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晋诺

时间:2024-01-29 17:50:17编辑:小简

孙晋诺的个人简介

孙晋诺,男,山东省特级教师、中学语文优秀教师,国家级课题“积累?审美?创新”高中语文教改实验主持人,先后荣获省市优秀教师、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市十大创新人物、区科技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在省级以上语文教学刊物上发表论文八十余篇,编写教辅资料十五本。

著有教学文集《我教语文》,《缤纷艺术――中华十万个为什么》,《中国小说读本》。

简介

孙晋诺,山东省特级教师、中学语文优秀教师,市教学能手、市2007度十大教育创新(教师系列)人物、市先进班主任,区高考先进个人、区科技工作先进个人。自1986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积极践行“尊重生命价值,激扬精致人生”的教育理念,潜心于课堂教学研究,醉心于教学艺术追求,倾心于管理育人探索,形成了“知识积累?审美阅读?创新作文”全新的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在全市乃至全省高中语文教学界享有一定威望。

理念

做一个具有书卷气的教师
多年来,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师学习观,他认为教师首先应是一个会学习的人,是一个会读书的人,是一个带有书卷气的人。为此,买书是他的乐趣,读书是他的生活。他说,读书使他的人生具有境界,使他的生活富有情调。他用自己广博的视野为学生营造了一片广阔的知识风景,他用自己刻苦的精神点燃了学生求知的欲望。
做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
早在2000年,率先进行了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语会教改研究中心立项的“积累?审美?创新高中语文教改实验”。提出了生命化阅读教学理念。课堂教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格: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教学理念框架,以积累、审美、创新为教学层次框架,以生活、生命、实践为教学拓展框架;描绘出了生命化阅读的三个维度,即具有生活化的阅读形式、审美化的阅读追求、富有健康个性的阅读结果。并深入探讨了三个维度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操作程序。设计出了生活化阅读形式的两个基本思路,首先,让学生走进作品人物的生活;其次,让作品中的人物走进学生的生活。同时,提出了生活化阅读设计的三个原则,即找到一个准确的嫁接点,选取一个恰当的嫁接体,播种优秀的阅读种子。并探索出了三种课堂设计策略,即找到一个入口让学生去发现,留下一段空白让学生去填写,抓住四个环节让学生去转化。实施了“一日一思”的作文教学形式,开拓出了 “心灵对话”、“生活写真” 写作教学渠道。该课题于2004年12月在枣庄八中经中语会学术委员会专家组现场鉴定顺利结题。
做一个引领教学方向的教师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大环境下,他始终坚定地站在三尺讲台上,用自己的行为引领着老师们向教学的明天前进。 自2001年调入八中以来,他的课题组由最初的高一语文备课组的8个人迅速扩展到整个语文组60多人。他精心编制实验方案,分配科研任务,调度进展情况,认真进行阶段总结,把课题实验落实在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活动里。他的课堂是敞开的,他的课件是公共的,他的教学资料是共享的,在南北校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听孙老师的课,听孙老师评课。他还利用业务活动时间给全体教师上公开课、研究课,并对教学目标的制定、教案的编写、课堂教学的艺术设计等教学常规进行了多次专题讲座,他把深奥的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为老师们点燃了教育科研的希望之火,极大地提升了八中语文教学工作的学术水平。
不仅如此,他还先后在山东省教师培训会议、枣庄市教师培训会议、薛城区教育干部名师论坛、骨干教师培训、枣庄四中、舜耕中学、滕州华美中学、南石中学教师培训会议上做专题报告多场。在他周围形成了苦心经营教学艺术的群体,掀起了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的风暴。课题组的老师们每学期发表省级以上论文达一百多篇,八中语文学科组被市教研室誉为全市高中语文教学的一面旗帜。
做一个珍藏收获的教师

他认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要做一个科研型的教师,还必须把那些抽象的美丽的灵魂交融化作具体的教学故事才具有真正工程师的意义。因此,他非常坚定地把教学中的最有价值的教学行为整理成文本或电子资料,让教学的记忆不会随着时间而风化。
在这短短的四五年的课改实验过程中,他写出20万字的文本解读资料,15万字的课堂实录资料,20万字的教案资料,30万字的自编阅读材料,20万字的自编教材资料,2万余字的散文作品,20G的课件等电子档案,50余公斤的纸质文本资料……这些收获使他的生命厚重而令人敬佩。
披沙拣金,砥砺追求,他个人先后在语文教学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出版论著5部,获得各种教学评优一等奖十余次,他用辛勤的双手把教学的享受一一珍藏在他的灵魂里。
二十年风雨历程留下了一串串教研足迹,三千余桃李竞芳散发出浓浓的育人芳香,他行走在教研之路上。

上一篇:司星聚

下一篇:若尔当·伊科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