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见三

时间:2024-01-15 07:46:56编辑:小简

施见三的个人简介

施见三(1881-1964年),字文灼,原籍棠下里村,徒居新会城。

个人简历

出身书香人家,父设帐授徒。次兄雨崖是 秀才,亦以教书为职业。见三年18,中清末最后一科秀才。之后,曾在里村初等小学堂、大泽区乡村学校、城郊蕴华两等小学堂、坤元女子学堂任教。

任职

宣统年间(1909-1911年)担任香港《 华字日报》特约撰述员。

1912年冬,施见三与 何琴樵等创办新会《 醒报》,并担任编辑,1915年初因教学无暇兼顾而停办。此后20年,在会城、江门各中、小学校、师范学校任教,坐言起行,教诲后进,循循善诱,培育大批大材。他授课深入浅出,容易为学生接受,讲历史课时, 吸引校外群众前来旁听。

1934年冬,任《 五邑民权报》(后改《 民权报》)编辑。他撰文述说,立论公允,思想倾向进步。抗日战争爆发前夕,中共江会组织通过统战关系,取得施见三同意,在《民权报》副刊开辟园地,刊登 《春天》专栏。

从1937年5月起至次年,共刊出29期专栏文章,宣传抗日救亡。

1938年广州沦陷后,该报停办。

1943年9月,新会地方实力派在战时县治的天亭创办《 新会周报》,施任总编辑。后增聘 钟华( 共产党员)为编辑。

1945年10月,《 民权报》在江门复刊,施仍任总编辑。 后吸收中共新会组织的地下工作人员参加报社工作。

1947年4月30日,江门 《复兴报》被控“言论左倾,为奸匪张目”罪名遭封闭,施即以新会县记者公会理事长身份向县政府交涉,组织报界代表到县政府请愿,并在《民权报》发表社论,题为 《为(复兴报)呼号》,揭露当局扼杀民意,钳制舆论的专制行为,得到社会各界同情和支持,《 复兴报》终于解封复刊。之后,他还以社会知名人士身份,使 《民权报》副总编辑钟华避免国民党军政当局的侦查;保护 平山小学进步教师李达生免遭解职;在解放前夕,致函新会县长释放一名在押的民主人士。

建国后,施见三被选为新会县历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驻会常务委员。新会县人民代表大会建立后,被选为第一至第五届人民委员会委员,并当选为新会县政协第一至第四届副主席, 兼县修志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64年1月5日病逝,终年83岁。著有《 南庐诗存》手稿一卷。

上一篇:彭细弟

下一篇:孙雅茹(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