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演员(演员)的个人简介
群众演员,是指频繁地出没在各个影视剧组里,每天都要早出晚归,而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等待导演的招呼,一天的收入就几十元的人群,他们有的是为了挣钱,有的是为了演戏成名,有的仅仅为了追星。更多的时候只是默默地甘当主演的“绿叶”……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群众演员。
演员区别
综合分析起来,一个人之所以任劳任怨的担当群众演员,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目的。
1.群众演员,是指频繁地出没在各个影视剧组里、每天都要早出晚归、而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等待导演的招呼、一天的收入就几十元的人群,他们有的是为了挣钱,有的是为了演戏成名,有的仅仅为了追星。更多的时候只是默默地甘当主演的“绿叶”。
2.(临时性质)--最基层的表演爱好者,为了理想而努力的人群,很多著名演员都是从这里起步的!
跟组演员--跟随剧组的演员,随时为剧组提供缺乏的演员要求!
特约演员--在某个电影或者电视剧中,只有几面之缘的演员,偶尔说上几句台词出现几张面孔!
角色演员--在电影或者电视剧中承担一个人物的演员!
龙套王
2012年,九零后的王钦邦,孤身一人来到中国横店影视城,成为一名群众演员,默默的努力奋斗者,他不堪平庸,大胆的娱乐圈黑暗的一面,他一年之内参加演出了百余部影视作品,被广大网友誉为:“龙套王子”。
2012年三月份,他写了一篇自己的文章“群众演员的真实经历”这篇文章因为太励志了,点击率突破千万,又被网友们誉为:“励志哥”。
他因为一直坚持着自己做人的原则,他说:“只要能拍戏就行,演员不分高低贵贱,角色不分谁大谁小,我喜欢拍戏,就算是群众演员,我也会很认真的表演。”
群众演员王钦邦从2012年至2013年参演的主要作品有:《笑傲江湖》《隋唐英雄》《隋唐演义》《兰陵王》《聊斋》《华胥引》《少年四大名捕》等
收入
在上海,一般的群众演员干8小时/一天的报酬是50元,,如果加班的话一天也就拿五六十元到七八十元不等。对很多人来说,虽然一天50元是很低的酬劳,但是许多群众演员认为还是可以接受的,因为他们热爱“演戏”,即使这个“演戏”仅仅是在镜头前一晃而过,他们也是觉得很值。有的群众演员若是刚开始接触上演戏这行,只要能参与拍摄就很高兴,不在乎这点钱。
在横店,这个国内规模最大的影视外景拍摄地,长年驻扎着四五千人的群众演员,横店影视城群演的工资为一天40元,工作8小时。超时后一小时加5元,超过12点一小时加10元。早上5点之前起床拍戏10元一小时。
按照规定,群众演员一般每天工作8个小时,剧组负责群众演员们三餐。但是,由于拍摄的需要,不少群众演员需要加血包、哭丧、淋雨,剧组要发红包5元――10元。
群众演员如果做到“特约”级别了,收入自然就会高一些。所谓的“特约演员”,就是在戏中有台词的群众演员。如果一天能拿到一两百元的群众演员就说明他(她) 确实有“戏”,也就是说能在戏里说上几句台词,或露个脸什么的。这就要靠机会和有圈内人 推荐。
生存状态
当一名演员,是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的梦想,都想自己有一天也能和那些风采照人的大明星一样,被别人追逐着要求签名。这种愿望可能对大多数人的一生来说都不可能实现,都永远只是一个“白日梦”。
赖维波 :校园传奇
2009年7月,在读大学的赖维波与孙俪、郑中基、梁咏琪、曾志伟等数位明星到广东惠州南昆山参与了电影《越光宝盒》的拍摄工作。
陈厦平:“跑龙套”科级干部
身为厦门市一名公务员,而且还是工商系统的科级干部,47岁的陈厦平先生之所以能够频频高调亮相媒体,就在于他的“兼职”――群众演员。
最让陈厦平先生津津乐道的就是张纪中版本的《西游记》,他在片中出演了三个角色。陈厦平的第一个角色是被孙悟空喊出来的山神,第二个角色则是西域玉华国的典膳官,《西游记》在福建外景拍摄期间,他又出演了高老庄的高老爷――猪八戒的岳父,这戏份可就不一般了。
李丽:组织老阿姨群演团
仅仅因为在公园扭秧歌时被陌生人夸了一番,她就组织起一个退休老阿姨的群众演员团队。自称是搬运工人出身、63岁的李丽,就是那种说干就干的直爽人。
几年前,李丽退休了,她经常会到厦门一些公园去唱歌、跳舞。有一次,在厦门中山公园扭秧歌时,李丽碰到一个小伙子,对方连连夸李丽跳舞好、唱歌也不错,如果愿意不妨到他们的剧组做群众演员。
在电视剧《瞧这一家子》中,李丽扮演了一位老奶奶,负责看管一名五六岁的“孙子”。李丽自称会唱5000多首歌曲,包括300多首闽南语歌曲,她平时要到厦门老年大学去上课,为此结识了一大帮的好姐妹,而这些好姐妹都成了李丽铁杆的群众演员之一了。
赵俞林:玩雕塑的“ 群头”
42岁的赵俞林女士来自北方,已经在厦门定居近20年了,先后做过日租房、房产中介、机票代理等,如今专职从事陶艺。赵俞林女士师从厦门工艺美术学院资深陶艺教师学习陶艺多年,尽得其精髓,又结合自己独特的造型创意,创作出了众多别出心裁的陶艺作品。
担当群众演员已经有好多年了,赵俞林女士目前也算是一名“群头”,手上有着几十号群众演员的名单,每个群众演员居住哪里、适合扮演什么角色、拍戏的时间能否安排得过来等,赵俞林女士都是了如指掌,并且与许多群众演员建立了深厚的个人感情。
参与了很多的影视拍摄,最令赵俞林女士印象深刻的是电影《查无此人》,赵俞林女士在片中扮演一位留学美国的人士。片中有这么样一个场景,赵俞林女士需要面对“逝世”的同学痛声哭泣。这对于很多专业的演员来说都是高难度的,更别提群众演员了。预想不到的是,赵俞林女士的表演一次性通过,并且获得导演的好评。
杨锦焕:“不务正业”的老板
杨锦焕一直在忙着参加厦门卫视《我爱闽南语》《爱尚风雅颂》以及《2011年厦门春晚晚会》等节目的录制。在刚刚过去的元旦三天假期,杨锦焕连轴转地拍戏,经常忙到凌晨一两点钟才回到家中,早出晚归着实累得够呛的。别看“80后”的杨锦焕年纪不大,他可是四个餐馆、咖啡厅的老板呢。
算起来,长得白白胖胖的杨锦焕也有三四年的“戏龄”了,曾经在《钢琴密码之骇客公敌》《空姐日记》等影视中充当群众演员。而杨锦焕在厦门卫视《全民DV秀》栏目出演更是数不胜数了。
尹睿琪 ( 尹亮)90后影视新人,从群众演员开始演艺之路。
尹睿琪(尹亮)一个热爱影视表演的90后大男孩,黑龙江 齐齐哈尔人,1994年9月出生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一个普通人家,自幼喜爱美术,在美术方面曾获得多项大奖,从小学、初中老师一直认为他以后会是一名优秀的从事美术方面的大学生,不曾想高中竟专攻影视表演,成了一名学习表演的学生。2013年将参加艺考,希望考入梦想的大学,未来成为一名优秀的影视演员、明星。
姚继业:“90后专业海漂”的黑人演员
姚继业,群众演员,形象清丽、气质不凡,河南巩义人。1994年4月出生于河南省巩义市南部的贫困家庭,自幼喜爱武术,为了圆“武梦”,2006年被父母送进河南省登封市嵩山少林寺塔沟武术学校。在校期间认真刻苦训练,2007年5月2008奥运会开幕式导演张艺谋到塔沟选拔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学员被选入备战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训练班,经过一年的艰苦的训练,2008年8月8日登上2008北京奥运会的大舞台,成为开幕式《自然》2008名表演者之一。 2009年毕业以后被推荐到河南电视台《群众故事》剧组实习,2010年8月至2011年9月赴新疆自治区拍摄纪录片,任剧组生活制片,2011年11月至2012年3月古装历史剧《英雄》拍摄期间任现场助理,2012年初独自在上海旅行时无意中碰到 上海车墩影视乐园招群众演员,就抱着试一试的心理报了名,没想到还真的被录用了。从此以后,就不知不觉地喜欢上了拍戏,先后参拍过《X女特工》、《想火花像蝴蝶》、《海上孟府》、《终极征服》、《烽火佳人》、《上海滩之生死较量》、《爱在春天》等多部革命年代戏。代表作为《烽火佳人》、《爱在春天》黄跃东 组织群众演员的群头
出于好奇,2011年6月,90后的啊东报名加入了电视剧《眉姐》的群众演员中,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了,先后在《她的一生》、《迦说男腋I睢贰独习子邢病贰兜谝淮巍返认分锌痛巧S幸淮尉缱榱偈毙枰恍┭巧褐谘菰,不到3分钟,剧组发了30元,让他直呼:“这么好赚啊!”2012年1月,他没有继续当群众演员了,而是自己当起了“群头”。如今的他已经小有名气,来厦门拍戏的剧组一般都会找他要群众演员。由于拍戏没有时间性,一接戏,他脑子里的弦就24小时处于紧绷状态,也挺辛苦的,经常三更半夜还在招集群众演员,半个月下来就要1000多元的话费,而且经常天没亮就得起床,提前赶赴拍摄现场,确认所有的群众演员是否到场
据悉, 90后的"海漂群演"的姚继业和其他海漂演员近期正在参加大型史诗电视剧《寻路》在上海车墩影视基地拍摄,获得高度评价。
招聘陷阱
网上存在 以各种公司名义在各大媒体和网站发布大量的虚假招聘广告,承诺报销路费而且不收费。但应聘者一旦到了他们的公司后,会被要求交纳各种费用,少则几百多则上千的报名费,照像费,保证金,和伙食费,而且拍戏不结帐,有的甚至骗财骗色,有志于做群众演员的朋友一定要注意甄别。
横店群演
横店的群众演员是随着横店影视城的兴建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早些年群演大都只是横店本地的村社居民,但近年已经主要被外来横店追梦的新横店人所取代,据不完全统计如今这个群体大约有四五千人,外界称之为横漂。横店的群众演员与外地不同的是,群演要接戏首先得加入演员公会 ,剧组有群演需求时会向工会要人,工会则会联系登记的群演。据说加入群众演员公会有利于保障群演利益,避免发生工薪纠纷等。
维权之困
2012年的《中国群众演员生存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的数据显示,浙江横店影视城90%的群众演员是高中以下文化程度,其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82%,不少年轻群众演员还未毕业就出来闯荡。
许多招聘启事几乎都能看到类似这样的提示:招群众演员,无任何年龄、学历、户籍限制,无需经验,带上行李直接来影视基地,只要有强烈的表演欲即可。“三无”性质的招聘要求,加上自由宽松又惹人羡慕的工作方式,使得群众演员行业吸引了很多年轻人。但群众演员的市场不规范,遭遇盘剥又难以维权的现状,让人感到触目惊心。
许多业内人士和专家认为,要保障群众演员的利益,可以建立一个协会性质的群众演员机构,发挥类似职业介绍机构的作用,如此一来,既能缩小剧组以及群众演员之间的交易成本,又能将群众演员纳入到公会,通过组织的力量来保障群众演员的合法权益。
群众演员地位的弱势,加上没有适当的市场规制,使得这个行业被普遍认为是最易于盘剥的对象,处处受气、层层盘剥的现象在他们身上体现得甚为惊心。浸淫在这个行业一年以上的群众演员,基本都有被骗的经历,有被招聘中介骗的,也有被“群头”骗的,以至于很多群众演员只能无奈地采取最原始的工作方式,即每日蹲守在北京电影制片厂门口,等候熟悉的“群头”挑选。
有些地方为了拍摄方便,由一些“群头”在影视拍摄基地旁租建院子,“圈养”群众演员。比如北京八一影视基地、怀柔基地、河南黄河滩基地、涿州影视基地等,都有这种“圈养”的模式,这种交易方式相比直接由“群头”把群众演员推荐给剧组,多了一个环节:“院主”。由院主负责召集的群众演员,既要给安排演戏的“群头”一笔回扣,又要被院主克扣部分薪金,生活就更加困窘。
“圈养”式对于群众演员来说,虽然能解决他们拍戏的戏源问题,但容易被“群头”从经济上控制住,利益得不到保障,有时人身安全也得不到保障。虽然群众演员的利益一直受到侵害,但苦于处在弱势地位,他们有时面对盘剥也很难声张。据丰台警方相关人士透露,常常有群众演员报警声称自己被殴打、被克扣酬劳,但由于缺乏证据,最后都立不了案。
“在供过于求的情况下,群众演员市场是u2018二道贩u2019的市场,而不是群众演员自身的市场。部分“群头”掌握着剧组资源、群众演员资源,群众演员只有依靠“群头”搭桥才能获得被雇佣的机会。在剧组――“群头”――群众演员这一链条中,群众演员处于“食物链”的底端,没有谈判议价的机会和能力,只能被动挨宰。
另一个困扰群众演员行业的更为严重的问题是:群众演员加入剧组拍戏,基本上不会签订合同,他们与“群头”也大多是口头约定,报酬按天计发。
群众演员这一行业,之所以不签订劳动合同,有多方面的原因。
一是行业特殊性,群众演员并不直接受雇于某一用人单位,而是与各剧组之间形成一种松散的合作关系,不受剧组的管理,也就是不具备劳动关系的典型特征。二是群众演员的权利意识淡漠,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群众演员与剧组双方之间的权利义务主要靠口头约定,即使是最核心的内容如劳动报酬计算方式也是靠口头约定,双方一般不签书面合同,这种建立在人际互信基础上而不是契约上的合作是非常脆弱的。三是缺乏相应的法律规制,群众演员与影视公司(剧组)的关系不具有典型的劳动关系特征,但这种特殊的用工形式究竟该如何规范,目前也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
群众演员没有劳动合同,说白了就是没有用人单位的个体劳动者,职业风险很大。他们没有稳定的工资收入来源,更没有社会保险与住房公积金,也没有其他社会保障,发生伤害事故时维权非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