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历分享网
当前位置: 简历分享网 > 简历问答 >

谭载喜

时间:2024-01-14 08:37:01 编辑:小简

谭载喜的个人简介

谭载喜,1953年生,湖南省涟源市蓝田街道办事处光文社区人;1975年,毕业于湖南省师范大学。1977年至1981年在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留学,获语言学硕士学位,归国后执教于湖南师大,后调入深圳大学;1996―1998年,任香港城市大学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2000年,赴香港浸会大学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任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语言大学和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版著、译作12部,论文40篇,约300万字,主要包括《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翻译学》p《翻译研究词典》(主译)、《奈达论翻译》、《幸运的吉姆》(译作)。

人物简介

谭载喜,中国著名 翻译家、 翻译理论研究 学者, 香港浸会大学驻校学者、 博士生导师。

1953年生于湖南 涟源市,1975年毕业于 湖南师大;1977年至1981年在 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留学,获语言学 硕士学位,归国后执教于湖南师大,后调入 深圳大学;1996年至1998年赴 香港城市大学任研究员,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同时兼读 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应用语言学博士,1999年3月获得学位;现任 深圳大学外语系教授。

谭载喜先生作为知名翻译家,其最主要 贡献是将美国翻译理论研究 学者奈达的理论 译介到 中国,《 翻译学》和《奈达论翻译》奠定了谭载喜在外语理论界的地位。

人物著作

谭载喜出版著、译作12部,论文40余篇,约300万字,其中包括:《 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 翻译学》p《 翻译研究词典》(主译)、《奈达论翻译》、《 幸运的吉姆》(译作)。

主要代表论文有《翻译本质的绝对与相对属性》、《翻译比喻衍生的译学思索》、《翻译比喻研究》(英文)、《再论翻译学》、《翻译单位的语篇语言学视角》、《中西翻译比较与探》、《翻译中的语义对比试析》、《文化对比与翻译》、《必须建立翻译学》、《论翻译学的途径》、《论翻译学的任务和内容》、《试论翻译学》、《翻译学与语义》、《论比较译学》、《翻译学必须重视中西译论比较研究》、《中西译学:比较与借镜》(英文)、《语篇与翻译:论三大关系》等。

人物成就

谭载喜认为翻译是一种艰苦的工作,但不是科学,而只有研究有关翻译规律的学问才是科学。

他在《试论翻译学》一文中指出:“……翻译作为一门技术,只是一个较低层次的活动,其结果常见于一般供外语教学的翻译、科技文献的翻译、工具书的翻译以及机器翻译中。在较高的层次上,翻译又应当是艺术,因为翻译操作的基本技能,在实际运用中必须加以创造性地发挥。在文艺翻译领域,既然原作是创作而成的作品,译品也应理所当然地经过译者的创造性劳动而得出。即使是非文学作品的翻译,也同样存在一个再创造问题。翻译不仅是一门技术,而且还是一种艺术,一种需要译者象画家、表演家那样具有高超创造才能的艺术。……

从这些定义可以推断出,翻译只能是技术(技巧、技艺)、艺术,不可能是科学。我们知道科学是u2018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u2019,它的任务u2018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u2019。如果说翻译是科学,那么翻译是一个知识体系吗?它能揭示某种客观规律吗?回答只能是否定的。诚然,翻译是一种需要复杂知识的活动,因为要做好一篇翻译,我们需要有娴熟的语言知识和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译专业文献需要有较好的专业知识,同时还需要有关具体翻译方法和技巧的知识。……应当承认,翻译确是一项有客观规律可循的活动。……但是,某个事物有规律可循,并不简单地等于该事就是科学。……有规律可循的东西,其本身不一定就是科学,它往往只是给科学或科学研究提供了素材。……任何一门科学,都必须能u2018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u2019;不u2018揭示u2019客观规律,而单单具有客观规律,是不成其为科学的。因为翻译本身不能揭示翻译活动的客观规律,所以它不能算作科学。对翻译可以进行科学的描写,这一命题的真正含义,是指有这么一门学问可以对翻译活动实施描写,翻译本身无自我科学描写而言,它只能是科学描写的对象。这种科学描写,就是我们必须建立的翻译学的任务。”

谭载喜论证了翻译学的性质和基本特征,又进一步指出翻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因为它需要综合利用语言学、文艺学、社会学、符号学、心理学以及数控论(包括概率论)、计算机等多种学科的知识。但他同时指出翻译学并不是个大杂烩。他在文中写道:“虽然它的研究涉及多门知识,但其研究中心始终是翻译,即语际、语内和符际转换及转换中出现的一切问题。”

在论及翻译学的内容时,谭载喜提出翻译学应包括三个组成部分:(1)普遍翻译学;(2)特殊翻译学;(3)应用翻译学。他解释说:“普通翻译学主要研究人类语言、文化及其翻译的一般规律,研究翻译的一般过程和翻译在整个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从宏观上探讨翻译的性质、功能、标准以及译者的一般职责和条件等问题,并从历时和共时翻译学的角度研究翻译的历史,其中不仅包括翻译的国别史、地域史,而且更应该包括翻译的世界史。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提出涉及一般语言的普通译学理论。特殊翻译学不同于普通翻译学,它的范围较小,主要研究两种具体语言的互译问题,涉及这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对比,揭示出它们之间有规律的和无规律的、对应的和不对应的、彼此融和的和彼此冲突的东西,然后提出能指导两种具体语言互译的理论。可以说,这是一种比较翻译学或对比翻译学的理论。应用翻译学主要研究如何把普通译学和特殊翻译学的理论运用于翻译实践、翻译教学、翻译批评、翻译工具书的编纂和机器翻译等,从微观上对翻译的目的、功能、标准、程序和方法等问题,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作出说明,以使普通译学理论和特殊译学理论在实际运用中得到检验。……翻译学的这三个组成部分是不可截然分开的。研究普通翻译学的人必须有特殊译学知识和应用译学(包括翻译实践经验)知识作为基础,研究特殊翻译学的人必须有普通译学的知识作为指导,而研究这两者的人则同时都应注意对应用翻译学的探讨,从理论的实际运用中获取反馈信息,不断使理论得到发展和完善。另一方面,也不能把翻译学研究的这三大内容和具体翻译理论的建立割裂开来。任何一套完整而系统的翻译理论都应当是普通译学、特殊译学和应用译学研究的结晶,因为在这样的理论中,既应包含泛论翻译的成分(适用于一切语言甚至一切符号系统之间的翻译),又应包括专论具体语言互译的成分(适用于具体的双语翻译,如英汉互译、俄汉互译、俄英互译等);既应具有帮助人们认识翻译实质的理论价值,又应具有指导具体翻译操作的实用价值。”

真正的翻译学应具有广泛的意义,研究和指导一切翻译活动。所以,我们不宜提出诸如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学之类的口号。科学是不分国界,不分民族的。我们提出的翻译理论也许不同于外国人的理论,但那不应当因为我们是中国人,就把翻译学的概念狭隘化,建立所谓独立的中国翻译学。我们的奋斗目标,是使我们的翻译理论尽可能科学地、客观地反映翻译的面目,因而能尽可能广泛地得到运用。

从广义上理解:翻译学研究的,不仅仅局限于翻译活动本身,而应包括与翻译活动有关的一切领域。谭载喜把翻译学研究的对象进行归纳,浓缩为以下五条:(1)翻译的实质;(2)翻译的原则和标准;(3)翻译的方法和技巧;(4)翻译的操作过程和程序;(5)翻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如目的和手段的矛盾,内容和形式的矛盾,作者与译文读者的矛盾等等。他认为除此之外,还应该研究:对比语义学;对比句法学;对比修辞学;对比社会符号学;对比文化学;对比民族语言学;对比心理学等。总之,一切与翻译有关的课题,都应纳入翻译学的研究范围,使翻译学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实体。但这并不等于说:我们提倡把大量的精力投放在对细小问题的研究上,而只能从宏观上对翻译展开整体性研究。翻译学的目的是从整体上对翻译的主要矛盾加以理论说明,而无法对那些枝节的,特别是无规律的现象都一一加以详细阐释。当然,它必须指出:翻译中除存在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外,还有大量无规律的、非普遍性的东西。

谭载喜从概念上澄清了一些研究者对“翻译”及“翻译学”的模糊观念,揭示了翻译学内部的客观规律,对翻译学的内容、任务和研究方法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为翻译学的进一步发展指出了方向,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实际意义。

科研成果

科研项目

1、“西方翻译史研究”1990年获国家教委科研基金立项资助;

2、“当代中国译学研究”获香港城大立项资助;

3、“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 被评为广东省“九五”重点课题(1998)

4、“面向21世纪的中西译学研究” 2000年获 香港浸会大学科研立项资助;

5、另12个项目先后获湖南师大、 深圳大学校级、 香港浸会大学立项资助。

人物论文

翻译·模糊法则·信息熵

作者:谭载喜 刊名:中国翻译 出版日期:2010 期号:第4期

翻译的“第三形态”特质

作者:谭载喜;邵璐 刊名:外语与外语教学 出版日期:2008 期号:第1期

翻译本质的绝对与相对属性

作者:谭载喜 刊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出版日期:2007 期号:第1期

综合素质观照下的翻译能力

作者:谭载喜 刊名:辅仁外语学报 出版日期:2007 期号:第4期

翻译比喻衍生的译学思索

作者:谭载喜 刊名:中国翻译 出版日期:2006 期号:第2期

翻译比喻中西探幽

作者:谭载喜 刊名: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出版日期:2006 期号:第4期

两千年 翻译家的心路历程――评道格拉斯·鲁宾逊的《西方翻译理论:从希罗多德到尼采》

作者:谭载喜 刊名:中国翻译 出版日期:2006 期号:第5期

关于西方翻译理论发展史的几点思考

作者:谭载喜 刊名: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出版日期:2005 期号:第1期

翻译学:作为独立学科的今天、昨天与明天

作者:谭载喜 刊名:中国翻译 出版日期:2004 期号:第3期

翻译学学科建设的新阶段――我国内地高校建立第一个独立的翻译学学位点论谈――翻译学:作为独立学科的今天、昨天与明天

作者:谭载喜 刊名:中国翻译 出版日期:2004 期号:第3期

翻译研究词典的翻译原则与方法

作者:谭载喜 刊名:中国翻译 出版日期:2004 期号:第6期

语篇与翻译:论三大关系

作者:谭载喜 刊名:外语与外语教学 出版日期:2002 期号:第7期

《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翻译对话录》五人谈

作者:谢天振;穆雷;郭建中;申丹;谭载喜 刊名:中国翻译 出版日期:2001 期号:第4期

翻译学:新世纪的思索――从译学否定论的“梦”字诀说起

作者:谭载喜 刊名:外语与外语教学 出版日期:2001 期号:第1期

中西翻译传统的社会文化烙印

作者:谭载喜 刊名:中国翻译 出版日期:2000 期号:第2期

中西译论的相异性

作者:谭载喜 刊名:中国翻译 出版日期:2000 期号:第1期

中西译论的相似性

作者:谭载喜 刊名:中国翻译 出版日期:1999 期号:第6期

中国翻译与西方翻译

作者:谭载喜 刊名:中国翻译 出版日期:1999 期号:第5期

翻译学必须重视中西译论比较研究

作者:谭载喜 刊名:中国翻译 出版日期:1998 期号:第2期

《神似与形似》概评

作者:谭载喜 刊名:中国翻译 出版日期:1997 期号:第4期

中西现代翻译学概评

作者:谭载喜 刊名:外国语( 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 出版日期:1995 期号:第3期

翻译学与语义

作者:谭载喜 刊名: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出版日期:1991 期号:第3期

奈达和他的翻译理论

作者:谭载喜 刊名:文科学报文摘 出版日期:1990 期号:第2期

科技英语文体的层面分析

作者:陈忠华;谭载喜 刊名:上海科技翻译 出版日期:1990 期号:第2期

奈达和他的 翻译理论

作者:谭载喜 刊名:外国语( 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 出版日期:1989 期号:第5期

现代西方翻译发展概述

作者:谭载喜 刊名: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出版日期:1988 期号:第2期

试论翻译学

作者:谭载喜 刊名:外国语( 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 出版日期:1988 期号:第3期

论翻译学的途径

作者:谭载喜;Eugene;A.Nida 刊名:外语教学与研究 出版日期:1987 期号:第1期

论翻译学的任务和内容

作者:谭载喜 刊名: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出版日期:1987 期号:第3期

必须建立翻译学

作者:谭载喜 刊名:中国翻译 出版日期:1987 期号:第3期

文化对比与翻译

作者:谭载喜 刊名:中国翻译 出版日期:1986 期号:第5期

西方翻译史浅谈

作者:谭载喜 刊名:翻译通讯 出版日期:1985 期号:第7期

奈达论翻译的性质

作者:谭载喜 刊名:翻译通讯 出版日期:1983 期号:第9期

翻译是一门科学--评介奈达著《翻译科学探索》

作者:谭载喜 刊名:翻译通讯 出版日期:1982 期号:第4期

翻译中的语义对比试析

作者:谭载喜 刊名:翻译通讯 出版日期:1982 期号:第1期

  • 上一篇:申裕斌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