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小刀的个人简介
乔小刀,本名乔守民,又名乔西,1978年出生于山东,中国男歌手。
一个刚过而立之年、只读到初中二年级的流浪汉,在不断的折腾中找到了自己。如今的他拥有乐队主唱、设计师、展览策划人、创意师、手工狂、诗人、丝网印刷专家、杂志主编等多重身份,涉猎多个行业:画画,摄影,音乐,设计,策划,各个领域都有人呼应,在刚刚结束的“大声展”中也颇受追捧。代表作品有《消失的光年》《凤求凰》、《小乌龟》、《星座》。
人物经历
乔小刀在山东长到一岁多的时候,就被父母带着“闯关东”,到了黑龙江。家里穷,乔小刀自幼跟着父亲捡破烂、捡砖头,这为他后来成为“破烂艺术家”、手工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少年时代的乔小刀又黑又瘦,上学只上到初二。十六七岁的他没有朋友也没有事做,他躲在自己的小屋子里“做设计”。
1998年,乔守民来到北京,更名为乔西。靠电焊吃饭,常常工作14个小时换来微薄薪水,有过连续两天眼睛不停流泪几近失明的经历。白天干活,晚上到书店看书,夜里住在门店,偷着用公司的486电脑,困了就蜷着腿睡在塑料泡沫上。
1998年,以电焊工的身份,怀揣四百元钱和一个信念挤进开往北京的火车,下决心去中国最好的地方受苦。”年底,依靠用一辆自行车捡回来的材料重组再创造,举办了个人装置艺术展。
1999年,为解决家里的负担而放弃艺术,学电脑,换不同的工作。每个月寄回老家1000元生活费。
2000年乔西已经穿西装进网站当美编了。网站倒闭,乔西接受公司设备创办设计公司,因着著名的好人缘,渐渐也有模有样。想到“都是受苦不如大家一起受苦”,2002年春节后,乔西将家人――包括父母和小木楠――接到北京,一起生活。
2002年,他开始每月做一本“书”:帆布制造,丝网印刷。开始是诗集,后来变成图文兼具外加音频视频;“书”的名字改为《月经》,“记录每个月的经历”。开公司的乔西赚了些钱。
2002年,把老家的父母、侄女接到北京生活。
2003年,创办第一个平面设计公司,挣到第一个10万元。
2004年,得意忘形导致某个项目失败,以至破产,重新搬回地下室居住。
2004年底,乔西离开公司,准备“做回自己”。他成立了工作室,主营丝网印刷,并自此更名为“乔小刀”。一边也干设计,接了不少活,包括设计位于“鸟巢”进门展厅的“奥运建设历程展”。
2005年,组装一台丝网印刷机,在地下室用手工的方式印制一月一期的帆布杂志《月经》。作品后来受邀参加“大声展”。
2006年,乔小刀买了把吉他,踏上了音乐之路自学吉他,写出第一首歌,并和当时八岁的侄女乔木楠一起组成了大乔小乔乐队。
2007年7月12日,大乔小乔首张唱片《消失的光年》在星光现场首发,到场1000人,300张饱含DIY精神的唱片被乔小刀扔往台下。同时,数百张唱片送抵乔小刀的媒体朋友手中。
2007年,出版音乐专辑《消失的光年》风靡全国,获中国流行音乐典礼最佳组合、最佳作词提名奖、华语传媒唱片十佳提名奖。年底担任香港导演王家卫电影《蓝莓之夜》首映典礼的演出嘉宾后,解散乐队。
2008年,坚持“以微薄之盐尽微薄之力”的口号,创办“微薄之盐”励志品牌,以最低成本的方式帮助年轻的音乐人,搭建展示平台。
先后为十多位音乐人无偿出版唱片。以设计师的身份参与2008奥运会闭幕式的视效创意脚本,获张艺谋导演赞赏。策划创意青年设计展《1200》和《复制我》。
2009年,创立“微薄之盐”演出现场。策划小型演出近200场,成为京城著名的民谣音乐圣地。与国内男装品牌“速写”合作出版发行音乐合辑《速写穿乐》,并亲自带领民谣音乐人进行全国巡回演出。到全国12所高校进行巡回讲座,广受好评。策划 “800人帮1人”公益活动,为音乐人筹集手术费。获宋庄艺术促进会颁发的年度最佳公益策划奖和年度最佳民谣LIVE HOUSE。
2010年,任快乐男声长沙赛区评委,北京长阳音乐节蒲公英舞台导演。成立“微薄之盐”音乐厂牌,推出众多新锐音乐人,提供更多音乐平台。“微薄之盐”扩展了上海店和北京798店。受邀到外经贸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央美院等高校举办个人演讲,策划MORE THAN启止潮流设计文化季。
2011年,整合“微薄之盐”品牌,为更多应届大学生提供实践经验分享。参加TED×BLCU演讲。导演纪录片《淘旧货》引发低成本装修热潮。出任“水晶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艺术总监,开始针对企业进行创意分享。担任“芯世界”公益创新奖策划顾问。担任对外经贸大学校园风采大赛评委,担任北大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评委。年底由北京磨铁图书有限公司出版励志畅销书《好的生活没那么贵》,并将在全国24所大学签书巡讲。
2020年1月9日,参加的综艺节目《二十四节气生活》在浙江卫视、腾讯视频和哔哩哔哩视频播出。
个人生活
2009年6月12日晚,乔小刀率“速写穿乐”新合辑发布巡演成都站专场在成都小酒馆举行。乔小刀与旗下歌手轮番上阵,为现场观众送上一场民谣演出,获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演出之前乔小刀还在四川音乐学院举行了长达三个小时的创意手工讲座,并将观众打动。演出之后乔小刀和众艺人经过与慕名前来的观众和成都创意界人士的简短交流,便又匆匆收拾行装赶往连夜开往西安的火车,继续前往西安、苏州等地“速写穿乐”
2011年,乔小刀的第一本书上市了。在众多文化界、音乐界和媒体朋友的捧场下,一场新书发布会“乔小刀新书《好的生活没那么贵》签售会以及大乔小乔乐队复出首演”,在北京举行。
荣誉记录
音乐获奖?2007 北京流行音乐最受欢迎组合 (提名) 2007 国语女新人奖《我想深情款款的爱上你》 (提名) 2007 华语传媒提名奖最佳作词 (提名) 2007 创意市集最佳创意摊位奖 (获奖)社会活动
2008年,由微薄之盐主脑乔小刀发起的“800人帮助1人”计划正式启动,这是一个针对漂泊在京城追寻音乐梦想的年轻人展开的一个帮助计划。项目启动之初帮助的第一位音乐人是即乔小刀第一张专辑《消失的光年》的录音室,前液氧罐头乐队成员小王磊。
小王磊在春节被检查出患上了重型股骨头坏死,治疗需要8万块的手术费,对于小王磊或其他北漂音乐人而言,8万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基于此,微薄之盐发起了“800人帮1人”的计划,希望团结大家,借助大家的力量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音乐人。
2009年,6月5日开始,他带队《速写穿乐》全体艺人踏上全国巡演之旅,已经定下的城市有上海、杭州、苏州、南京等地。乔小刀退居音乐幕后,在每个城市演出之前,就选择一个城市的高校进行巡讲,各类艺术学校、音乐学院都是他选择的场地,主推励志和他所亲身经历的各种奇门怪招。借全国音乐巡演之力,顺路全国高校巡讲。
人物评价
乔小刀这位未经受过高等教育却白手起家,几年时间里从事了涉及设计、艺术、音乐等领域全面开花,从“乔西的店”到“月经杂志” 从“大乔小乔” 到“微薄之盐” 每次身份转换都是跳级式的前进,都充满了奇思妙想的创意。
乔小刀展现了他近乎天才的商业头脑。他娴熟的运用“市场调研”、“目标受众”这样的词汇,“商业”、“噱头”则当之无愧的居于高频地位。他懂得理论,说起来头头是道;他更知道如何制造悬念,几乎每一步都胸有成竹。他懂得用稀缺提高含金量。他已经可以站在另一高度来评论一些做音乐的朋友,他们或多或少都比他更加固守清贫。他正用自己的行动发动近千人的力量为一些人提供免费帮助,即使被骂的很过、很难听 ,他依旧在鼓励、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