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辉(清代)

时间:2024-01-20 16:29:21编辑:小简

邱辉(清代)的个人简介

邱辉(?~1683),清代广东潮阳县招收都马颍袷羯峭肥绣┙┤耍辞褰臁R蛳畈可梆摺北磺宕僭北岢莆俺粝铕摺保肥槲笪俺艉烊狻薄?滴醭跄昶鹨宸辞澹叹岽镥┑鹊厥嗄辏笸送ㄍ澹1683年清军大举进攻台湾时战败殉忠。

反清背景

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清政府为杜绝东南沿海在经济上支援台湾的明郑政权(1662年~1683年),实行强制斥地迁界的政策,广东福建沿海一线居民悉数退迁五十里(后增加到一百里)进入界内,这对于以捕捞和晒盐为生的沿海渔盐民来说无异是赶上绝路。当时在达濠岛海滩以养鸭为生的邱辉目睹此惨状,忍无可忍,遂和几个结拜兄弟一道,于康熙五年揭竿反抗,抵制“斥地”,依附者达一万多人(至今民间还流传诸多关于邱辉起义的传说)。

人物生平

割据一方

清康熙五年九月,台湾郑经(郑成功之子)命部将江胜出镇厦门,但遭到已先占据厦门的陈白骨、水牛忠的抗拒,只得退据铜山,率部至达濠投靠邱辉。双方意志相投,遂订下儿女婚姻。九月,邱、江联合攻克厦门。邱辉仍回达濠;江胜在厦门设市贸易,聚集物资,接济台湾郑经。康熙七年,邱辉分兵潮揭;十二月占据棉湖寨1个月。康熙八年正月,邱辉领兵出河渡门,进海门港,溯练江而上,攻取和平、峡山、贵屿、赤寮等村寨,出没于潮、普、惠、揭等县百余乡,并在小北山的大寨山、狮鬃山安营扎寨,控制并沟通普宁、揭阳一带,作为外围据点,以巩固达濠根据地。

康熙九年,经江胜引荐,邱辉投入郑部,封“忠勇伯”。占据达濠十年,并在达濠设置“大明潮州府”,其战船常出没于沿海,“乘潮出没,清兵莫能御”。

支援台湾

踞濠期间,邱辉奉郑经命令,在达濠开设商埠,发展渔盐贸易,凡供闽、粤、赣边的商盐上潮州广济桥,均须领票才能出港,成为支援台湾的又一经济来源。“其达濠货物,聚而流通台湾,因此而物价平,洋贩愈兴”。邱辉在达濠中鞍头(今海旁路)设夜市,十里繁华,灯火通宵达旦,濠江上商船往来,络绎不绝,盛况空前,至今民间仍有“四处去到全(读zāo),不如达濠中鞍头”的民谚。连横在《台湾通史》中写道:“辉踞达濠……布帛无缺,凡货入界者以价购之,妇孺无欺,自是内外相安,转运毋遏,物价俞平”。而如今誉满天下的达濠鱼丸,传说亦是邱辉首创。邱母双目失明,进食不便,偏又极喜食鱼,邱辉事母至孝,令厨子用刀刮取马鲛鱼肉,拍打成丸,蒸煮供其母食用。邱辉还用鱼丸宴客,郑经巡达濠时一尝三拍掌,誉为“天南奇珍”。“达濠鱼丸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传统产品”。

战败身亡

康熙十二年冬,吴三桂反清;康熙十三年春夏间,闽将耿精忠、潮州镇总兵刘进忠先后反清归台(即所谓“三藩之乱”),郑经令邱辉部由刘进忠统辖,守潮阳县。康熙十五年,邱辉率水师,协同刘进忠攻克碣石等重镇。三月,刘进忠西攻惠州,邱辉率水师进逼虎门,迫使东莞总兵张国勋投降。刘进忠连下惠、循等州,皆得力于邱辉的配合。但翌年清军南下,刘进忠又降清。郑经退守厦门,仍令邱辉坚守达濠,以遏潮、揭、惠等地之敌。江胜复往达濠依辉,联防石井、潮阳、揭阳、澄海

康熙十九年,清廷平定“三藩”之后,大军驻铜山,将移师南澳。邱辉料难以再坚守,正拟东渡台湾,但清将蔡茂植、周琬、秦可京等水陆并进,进击达濠,邱辉率义军鏖战于磊口、牛田洋一带,相持数月,后因兵力薄弱,且部分部将已降清,邱辉与江胜乃乘夜突围,撤至台湾与郑经会合。

翌年,郑经逝世,其子郑克爽袭位。清廷命施琅为水师提督,筹备征复台湾。克爽命刘国轩至彭湖部署御敌,邱辉和陈君明为先锋。康熙二十二年六月,施琅由铜山出兵攻台。邱辉建议乘清军阵脚未稳,愿与江胜率舜10艘,可击溃清军。但国轩不从,坐失战机。第二天,清军齐集,刘国轩列队迎战。清军突入,幸遇邱、江繁船驰援,施琅被迫退出外海,邱、江尾追不舍,但闻国轩鸣金,只得收兵。数日后,清军大举出击,其先锋右军、平阳总兵朱天贵(原郑成功部将,已降清,与邱、江均为亲家)立于指挥台上大呼“诸亲翁不观我现任总兵乎,速投诚!”邱辉怒斥道:“天岂容汝背义之人!”遂令发炮击死天贵。这时清军从四面涌至,以五倍之力环击台军。邱率战船横冲直撞,一舟往来接应,锐不可挡,琅师环攻,辉抖擞精神跳舞舟中,督左右抛掷药桶火箭矢石以御,虽两足中弹片,仍负伤死战。但众寡悬殊,邱辉陷入重围,乃抛火引爆身旁火炮药桶自杀。刘国轩匆忙逃回台湾。时在场的台军把总吴潜眼见邱辉战死七鲲身的壮烈场面,仰天长叹道:“如果听从邱辉、江胜的建议,先机制敌,当不至于如此败局”。

人物评价

史家评论道:“邱辉虽出身于草芥,可谓忠勇义侠,追附郑氏,不改其志,壮烈勋命,忠贞贯明,勇烈照天地”。

历史遗迹

邱氏家祠――南祠

邱辉的私祠,位于濠江区马蚓用袂9赜谀响簦姓庋桓龃担呵窕酝捅镥┢诩洌幸淮伪痪挛窠恋眯姆骋饴遥钠拮忧≡诖耸辈缓鲜币说厥盗饲窕约妇浜莼埃窕砸慌拢纸拮哟蛩馈G窕酝椿谀埃诤裨崞淦拮又螅虢淦尴懵迫胱骒艄┓睿逯欣洗笠宰骒舨荒芗漓肱魑霞泳芫窕晕薹ǎ煸竦赜谙玷髦辖ǔ赡响簦┓钇淦蕖O帜响舯;ね旰茫员3肿诺蹦甑脑病l籼米鞅背希参堑湫偷某鄙敲窬印牡憬鸬母窬郑锵铩⒌ズ侄ド角剑淠镜褚帐跗挠刑厣瓜至饲蹇滴跄昙浣细叩慕ㄖ剑哂邢嗟钡奈奈锛壑岛鸵帐跫壑担茄芯壳窕缘闹匾幕偶!G靶┠辏泄氐ノ怀榘涯响艚ǔ伞扒窕约湍罟荨保蛑种衷蜓渝次垂

邱辉驻军处――下尾寨

在濠江区政府东南2公里处,临濠江出海口,原名“华美”又名“霞美”,宋末有沈、欧、陈等姓人家于此筑寨定居,成为濠岛人文发祥地,后因海盗劫掠而寨废,人家迁入内地,寨成为海贼的居点,几经兴废。清顺治、康熙年间,邱辉义军踞下尾寨,达十年之久,在此转运货物接济台湾。现存古渡口,下尾庵(濠美庵)和寨栅残迹以及赤血槽等遗物。广澳深水港建设之初,曾意外探测到海底有沉船一艘,经考证是邱辉所部船只,在赴台途中沉没,一件四百年前的文物印证了这段历史。据悉,有关部门正筹划打捞这艘沉船。

牛田洋古战场――磊口

康熙十九年,清将朱天贵、万正色率水师进攻达濠邱辉、江胜部,两军在磊口――牛田洋一带血战三天三夜,邱辉军失利,乘船退往台湾。

宗族后裔

邱辉在牛田洋战败退往台湾后,清政府管治达濠,濠民恐受株连,多个姓氏宗族改写族谱,或举族迁居别处,邱姓中一支迁西堆(达濠岛内),改姓“丘”。即便如此,当时仍有1000多名濠人惨遭牵连而被砍头。

此外,当年随邱辉移台的马蛉撕笠幔裨谔ㄔ1.6万人,其中邱氏约占4成。邱辉故乡的海星管理区今约3千人,其中邱氏占7成。邱辉出生地当年遭清军烧毁。后来村中建成“邱氏宗祠”。两岸潮人邱氏,已取得了联系,正在共同发扬先辈爱我中华的光荣传统。

上一篇:沈畹香

下一篇:平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