、对亲人思念也愈加深切。有一年端午节,宋项如和妻子、女儿一起吃饭,见到久违的粽子,他忽然想起自己过去随兄长在 淮河芦苇荡中打粽叶的情景,想到母亲充满慈爱的期待目光。他感到眼前一片模糊,无声的泪水悄悄地渗过他的指缝,一滴滴落到粽叶上。女儿问:“爸爸,你今天怎么啦?”

他没有回答]肴唬肟固艿绞榉坷锓派罂蕖

上一篇:石礼国

下一篇: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