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建松

时间:2024-01-26 08:50:01编辑:小简

汤建松的个人简介

汤建松,改造建筑师,亚洲著名的室内设计师,现居厦门。大陆地区连续两届香港APIDA室内设计大赛办公组金奖获得者。且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广泛的媒体关注,包括美国室内建筑杂志(INTERIOR DESIGN),荷兰的FRAME杂志和MARK杂志,a+a杂志,id+c杂志,宁波设计杂志,时代空间杂志等。曾被荷兰的FRAME杂志誉为“有着自身国际视野的建筑师”。2006年至今连续8年受邀参与各项国际性比赛收获各种奖项,多次获得香港APIDA室内设计金奖及“金外滩”大奖。2007年创立汤建松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个人履历

2007年,创立汤建松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所获荣誉

2006年获香港APIDA亚太室内设计大奖赛商业组铜奖

2007年获香港APIDA亚太室内设计大奖赛办公组优胜奖

2009年获香港APIDA亚太室内设计大奖赛商店组铜奖

2009年获“金外滩”最佳饰品搭配奖

2010年获中国室内设计封面人物

2010年获香港APIDA亚太室内设计大奖赛展览组铜奖

2010年获香港APIDA亚太室内设计大奖赛商店组铜奖

2010年获“金外滩”最佳办公空间奖

2010年获香港APIDA亚太室内设计大奖赛办公组金奖

2011年获香港APIDA亚太室内设计大奖赛办公组金奖

2011年获HKDA香港设计师协会环球设计大奖橱窗展示类优秀奖

2012年获香港APIDA亚太室内设计大奖赛住宅空间铜奖

2013年获香港设计师协会环球设计大奖赛办公组铜奖

设计理念

汤建松提出中国不需要太多新建筑,在中国急需的是建筑改造,在这近30年内中国产生了大量的不管是结构还是功能上的建筑垃圾,建筑的合理性在这30年中被埋没,中国的建筑师应该更理性的去看待这些新的旧建筑。推倒重建不见得是最好的办法,更有效的因地制宜让旧建筑重生是我们这个时代建筑师的价值所在。

媒体采访

《a+a》杂志专访

a+a与汤建松的对话:

a+a:本案从设计到完工用了多久?

汤建松:4个月左右。包括我在内,设计团队只有三个人,因为考虑到不是一个非常大的空间,并且当时我们的设计师也不多。所以如果现在有这样类似的项目,我们会有更多的人来设计,

a+a:为自己设计办公空间,和其他设计作品有何不同?

汤建松:因为是自己的办公室,我们会持续不断的关注这个作品。结果发现很多需要调整的问题,对功能的需求也更多了。如同画画一样,永远可以深入,设计同样也是。所以,我之前的设想和公司现在的发展不太一样,所以很希望可以再做调整。

a+a:我们看到您“淘”来的一些东西成为了整个空间的主角和亮点,这是在意料之中的吗?

汤建松:前期会有一个大概的想法,我们设定这边会挂一些质朴东西,但是不会确定到底是什么样子的陈设。某天我们意外的发现了它们,认为是合适的,这方面是整个设计唯一的“随意性”的体现。如果现在调整,我又不会去悬挂它们了,因为设计角度来说,希望不断的调整作品,现在有用更少的东西来表达空间的想法。当然从那时的状态来讲,花盆被挂在哪里又是合适的。

a+a:您有个很有趣的观点,设计不需多交流?

汤建松:我认为做设计不用交流过多、过于频繁。当然我也喜欢和人交流,但是过多的话,一定会对自己有影响,其中有好有坏。现在信息已经比较泛滥了,每个城市都差不多,这点是很可怕的。所以我觉得过去有些方式,我们可以去沿用。如果大家都是一个模子出来的,设计就变得很无趣了。设计师应该是多元化的。

当然我首先也要被同化,之后我也才能开始反驳,但是这或许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的到的。所以很多信息交流还是要控制在一个范围内。厦门很小,如果厦门设计师一直在持续不断的交流,那么做出来的东西很可能都一样,那是很可怕的。

《时代空间》杂志专访

用简单的思考做简单的设计

――香港和丰设计顾问(厦门)有限公司设计总监汤建松专访

采访/撰文:张兆宇

(TS=TIMES SPACE《时代空间》,TJS=汤建松)

香港和丰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一直致力于提供具有国际性、优秀而创新的设计服务,从06年开始参加亚太将至今,每届都有作品得奖。作为一个亚太奖的常客,对于此次获得办公空间金奖,汤建松先生分享了他的设计心得和经验,他认为创意应该来源于身边的点点滴滴,用哲学的思考做简单的设计。

TS:能谈一下您目前团队的组建过程吗?是基于一个什么样的理念呢?

TJS:其实我们团队的组建是基于我们的兴趣基础上,最早跟我朋友两个人成立一个工作室,主要是做一些我们喜欢的、我们认为有意义的事情,基本是没有任何的商业目的;05年我个人开始做一些室内方面的设计,07年开始正式的开了一个只有三四个人的工作室性质的公司,开始接一些很小型的项目。而现在我们已经拥有30多人的团队,并且有非常细致的分工,经过这么多年来各种类型项目经验的积累,希望在未来我们可以接手比较大型的项目,磨炼团队具备大型项目的操控能力;我们现在就在为操作一些大型项目做积极准备。

TS:和丰办公室在此次大奖上获得办公空间金奖,能谈谈这个项目的创意来源?

TJS:我们坚持了项目本身单纯的表达,用中国哲学的方式去思考。这个项目基本方案是根据现场实际的情况来制定的。首先我们的办公空间高度有足4米,比较容易利用,到那时不足在于整个空间只能单面采光,我们要想办法把自然光源引到入口这一边,玻璃是不可避免要使用的材料,我们想通过一个木头盒子通道,将通道上面开缝并配合玻璃将光线导进来。最后形成的设计就是大家看到的将木头盒子架在玻璃上面的效果,而且很好地解决了问题。其实还是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的。

TS:我注意到,贵公司获奖的几个作品,都运用了原木、貌似未经加工的石头等等材料,能谈谈您对于材料选择的一些心得吗?

TJS:材料选择,我还是相对比较喜欢选择自然界赋予我们的传统材料。自然、朴素、有亲和力的材料,大部分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我个人认为人们对这些材料不会有矛盾和排斥感,让人觉得更舒服。

TS:从06年开始至今一直在亚太奖有所收获,作为一个亚太奖的常客,能谈谈您此次获奖的一些感受和收获吗?

TJS:以我这几届参加亚太奖的经验来讲,亚太的评委还是非常严格的,这次得奖可以说是我们团队这么多年的一个积累。我们团队在一点点的成熟,对于整个项目的把控能力也在提升,只有当一个团队配合度和对于项目的控制能力达到一定的水平,才能够顺利的实施方案,并得到我们预期的效果,才能得到更高的完善。

TS:您有什么话要跟下一届亚太奖参赛的设计师朋友们说?

TJS:我觉得作为一个建筑师,应该多出去行走,当然思考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保持认真思考的习惯,不要将创意复杂化,用严谨的思考做当下的设计,创意来源于身边的小细节,而非人们想象的那么玄奥。关于学习,我们是有选择的参考文献,选择对自己有帮助的书,信息的筛选非常重要,错误的阅读会误导我们很多!

获奖作品

2012年获香港亚太室内设计大奖赛居住空间铜奖

―― 一宅

我崇尚自然,还有精致的生活哲学。

一丝宁静,是因为致远。

一缕淡泊,是因为这朴素的轻盈。

我喜欢这种光影隐匿,埋在木纹渐远的的馨香中流连。

我喜欢这种树纹交错,在泥土清香的角落里静谧。

我崇尚自然,不只是生活哲学,还有这虚度的光阴......

2011年获HKDA香港设计师协会 环球设计大奖橱窗展示类优秀奖

――东方喜意厦门总部

在几何形体的交错中,我们用结构本身塑造了整个外观,凌乱的线条和起伏的轮廓,在与灯光的碰撞及融合中形成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而随性的玻璃和夸张的门洞,更加增添了这种震撼的力度。从而把整个结构朴素的质感和不羁的气质,无限放大。这本身各异的元素,交织成一个抽象的实木装置。

2011年获香港APIDA亚太室内设计大奖赛办公组金奖

――YS OFFICE

我们用简明的框架构图,将如宣的白墙描绘成封面,在清澈的明镜里,交互的刨花隔断菱角张扬,而轻柔的白沙纷纷淡淡。只有那传世的青花,隐在边缘里,自顾自美丽。

2010年获香港APIDA亚太室内设计大奖赛办公组金奖

――和丰设计OFFICE

古香古色的材质穿梭于白色的空间内,丰富了空间结构的弹性,视觉上感受到空间立体的真实存在,映入眼帘的是古老而经典的色彩,让人觉得宁静、惬意,在白色玻璃灯光下映射出时尚的光泽,古典和现代气息形成的强烈反差,错宗交杂,却又不失空间协调感。

2010年获香港APIDA亚太室内设计大奖赛商店组铜奖

――柏高中国旗舰店

这是一个经营实木地板的商业店铺,大约有70平方米。室内用隔墙划分出了一个简单的平面空间,选用业主经营的实木地板作为主材,设计成一个木艺展示空间,将商品完美融入室内设计之中,打破了常规的产品陈列概念,并用饰品的组合丰富了这个空间的层次感。在浅色的阵列顶棚以及温馨的灯光下,营造了一个安静而略显简单奢华的氛围。

2010年获香港APIDA亚太室内设计大奖赛展览组铜奖

――维全展馆

维全展馆旨在营造一个时尚的个性生活体验,并用空间的能量和美感实现着都市繁华与古朴雅致之间的统一。入口的异型钢板门套,石料的单面切割,在材质的组合、色彩的定位,以及灯光的搭配,最后到家具的设计等等,都将视觉的冲击最大化了。光影之间毫不保留地袒露着粗狂,震撼之余周身被一股从未体验过的力量感包围。这些烙着岁月痕迹的元素在此汇聚沉淀,古朴的历史味道浓郁溢出。

2009年获香港APIDA亚太室内设计大奖赛商店组铜奖

――铁叶茶庄

旧时老屋的门板经过重新组合,给茶馆营造出一种古色古香、安逸、朴实的氛围。步入过道,红色玻璃透出来的光影与墙面的茶壶交织在一起,这种清爽而简洁的写意式装饰,安静而协调的变换至内堂白色的波浪墙面,形成一种强烈的古典与现代感的碰撞。强烈的反差,却又不失协调,将一切在无形中糅合了起来。

上一篇:若泽·卡洛斯·德·奥利维拉

下一篇:秋月晴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