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维坚

时间:2024-01-18 10:57:12编辑:小简

石维坚的个人简介

石维坚(1935年3月―),中国话剧、影视演员。国家一级演员,获政府艺术类专家特殊津贴,曾获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曾出演多部电视剧,出任中国青年艺术剧院院长,为国家一级演员。现任中国老教授协会文艺专业委员会主任。女娲亚太基金会资深专家顾问。

人物简介

石维坚,原中央实验话剧院著名表演艺术家,曾任中国青年艺术剧院院长,国家一级演员。他是第一个塑造孙中山形象的演员,并且在影、视、剧中多次出演这一角色。另外他还塑造了李太白(《唐明皇》、《飘然太白》)、刘邦(《淮阴侯韩信》)、曹雪芹(《梦断西山》)、吕洞宾(《八仙的传说》)、许云峰(《红岩》)等为人们所熟知的银幕形象。成名作是八十年代初在轰动一时的电影《天云山传奇》中扮演男主角罗群。

人物履历

1935年3月出生,江苏淮安人,身高176 厘米。

1951年上海人民艺术剧院演员;

1956年中央实验话剧院演员;

1959年考入上海人民艺术剧院从事艺术表演。

1991年任中国青年艺术剧院院长。国家一级演员,获政府艺术类专家特殊津贴,曾获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1977年主演《天云山传奇》,并在《孙中山伦敦蒙难记》(话剧)、《秋瑾》、《孙中山羊城蒙难记》等影片中扮演孙中山,是中国第一个扮演孙中山的演员。

2016年1月27日,在第六届星光校园·全国校园艺术周活动开幕式上,石维坚获得“星光校园·全国校园艺术爱心大使”奖。

家庭生活

李玉芙,1938年生人,原北京京剧院梅兰芳剧团著名青衣表演艺术家,梅派正宗传人,代表作有《雏凤凌空》、《东方夫人》等,另外还擅长表演梅派传统剧目如《贵妃醉酒》、《霸王别姬》、《凤还巢》等,国家一级演员。

结识这样两位大艺术家不禁让我产生须仰视才见的感觉,他们的艺术造诣自非我辈所当妄论,然而他们作为一对患难与共、相濡以沫近40年的夫妻却拥有着一份令寻常百姓

觉得亲切和羡慕的幸福生活。

1956年调到中央实验话剧院,当时欧阳予倩老院长提出“话剧戏曲拉手”的口号,并亲自带着石维坚和另一位女演员去到京剧表演艺术家荀慧生先生的家里拜师。当时他们学的京剧剧目是《坐楼杀惜》,荀先生亲自教那位女演员,介绍王士续先生教石维坚,后来王先生调到梅剧团工作,石维坚也跟过去继续学戏,王先生很客气,把石维坚带到后台给演员们逐一引见,希望这些演员们彼此学习,共同进步。

真是有缘千里来相会,月下老人的安排往往既意外又在情理之中。

1959年的某一天了,工作上的正常交往竟然引出了一对才华横溢的俊男靓女的相识、相知,乃至后来几十年的美满姻缘。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在后台引见时两双眸子对视的刹那。

50年代初,梅兰芳先生到哈尔滨演出,当时父母双亡的李玉芙正在哈尔滨京剧团以演宫女谋生,幸运地被梅先生选中配戏,看她身段、扮相、嗓音方面都出类拔萃,于是留下路费让她到北京考戏校。不久马连良、袁世海二位先生也到哈尔滨演出,对李玉芙也很是赏识,特意写了封信推荐她到艺培学校(北京市戏曲学院前身)学习。

李玉芙没有辜负前辈的期望,来京后在北京戏校第一期毕业生中考了第一名,并且被梅兰芳先生选中而加入了著名的梅剧团。除了做饭,干家务,石维坚还有个让天下妻子羡慕的好习惯――无论到哪里出差或者拍戏,一定不忘给夫人买回来若干件漂亮衣服。

前段时间,石维坚和斯琴高娃在一个剧组拍戏,人家帮斯琴高娃买了几件衣服带回瑞士去,石维坚马上想到了夫人,当即托人家把这10来件衣服再买一份,夫人虽然表面上埋怨他乱花钱,但女儿看中了其中哪件却坚决不给,“我妈就这么说,心里高兴着呢。”后来我托石维坚再买其中一件中式的夹袄,结果听说因为取我这件衣服,他又顺便给夫人买了两件新款的。

人物感言

“我经常参加一些演出活动,我认为演员一定要站在观众面前,这样,才会有自信,才会有动力,腿肚子才不会因缺乏养分而打抖,也才能和观众更好的沟通。只要观众需要,演员就应该出现在舞台上。艺术生命要有观众这片土壤,才不会枯竭。艺术家心里要有观众,才能把戏演好。”

“我觉得云南真是美。特别是这次能有幸参加这台主题鲜明突出、高雅、有品位的晚会,使我对云南的历史更多了一份了解,对云南今天的变化更多了一份欣喜,对云南未来的发展更多了一份关注。在高雅艺术日渐低迷的情况下,用音诗晚会这样的形式来讴歌一个城市的变迁和发展,可以看出主创人员的胆识和创意。在和昆明电视台的播音、主持人和演职人员的接触中,我感受到他们的热情和追求,很难得。这是一支团结、有朝气的队伍。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还会再到昆明电视台,再到云南来。”

“巴金先生这颗透明、真诚的心,一直到老,都是没有改变的”。

“这些年,有的明星,在观众面前大摆架子。听说有一“腕儿”,在吃饭时有观众请他签个名,他顺手拿起餐巾纸把手一包,表示手疼而拒绝了。说难听点,这是不识抬举。演员离开了观众,什么都不是,你摆什么架子?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关肃霜去世时,我刚好在昆明拍戏,为她送行时真是人山人海,其中大部份是观众。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当时一张报纸上,看到一幅关肃霜爬在凳子上为观众签字的照片,这才是艺术家和观众的关系。艺术家没有什么好自大的,自大加一点就臭了”。

人物评价

他平易、谦和、真诚的人品,丰富的内涵和素养显现在演艺事业和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他对生活随意、简朴,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他对艺术精益求精,没有半点马虎;他真诚热情,和播音、主持人毫无保留的交流、切磋。给昆明电视台每一个和他接触过的人都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身上许多闪光的东西,和他所表演过的那些具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崇高的思想品格的历史人物和正面人物一样感染你。

石维坚从他演过的那些以人格魅力打动观众的角色身上,潜移默化的学到了许多东西。他认为:一个艺术家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保持前进的活力;一个艺术家只有表里如一,才能让观众感受到来自角色灵魂深处的那份魅力;一个艺术家只有置身于观众之中,才有创造的灵感和冲动。

他用心的去感受诗歌的意境,深入把握这个历史人物的精神气质,以便能更好的走近他、展示他。在昆明电视台演播厅,他认真地对待每一次走台;在晚会现场,他静静地坐在台下,专注的看完了整场演出。他时而热情奔放,时而深沉内敛,抑扬顿挫,收放自如的朗诵让参加晚会的观众得到了一次美好的艺术享受。

影视作品

电影作品

嵩山逍遥谷 (1999)

焚心欲火 (1992)

我心依旧 (1991)

开国大典(上下集) (1989)

留在海边的脚印 (1986)

八仙的传说 (1985)

金色的晚秋 (1983)

秋瑾 (1983)

春兰秋菊 (1982)

天云山传奇 (1980)

并非一个人的故事 (1978)

熊迹 (1977)

最后的99天 (2009)

电视剧集

1991《淮阴侯韩信》饰 刘邦

1992《唐明皇》饰李白

1994《长天烽火》(《大空战》)饰孙中山

2004 《中国式离婚》饰 林父

2006《传奇皇帝朱元璋》饰 宋濂

2007《柳叶刀》饰 陈院长

2007《阳光普照大地》友情出演 苏廷

2007 《可怜天下父母心》出演 夏祖林的父亲

2008《下辈子做你的女人》(原名:城的灯)饰 廖参谋长

2008《最后的99天》饰 储汉君

2009《决战黎明》饰 欧阳文

2009年《娘家的故事》饰 何守杰

作品介绍

最后的99天

本片取材于真实的历史事件,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前的第一届新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前的九十九天,发生在中国上海的一件为了争取并掩护民主人士北上参加第一届新政协会议时,一对同父异母的兄弟肖昆(张涵予)和肖鹏(段奕宏)之间展开的殊死搏斗的故事。

决战黎明

讲述1949年前后共产党人为建立新中国,与黑暗势力进行最后决战并取得胜利的故事。 该剧以傅作义和平起义前后的北平为故事发生地,以北平的和平解放以及我党接管北平、建设北平为主线,着重描绘以主人公张正汉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如何从驰骋沙场的将士,转变为投身经济建设的干将,他们向世界昭示着中国共产党既能打碎旧世界的束缚,也能胜任建设新社会、造就民族振兴、带领人民走向幸福的责任。

演艺经历

经过几个月紧张拍摄的安徽卫视自制大戏《娘家的故事3》已经杀青了,该剧是由王建福、王骏毅、石维坚、马雅舒等原班人马合力出演的,在剧中扮演何小北,和剧中饰演何父的演员石维坚父子情深,离别在即,王建福舍不得爸爸石维坚。

王建福在《娘家的故事》系列剧中扮演的是何家的小儿子何小北,随着三部剧的发展,何小北从一个青春逼人、不谙世事的毛头小伙儿长成了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男子汉。尤其是《娘家3》,不但以何小北的情感、事业的发展变化作为故事的一条主线,更是让一个成熟稳重的何小北出现在观众面前。王建福称“这是大家第三次合作,彼此都非常熟悉了,尤其是扮演我爸爸的实力演员石维坚,不仅对我特别关心,在演戏上也给我传授了很多经验,我们的关系非常好,就像真的父子一样。”

上一篇:乔治·罗伊·希尔

下一篇:孙文启(书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