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师良的个人简介
钱师良,中国国籍,男,1953年6月生,福建省连城县人,无党派人士。我国著名食用菌专家,现代菌药、菌医创始人,五芝液专利发明人。
钱师良
中国国籍,男,1953年6月生,福建省连城县人,无党派人士。1987年加入福建省食用菌协会,为创始会员;1992年加入中国食用菌协会;2002年加入日内瓦全球发明家公会。 我国著名食用菌专家,现代“菌药、菌医”创始人,五芝液专利发明人。
钱师良简历
1968年在连城一中初中毕业后,同年底随家上山下乡到本县塘前公社塘前大队第七生产队务农。因在塘前水土不服,全家转迁本县姑田公社华垄大队小洋地生产队务农。在农村生产劳动中先后当过记工员,养过猪,并学会插秧、犁田、耙田、烧木炭等各种农活。1972年起当任生产队保管员。在姑田学区沈显南老师的全力支持和帮助下,1974年被选送为工农兵学员,到龙岩师范读书。
1974―1976年在龙岩师范师从龙岩师范校办工厂真菌室邓之光老师当助理,从事食用菌菌种生产和栽培及食用菌产品深加工的研究。1975年在国内首次提出不同颜色和种类的灵芝具有不同的医疗作用的观点。
1976年龙岩师范毕业后,分配在连城县宣和中学当生物课教师,后服从学校安排改教政治课。所教毕业班在升学考试中平均成绩连续三年名列全县前列。1980年调入连城一中教初中毕业班政治课。1981年上半年,因在升学考试中所教毕业班平均成绩荣获全省前列,1981年下半年由县教育局送福建省教育学院进修一年。1982年调到北团中学教高中政治课和职业高中的食用菌专业课,素以善于抓升学考题而闻名于本县教育界。1984年下半年到三明市真菌研究所参加福建省食用菌高级培训班,得到黄年来、吴经伦、郭美英、林津添等食用菌专家的指导。1985年上半年被县里派到上海市食用菌研究所进修,跟何元素、陈国良、胡蓉霞、郑福琴等食用菌专家当助手。回连城后被县科协借用到本县各乡镇扶贫,培训菇农。1983-1985年钱师良先生编写出中国第一套职业高中食用菌专业课教材,多次获本专业协会颁发的论文奖和工作单位的先进工作者奖励。由于教学和科研成绩突出,1987年6月当选为连城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大会主席团成员。1989年再次调入连城一中。
1990年5月转行,调至连城县农业开发办工作。同年6月起停薪留职。先后受聘为广州空军后勤部苗圃菇场技术员;广州市白云山食用菌研究试验场技术总监、高级工程师;1991年作为广东省代表到北京参加了全国首届“灵芝研究专题讨论会”。1997年12月回县农业开发办续职。1999年4月退休后创办连城县思量食用菌研究所,任所长;现为连城百菌堂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抗肿瘤研究所所长。
中国食用菌界的12个第一从1974年起钱师良先生在研究生涯中先后开创了:
1、1974年12月在国内第一次提出不同颜色的灵芝具有不同的药疗作用的观点,后被国内食用菌界所承认。
2、1975年在国内第一次用灵芝菌丝体加工的灵芝糖浆治疗福建省福州市五金厂翁××的肺癌,并取得成功。成为我国采用食用菌菌丝体加工产品医治癌症的第一个病例。
3、1983年~1985年在福建省连城县北团中学编出中国第一套完整的职业高中食用菌专业课教材,并在同类专业的职业高中推广使用。
4、1985年在全国建立第一个金针菇生产基地。当年栽培金针菇达30余万袋,栽培的数量和产量占当年全国金针菇栽培的一半以上。
5、1990年在广州空军后勤部苗圃菇场建立全国第一个仿野生金针菇栽培基地,最高日产量达1370公斤金针菇鲜品,居全国之首。
6、1991年在国内第一次采用五种灵芝菌丝体加工的灵芝液治疗已下了死亡通知书的广州空军后勤部某付部长的肝癌,并创造了奇迹,有效地延长了他8个多月的生命和提高了他的生活质量。
7、1993年~1996年在广州市白云山食用菌研究实验场采用仿野生模式栽培了所有可以栽培的食用菌品种(共29种)。成为在国内第一个可在一年中同时栽培20多种食用菌的单位。
8、从1997年起在全国第一个采用五种灵芝菌丝体、五种冬虫夏草菌丝体和与这些菌丝体药性相适宜的八种食用菇菌丝体生产五芝液产品,并应用在所有不同种类的癌症病人辅助治疗中,取得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9、2003年在“非典”肆 期间,五芝液产品为预防“非典”的传染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荣获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赠送的全国唯一一块“五芝产品,造福人民”的牌匾。
10、2006年五芝液产品发明专利获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成为我国第一个“能迅速解除癌症患者在放化疗中所产生的各种副作用”的发明专利。
11、正在进行五芝液产品的系列化研究与实验,将把五芝液形成抗肝癌型、抗肺癌型、抗糖尿病型、抗乳腺癌型、抗白血病型等三十余个品种的系列产品,是我国第一次唯一一个采用食用菌菌丝体进行人类防治癌症专业化产品。
12、钱师良先生希望自己成为全国第一个用食用菌仿野生生产工艺生产的菌丝体加工的五芝液产品对人类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为人类健康事业做贡献,挑战诺贝尔医药卫生奖项的第一个中国人。
钱师良先生所获荣誉1987年加入福建省食用菌协会,为创始会员;1992年加入中国食用菌协会。1995年起被中国食用菌协会聘请为《全国食用菌信息》会刊信息员、《中国食用菌》杂志特约通讯员,系:
日内瓦全球发明家公会会员;
世界健康学会联合会永久会员;
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会员;
中国工业合作协会会员;
中国食用菌协会会员;
第二届中国名医大会理事;
第三届中国名医论坛理事;
第四届中国名医论坛理事;
中国民营医疗机构联合会理事;
福建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
中美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副会长;
香港国际医学科学研究院u2013亚洲肿瘤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中华传统文化研究院特邀肿瘤专家、高级研究员。
从1974年起,钱师良先生经30多年不懈努力开创了用食用菌防病、治病的医学新途径――食用菌营养保健治疗法,运用营养手段来调节人体的免疫状况,提高机体抵抗力,从而达到了对疾病的防治方法。特别在用食用菌深加工产品治疗癌症、传染病及内科各种疾病中取得显著成就。先后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报了:
“五芝保健饮料”申报号:ZL00107185.8;
“金芝保健饮料”申报号:ZL00107183.1;
“五红保健饮料”申报号:ZL00107181.5;
“金芝保健饮料”申报号:ZL00107184.X;
“一种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的食用菌方剂及其制备方法”申报号:ZL01138147.7;
“一种治疗肝类疾病的食用菌方剂及其制备方法”申报号:ZL01138146.9等6项发明专利。
钱师良先生在:
2001年全国首届新世纪“华陀.医圣杯”学术交流中获得金奖,并荣获2001年“中华专利技术发展成就奖”;
2002年获得“共和国建设者―杰出贡献奖”及英国联邦专利技术研究院“国际专利发明个人终身成就奖”;
2003年荣获“全国首届华陀.医圣药王杯”金奖;
2006年荣获“中华名医”称号。
由于钱师良先生在所从事专业领域取得了优秀成绩,先后被聘为:
世界华人交流协会理事;
香港国际科学院院士;
英国伦敦应用技术研究院研究员;
世界专利交易评估及促进委员会“国际专利事务评估师”;
中国科技研究交流中心研究员、理事;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北京万寿山中医药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客座教授;
北京中科博大创新科技中心高级工程师、顾问;
北京健康晟业国际医药科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北京经卫联合医药信息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发现》杂志社理事;
中国《学会》杂志社理事;
香港国际新技术新产品投资开发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钱师良先生被收入名典《二十一世纪人才库》; 《中国专家大辞典》;
《中国优秀实用专利大全》; 《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
《中国专利发明成果大典》 《中国专利发明人大全》;
《中国专家人名辞典》 《中华名人大典》;
《中国杰出专家大典》;
《二十一世纪杰出专家》; 《共和国专家成就博览》;
《中国专家论文选》; 《世界华人杰出专家名典》;
《中国百科专家学者经典》; 《中国新世纪创业功臣大典》;
《世纪语录―专家发明家5000言大典》;
《世界发明英才与专利词典》;
《中国科教兴国战略文库》;
《情系中华―海内外杰出人士爱国宣言》;
《中国著作权人档案》;《中国国情报告―专家学者卷》;
《中华名流人物访谈录》; 《中国人才辞典》;
《中国世纪专家》;《中国改革与建设成就巡礼》;
《东方之光―共和国英才全集》;
《二十一世纪优秀创新科技成果精选》;《中国专利宣传信息数据库》;
《中国世纪英才荟萃》; 《中华热士―优秀领导专家卷》;
《国魂―专家学者大典》; 世纪杰出管理专家人才名典》;
《中国优秀实用专利大全》第二部; 《世界名人录》;
《中华骄子》;《中外名人辞典》;《时代潮头―开拓者》;
《华夏英杰》;《当代中国人―中国专家人才》;
《世界医学专家大典》;《中华英才创新成就博览》;
《中国当代优秀人才―中国名医卷》;
《中华优秀人物大典》;《实用专家专科就医指南》2003年第二期;
《中国名医大会会刊》2002年; 《中国实用验方全集》;
《中国专利高新科技成果推广项目汇编》;
《中华优秀论文(作品)集》;
《新世纪优秀专家大辞典》; 《世界华人突出贡献专家名典》;
《实用专家专科就医指南》2003年第三期; 《中华脊梁》;
《国际专利知识产权中心专利项目博览会会刊》; 《中华名医谱》;
《中国当代思想宝库》; 《中国名医论坛会刊》2003年;
《中国名医论坛会刊》2004年等六十余集国家级大型文献、文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