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陶宇

时间:2024-01-23 05:29:20编辑:小简

潘陶宇的个人简介

潘陶宇(1887-1926)字鼎钧,号詹湖外史,画室名“古欢斋”,江西鄱阳人。出生于书香门第,其父次山,亦 善绘事。陶宇从小耳濡目染。1911年任江西省立甲种工业学校国画教师。

作画清淡雅丽,花鸟、人物均重神韵,从不刻意求“工”,是民国初年粉彩奠基人。“珠山八友”中的刘雨岑、程意亭、汪野亭均出自潘氏门山。可惜的是英年早逝,他遗留的作品十分罕见,弥足珍贵。

基本内容

1860__1960中国陶瓷艺人名录

1860__1960中国陶瓷艺人名录

瓷雕派

1.陈国治:道光--同治间瓷雕艺师,长山水人物,用刻款“陈国治作”(楷书阴文)

2.王炳荣:同治--光绪间瓷雕艺师,长山水,花鸟,人物,用方形刻款“王炳荣作”(篆书阳文)

3.李裕成:同治--光绪间瓷雕艺师,长花鸟,用方形刻款“李裕成作”(篆书阳文)

4.李裕元:同治--光绪间瓷雕艺师,长雕反瓷。

5.蔡寿生:民国--建国初。6.蔡金台:民国--建国初。

7.李山东:民国。

8.游泽长:蔡金台之师。

9.曾龙升:民国雕塑大师。(1900--1964)

10.曾山东:曾龙日升之子。

11.李盛春:建国初。

12.李永兴:建国初。

13.杨海生:建国初。

清末浅绛派

1.程门:又名增培。字松生,号雪笠道人,道光至同治间作品较多。(?--1908) 长山水。

2.程言:程门长子,号次笠,长花鸟人物。

3.程荣:又名程盈,程门次子,字小松,长仕女。

4.程声和:长花鸟。

5.程士芬:长山水。

6.汪友棠:名汪棣,字柳村,山水、花鸟、人物俱佳。

7.汪藩:字介眉,长山水花鸟,字佳。

8.张云:字子英,长山水。

9.金品卿:名诰,号寒峰山人,长山水,人物,清末供职御厂。

10.王凤池:字丹臣,常与金品卿合作。

11.王少维:名廷佐。长山水,动物,清末供职御厂。

12.任焕章:长人物,山水。

13.周子善:长人物。

14.周小松:名周鼎,长人物。

刻瓷派

黎勉亭:民国,多有名家画稿为本。

民国新粉彩派

[一]珠山八友及其师承传人

1.王琦:号碧珍,又号陶迷散人,擅草书,写意人物,号称“西法头子”,斋名:陶陶斋, 用印:西昌王琦。(1884--1937)

2.王大凡:名遥畔F骄邮浚趾坯鹕介宰樱すけ嗜宋铮绰涞胤鄄剩 名希平草庐。(1888--1961)

3.汪野亭:名平,号元鉴,又号传芳居士,创青绿山水,斋名平山草堂, (1884--1942)

4.程意亭:又名程甫,字体孚,号“翥山樵子”又号“洎山山民”,长花鸟,斋 名“佩古”(1895--1948)

5.田鹤仙:又名田青,号荒园老梅,长梅花山水,斋名:古石。(1894--1952)6.徐仲南:名徐陔,号竹里老人,长松竹山水,斋名:栖碧山馆。(1872-- 1952)

7.邓碧珊:字辟宇,号铁肩子,长鱼藻,斋名:晴窗读书楼。(1874--1930)

8.刘雨岑:名玉成,雨城,号澹湖鱼,又号巧翁,长花鸟,创水点桃花,斋名: 饮冰斋,觉庵。(1904--1969)

9.毕伯涛:名达,号黄山樵子,长花鸟。(1885--1961)

10.何许人:又名何处,字德建,长雪景山水,用印:许人出品。(1882--1940)

11.汪晓棠:又名汪棣,王琦之师,长人物,斋名:彤云山房。(1885--1924)

12.潘陶宇:字鼎钧,号淡湖外史,王大凡之师,斋名:古欢。(1887--1926)

13.张晓根:王琦,程意亭之师。

14.张浩:字犀侯,汪野亭之师。

15.邓必诏:王琦之徒,长花鸟人物。

16.王晓帆:王大凡之子。

17.王锡良:王大凡之侄,号桃源山人。(1922--)

18.王筱兰:王大凡之女。

19.汪小亭:又名汪松,汪野亭长子,长山水,号平山草堂主人。(?--1970)

20.汪少平:又名汪少亭,汪野亭次子,长山水,号传芳居士。

21.汪桂英:汪野亭之女,长山水。

22.章鉴:汪野亭之徒,长画像。

23.邹国钧:汪野亭之徒,长山水。

24.李子祥:汪野亭之徒。

25.张景寿:程意亭之徒,号称“花鸟大王”。

26.陈耕生:田鹤仙之徒。

27.徐天梅:又名徐年,徐仲南之子。

28.邓锡龄:邓碧珊之子,长人物。

29.邓碧孙:邓碧珊之子,长鱼藻。

30.邓肖禹:邓碧珊之孙,名云耕,长花鸟。

31.刘平:刘雨岑之子。

32.张德生:刘雨岑之徒。

33.张松涛:张德生之子,长花鸟。号“芝山友竹”。

34.张松茂:张德生次子,长人物、花鸟。号“芝山松茂”。

35.毕渊明:毕伯涛之子,长动物,善画虎。

36.余文襄:又名恂松,号华舜,何许人之徒,“雪景大王”。

37.潘庸秉:潘陶宇之侄。

墨彩描金派

1.周湘甫:长佛道神鬼,仿古。

2.雷火莲:长人物。

3.胡云甫:长兰草。

青花派

1.王步:字仁元,号竹溪道人,又号陶青老人,长花鸟。“青花大王”,用写 实点染技法,直追康乾。(1898--1968)

2.王声怀:王步长子。(1930--1992)

3.王希怀:王步次子。(1932--1982)

4.王恩怀:王步第三子。

5.聂杏生:长人物。

6.聂根兴:民国。

7.胡诗看:长花鸟。

8.许友生:王步之师。

9.邹镇钦:民国。

其它画师

1.张志汤:斋名“亦陶”,创笔锋点染山水(1893--1971)。

2.汪大沧:号“一粟”,又号“桃园老农”,长山水(1901--1953)。

3.程芸农:长花鸟,斋名:娑萝画室。(活跃于1940年左右)

4.刘仲卿:字锡祖,长花鸟。(1889--1969)

5.张沛轩:长花鸟(1900--1950)邓碧珊之徒。

6.余翰青:名达,号爱墨山人,又号“清平画室主人”,晚年号“拙翁”,长花鸟虫草(1902--1987)

7.刘希任:长人物,斋名:再思轩,永华堂。(1906--1967)

8.梁兑石:长人物,斋名:丽泽轩,石庐。(活跃于1920--1937)9.万云岩:又名石山,长人物。(1910--1950)

10.邹文候:长花鸟。(?--1951)

11.涂菊亭:又名涂菊青,长山水、人物。(?--1960)

12.程兆鑫:民国--建国初。

13.陈德明:又名陈香生,余翰青之师。

14.陈耀星:建国初,长山水。

15.邓必洁:长雪景山水,民国。

16.段茂发:长古彩,民国末期。

17.方云峰:号佩霞,又号惜花轩主,长仕女花鸟。

18.胡献雅:长花鸟,建国初。

19.李祈生:长红梅。

20.陆云山:长山水。

21.毛龙汲:建国初。

22.石宇初:建国初,长花鸟。

23.时幻影:民国,长鱼藻。

24.王雪如:民国末。

25.王云泉:长山水,民国末。

26.汪以俊:长山水花鸟,民国末。

27.魏荣生:建国初。

28.吴康:长画像,建国初。

29.吴成仁:长花鸟,建国初。

30.吴芝生:邓肖禹之师。

31.吴德祖:民国。

32.徐焕文:汪少平之徒,长胭脂红(翠)山水。

33.徐永权:又名韵泉,徐焕文之父。

34.熊梦麟:建国初。

35.许尚礼:长花鸟,民国。

36.于家爵:民国。

37.游渊泉:民国。

38.游海滨:长红梅。

39.叶震嘉:创没骨彩。

40.章仕保:长花鸟。

41.赵惠民:长仕女。

42.李明亮:长虫草。

43.扬厚兴:长肖像。

44.方伯卿:图案画。

评论报道

“珠山八友”把文人画艺术运用到陶瓷上来,与陶瓷艺术结合在一起是历史的必然。一九一六年,王琦、王大凡专程赴上海观摩海上画派的画展。在上海期间接触到扬州八怪的原作,深受启发和震撼;在拜访吴湖帆时,又在吴宅看到吴昌硕和任伯年的作品,更坚信自已把文人画艺术运用到陶瓷上来是对的,廿年代初由王琦、王大凡、潘陶宇、汪晓棠、吴霭生、饶华阶等人组织成立了《瓷业美术研究社》,当时吸收社员300多人,培养了一大批瓷业美术工作者。研究社由王琦、王大凡、潘陶宇、汪晓棠、张晓耕、毕伯涛亲自担任教员,所授的课程有陶瓷美术、中国画。

王琦、王大凡、联络同好邓碧珊、汪野亭、何许人、程意亭、毕伯涛、刘雨岑,

取“花好、月圆、人寿”之意,雅称“月圆会”。“珠山”是古代景德镇的象征,故八人雅称“珠山八友”,珠山八友是继浅降彩之后,更加全面地把陶瓷艺术向中国文人画开放的一种改革的思潮,他们在瓷艺创作上的表现形式、品位、格调、审美旨趣和艺术追求,在“珠山八友”身上得到了全面的继承,并且通过粉彩形式进一步发展了。事实证明,传统粉彩也同样具有表现瓷上文人画的艺术特点。

因此,“珠山八友”无论是对于文人画派的继承,还是对提高陶瓷艺术的文化品格,都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这种继承和发展,在中国陶瓷美术史上,无疑是一种新的创造。“珠山八友”在20世纪上半叶,正是以创新主力军的姿态,活跃在中国瓷艺界。在“珠山八友”眼里,中国文人画艺术是中国文化最优秀的代表,他们从中国文人画中吸取丰富的素材以陶瓷为载体,以陶瓷独特的绘画魅力与中国文人画艺术结合在一起,开拓陶瓷文人画艺术之路,而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

作品赏析

粉彩荷塘花鸟图瓷板(8屏) 潘陶宇(约1920年-1925年作)

38.5×25.5 cm

荷塘花鸟,从古至今为文人雅士所崇爱的题材,其自然生动、典雅的画面使人心旷神怡,百看不俗。

潘陶宇八屏荷塘花鸟,其构图独特,别具匠心,相得益彰,设色艳丽而不失清雅,兼工带写、飘逸洒脱的高超笔法,栩栩如生的翠鸟,或动或静,荷与鸟布局的完美结合,构划出一幅幅大自然美景,使人憧憬,使人陶醉。潘陶宇,出身书香门第,民国实新粉彩创始人之一,其作品风格设色艳丽,以工带写,具有极其高超的艺术天赋,潘陶宇的粉彩艺术传承在景德镇起到极其重要的影响。

潘陶宇

潘陶宇

观点分歧

珠山八友历来有两种说法:王大凡曾有“新、老八友”之说,而刘雨岑却坚持说只有“八友”而不是“十名家”之说。按王大凡说法是王琦、王大凡、汪野亭、邓碧珊、何许人、毕伯涛、程意亭、刘雨岑。后补上的是徐仲南、田鹤仙。刘雨岑的说法是:王琦、王大凡、汪野亭、何许人、程意亭、徐仲南、田鹤仙、刘雨岑,否定了邓碧珊、毕伯涛是珠山八友成员。

在王大凡的《希平草庐诗集》中,就有一首“珠山八友永无疆,死去添来凑满堂,后者追前期更好,不虚当年枉提倡”七言诗。毕渊明也曾在《珠山八友的来龙去脉》一文中提及他当年为八友写的一首打油诗,诗曰:“八根料笔,四管烟枪,亲家一对,父子一双”。

诗中亲家指王大凡与毕伯涛是儿女亲家,父子是指王琦与刘雨岑。一说是邓碧珊1930年去世后,毕伯涛赴鄱阳奔丧守孝,故八友中少了二位,为填补空缺,遂将徐仲南、田鹤仙吸收了进来。徐、田二君的加入,更增强了月圆会的实力,这种组织上的增补是符合情理的。据考王琦早年曾向邓碧珊行弟子礼,那么王琦创办月圆会,不可能把良师益友邓、毕排斥门外;王大凡作为王琦的挚友,交往甚密,因此举荐亲家毕伯涛加盟,王琦是不会有任何异议的,何况毕原为清末秀才,金、石、书、画样样精通,是一位修养全面的艺术家。正如王琦推荐干儿子刘雨岑,王大凡是无异议的。刘雨岑虽年轻,但才华横溢,聪明过人,那为什么他要否定邓、毕二君是八友成员?作为当时的美协主席,积极要求上进的他,完全是为了保全珠山八友在海内外的声誉,但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由于种种原因,还是将此二人排除在“八友”之外了。

上一篇:孙尚勇

下一篇:斯米古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