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振华(美术家)的个人简介
孙振华,1971年生,山东乳山人。曾就读于曲阜师范大学,中国国家画院第二届创研班、文化部现代工笔画院第三届精英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教育研究协会会员。
参展记录
2014年
11月《晨滩》入展“万年浦江”全国中国画展;
11月《岁月》入展吴冠中艺术馆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展;
2011年
《树暖雀逸》等四件作品入展第四界中韩名家书画展;
2009年
3月《长天雀舞》入选山东省首届花鸟画进京展;
2004年
7月《夜月情侣》获第十界全国美展山东预选作品展;
1999年
9月《童趣》入展中国美协“纪念孔子诞辰2550年”书画展优秀作品。
获奖经历?
2015年
5月《平湖八月》获中国画首届“八大山人”全国山水画展优秀奖
2014年
6月《望?柴》获“精致立场”全国第二届现代工笔画展优秀奖;
6月《闻潮鱼跃》获“重温经典”娄东太仓全国中国画展优秀奖;
2010年
4月《山鸭闻飞瀑》获山东省社会文化“星光奖”美术书法作品展优秀奖。
2006年
10月《逸秋图》山东省2006“群星”美术、书法、摄影展三等奖。
艺术评论
内窥本心,外写万象
文/于喜松
与振华先生相识已二十余载,他淳朴的性格与文雅的举止,让我很庆幸结识了这样一位挚友,时间久了,他呈现的一件件意蕴深远的画作更是令我仰慕不已。他艺术造诣之所在,可谓“内窥本心,外写万象”,“万象”之生动入画诠释了他技艺的厚度,而“本心”之所至则注解了他修为的高度。一名艺术家的卓然成就,不只在于他笔下呼之欲出的世态物象,更在于蛰伏于画面深处的精神和思想,而这往往是芸芸画者难以企及的境界,振华先生的作品形则生动,神则悠远,如歌如诗如文,文字里处总有精神的翅膀在飞。
总算有幸观赏了振华先生的不少作品,却难以就他的绘画风格和表现形式给予合宜的界定,他的作品多出于率性的表达与即兴的生发,心有灵悟时便寝食不思,于挥毫泼墨间独享“散发弄扁舟”之快意。每次静静地走进他的画境,总会令我或垂泪慨叹,或凝眉沉思,或惊喜亢奋,于无声无字处享受艺术的浸润,接受心灵的洗礼。他着意从生活中选取极为平凡的素材,在平凡的状貌中提炼出作品的表现意识和精神内涵,来反映整个世界人生的真实状态,无不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巨大的内心震撼。他的作品总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陌生感,幅幅画面都在无声解说着他表现语言的朴素和单纯,而在这原始创意的背后,充分彰显了他对崇高精神世界的执着追求,既具有当代绘画的表现意味,又渲染出一种奇特一种深邃,使人犹如进入另一个时空,沉醉于安宁与纯洁的艺术境界之中。
振华先生的作品《望?柴》获第二届现代工笔画展优秀奖。这幅作品当时就悬挂在中国美术馆9号厅的正中央,分外显亮醒目,驻足其前,使人流连忘返。一堆劈好的木柴垛得像小山,下方两个硕大端木的纹理了然可见,甚至切割时留下的细小锯齿印痕都清晰可数,地上散落着斧锤等器具,一把手提电锯斜放一旁,这是典型的山村农家场景。看到这里并未觉得有何意味可言,无非笔法细腻而已。当视线顺着锤头柄和电锯片转向上方,竟然发现,在柴垛的顶部站着一只不太显眼的小鸟,身体瑟缩,羽毛散乱,头部微转,眼神迷惘,它为何形容如此憔悴?它又在寻找什么?顿时,我开悟了,激动了,沉思了,原来画面的一切都是着意为这鸟儿作铺垫的,我仿佛看到了远方秃秃的山峦和星罗棋布般的树桩,仿佛窥见了人类的愚昧与贪婪……在这次画展画集的评论中,有三位评论家对这件环保主题的作品给予了很高评价。著名理论家席小平先生评说这件作品:画面高雅,意味深远,散发着浓厚的文化气息,有一种明朝倪赞山水空寂的味道,显示出作者深厚的传统修养。
《平湖八月》这件获奖作品给了我更深的印象。浓浓的绿色渲染着画面的大半,其间隐现着个个水坑和痕痕水流,条条小鱼在自由畅快地游玩着,异常平静的水域成了鱼儿生活的天堂。水汽笼罩着整个湖面,远处横着几艘小舟,渔人不知哪里去了,只留下空空的船体。明白了:八月时节,正值休渔期!这才是这幅作品要表达的情感和要旨。好多专家对这件作品给予了赞誉。郭继英先生眼界极高,说自己平素少有赞许,但这件作品他必须得说一说。首先作品中存在着许多不合理:小鱼与水草比较,小鱼大了,比例不合理;水草和船只比较,船小了,比例也不合理;船是平视的,湖面是俯视的,视角也不合理。但这些不合理却是科学的不合理,却是绘画上的合理,主观上的合理,这才是最好的东西,人不要被物象所左右。画面的颜色也用得好,虽是传统的石绿和赭石,但用在画面上既大胆又和谐。更难能可贵的是立意主题很好,所以这是一件难得的好作品。听专家这么一说,我对振华先生的作品,从画内到画外都有了更深层的理解。
振华先生的作品,幅幅都富意味,任选其一都是有意而为,有情而做,画面养人眼眸,画外纯人心灵。
石涛有云:笔墨当随时代,中国画是道不是技,讲究画外功夫。振华先生的生活恬淡平静,如陶渊明一般,远离世间的嘈杂,寻得一方宁静,年复一年重复着同样的节奏,他晨起练字,饭后画画,晚上看书,睡前听经,忘情于诗书画印四维一体的幻象之中,似是在尘世人间禅修悟道。倘没有这长时间的修行,又如何能内窥本心、外写万象呢?
一并送与振华挚友美好的祝愿:祝艺术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