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祖的个人简介
沈祖(音芬,香木)(1909-1977),女,字子,别号紫曼(紫蔓?),笔名绛燕、苏珂。祖籍浙江海盐。我国现当代最优秀的词人、诗人、文学家,文论家,著名教授。曾任教于华南多所高等学府中文系。有“当代李清照”美誉。与夫――著名文学教授程千帆合称"程沈",曾被师友赞为"昔时赵李今程沈"。简介
沈祖1909年1月29日出生(1909-1977),籍贯苏州,字子蕊,别号紫曼,笔名绛燕、苏珂。1909年1月29日生于苏州一个保留着浓厚的文化传统但已衰落的地主家庭。家庭的文化熏陶使她自幼就对文学显露出强烈的爱好和天赋。
个人经历
早年时期1909年1月29日出生在苏州一个世代书香之家。曾祖父沈炳垣是清咸丰内阁大学士,咸丰皇帝的老师;祖父沈守谦精于书法,与画家吴昌硕、词人朱孝藏为友。
沈祖敝醒Ь投劣谏虾!1930年考入中央大学上海商学院(现上海财经大学)。1931年转学至南京中央大学文学院中文系学习,当时系中名师云集,学风蔚盛。沈祖钡靡嬗诩彝パ盏墓诺湮难а芯亢途商迨实男醋鞑拍芤鹆巳嗣堑淖⒁狻5笔痹撼ね舳运摹朵较场反饰⑼裆羁痰胤从场熬·一八”事变后的民族危机感到惊奇,给予她热情的勉励。同时,沈祖币部剂怂男挛难Т醋鳌G啻旱拿蜗搿⑾该艿男睦怼⑾巳岬氖椋谒母髦治奶逍问降某⑹灾芯∏榈厥嬲棺牛⒓诘笔笨锏男率⑸⑽摹⑿∷怠⒍滥痪绲龋醪较允玖怂奈难Р呕痛醋鞣绺瘛
江南才女1934年,沈祖笨既虢鹆甏笱Ча芯堪啵铝τ诠诺湮难а芯俊M庇胫形南低俺糖Х就篮隙喟2⒎⒈砹艘幌盗械亩唐沸∷担玫笔逼缆劢缭诠惴汗刈晃奶秤敖喜排薄1935年,她的小说《辩才禅师》发表,被认为是“充满诗意的感情和笔调”的佳作。1936年春发表的《悬崖上的家》也广受称颂。毕业后,沈祖币幻嬖诟鞯厝谓蹋幻娼行率痛实拇醋鳎吹氖贝顾氖试谇崃橥窭鲋型缸拍睾蜕畛粒惴⒆潘栽帜焉钪氐淖婀脸系陌1937年9月,南京遭到日寇的狂轰滥炸,沈祖焙统糖Х苣阎涟不胀拖谕拖掖偻昊椤W1942年至日本投降,沈祖毕群笤诮鹆甏笱А⒒鞔笱Ы彩谑省1942年,沈祖痹诔啥冀鹆甏笱Э恃】问蔽锷5位有才华的学生成立了正声诗词社,在当时很有影响。她还为4位将毕业的学生每人各选了30多首结集成《风雨同声集》出版。1946年底,沈祖敝沼诮崾9年的离乱,回到武昌与丈夫团聚。1949年,她的《涉江词》结集出版,受到名家的一致好评。
教书育人建国后,沈祖毕群笤诮帐υ旱刃H谓獭1952年,她病体尚未完全痊愈就重登讲坛,先是在江苏师范学院任教,1956年投奔丈夫任中文系主任的武汉大学,夫妇共同执教武大,在珞珈山下教书育人,讲授中国文学史、古典名著选读、历代韵文选、元明戏曲研究、唐人七绝诗等课程。1957年,程千帆被错划为右派,下放农场改造。沈祖绷粼谖浯蠹绦萄В目紊钍苎舶1963年,她被推选为湖北省召开李清照学术研讨会作准备的武大观摩课主讲人,当时华中师范学院和武汉师范学院也开同题观摩课,一致公认沈祖苯驳米畛晒ψ畛錾!拔母铩笨迹嗖〉乃挥信鲈蛟谏肀撸概嘁牢1972年,女儿结婚搬走了,夫妻俩城乡两隔,惟有诗词唱和稍慰相思之苦。沈祖备懈常骸拔恼轮核淇靶恚寄逊蚱拮钥杀!背糖Х停骸鞍陀宄槲饽锴前⑵懦跫奘薄!敝钡1975年,程千帆才被摘帽,1976年回到武汉,夫妻有了短暂的团聚。引文革结束,她却于1977年6月27日遭遇车祸而不幸逝世。
作品影响
概述尽管沈祖币匝跹芯亢痛拭庞谑溃欢缙诘男∷荡醋鳌⑻乇鹗抢沸∷荡醋鳎耘缘氖咏腔毓擞敕此祭罚哂刑厥獾囊庖搴图壑怠5蹦切├啡宋铩⒗肥录魑庖宸牛爬匪秤璧奶厥獗昙亲呷肜沸∷担蜃币陨畛恋睦斫夂屯檎箍硕岳返南胂螅诙岳啡宋锏木袷澜绾蜕翁奶角笾谢竦昧顺饺粘>榈纳逖椋脸龅哪切┪丛闯龅囊庖澹晌说南执娲车睦纺J降淖罴炎⒔猓诨毓死返耐被竦昧硕浴跋衷凇钡墓壅铡H〔挠谔拼彩分衣磲玩浔涞摹堵磲玩洹罚谝淮谓鹗鍪咏峭渡涞窖罟箦砩希运秤枇思蟮娜惹楹褪狻K木谰蓿甙炼哉涞男郧椋释傲榛暧肓榛甑挠当А钡陌樽非螅悄茄阈何抟诺卣瓜肿拧U缟蜃痹谝皇资兴档模骸拔胰从貌屎缂芷鹈蔚那帕海烧驳男嵌泛宛嗟脑鹿猓们樗亢退夹飨瞪狭榛畹谋始猓プ龅乒庹樟撩扛隽榛甑陌涤纭!保ā对⒏小罚┧远岳飞羁痰闹魈迦稀⒎岣谎だ玫南胂蟆⒊渎で榈奈淖郑樟亮死返哪且唤前涤纾哑糇哦岳繁澈笕说拿说墓刈6惨运蚊鞯男牧椤Ⅱ系那榛痴樟亮怂陨怼
人物浅析沈祖辈皇俏薷荆拊粗凶派詈竦闹谢幕袒
她出身于书香门第,祖父一辈即精于书法,与近代名士吴昌硕、朱孝臧常有往来。她从小受到良好基础教育,除学习一般的国语、英语、算术等课程外,还学过山水国画、西洋画和苏州的刺绣,小小年纪就能在家庭的赏月联句时吟成五言排律。
她上的是名牌大学DD当时的全国最高学府南京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系,毕业后又考入金陵大学国学研究班,是当时有名的才女,也是中国大学早期培养的少数女研究生中的一位。她的老师们是国学大师的阵容,几乎每一位都是学富五车的学者和知名教授,而他们的名字在被厚尘掩没了多年后现在也一个个地重现了原有的光辉。他们是:黄侃(季刚)、汪东(旭初)、吴梅(矍安)、汪国垣(辟疆)、胡光炜(小石)、胡俊(翔冬)、商承祚(锡永)、刘国钧(衡如)、刘继宣等。
沈祖钡淖髌凡皇敲挥写葱拢挥杏跋欤玫叫矶嗝业母叨绕兰酆投琳叩娜劝
还是个中学生时,她就发表过小说、散文,还得过奖。她写历史小说、新诗,是“青年作家脱颖而出,生气勃勃地登上文坛中” (《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年D1937年第五集的《编后记》)的一个。她的历史小说《辩才禅师》与老舍的名篇《月牙儿》等同列于《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年DD1937年第五集中,她的新诗集《微波辞》也于1940年在重庆出版,其中的一些篇章还被谱成歌曲传唱。
她更以词人闻名。当学生时填的一首《浣溪沙》,因其中显现出忧国情怀和杰出才华,受到大师们的称赏,一句“有斜阳处有春愁”而被人称为“沈斜阳”。在抗日战争的鼙鼓声中揭开扉页的四百首《涉江词》更是现代词作的精品,从形式的运用发展到内容的广泛深刻无不创新,再加上她与宋代女诗人李清照几乎相同的国破家亡,流离失所的境遇,从而被方家视为“当代李清照”!晚年的她在古体诗歌创作上又独树一帜,历经磨难的“涉江人”又蘸着最后的心血写作了《涉江诗》。
沈祖笔亲骷摇⑹耍彩茄д摺⒔淌凇
她曾在多所大学任教。多少学生痴迷于她的讲课,多少年后回忆起来也难以忘怀。她的论文、专著,不仅以知人论世的方法,介绍文学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思想潮流,更有发前人所未发的细致分析。她也是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高手。读她的《宋词赏析》、《唐人七绝浅释》,过去不懂古诗词的人会被轻松地领进门,本来就爱诗词者的领悟力会更上一层楼。如今,甚至中学课本里也收入了她赏析古诗词的篇章。
沈祖钡氖视肫渌髌罚闹泄诺湮难У难跹芯亢徒萄С晒加κ侵泄难返囊桓霾豢扇鄙俚牟糠郑彩俏颐怯Ω眉坛械闹谢幕囊挪?墒浅て谝岳矗泄执难返难芯亢孟穸源耸佣患雎远惶浮R欢问奔湟岳矗恍┕ケ怀莆а旌傻模ㄐ囱郧樽髌返淖骷遥踔梁杭槲娜说淖髌范家徽笳蟮胤隼慈饶至艘环渎枪敲裰榛常志哂懈叨纫帐跣郎图壑档纳蜃钡淖髌吩谖难返难芯恐腥匀辉馐苣持掷溆觯獠荒懿涣钊烁械揭藕渡踔敛黄剑∧训浪淖髌芬怨盘逍问轿魇且桓稣崩碛陕穑磕训浪牙肟耸酪彩且桓鏊档霉サ慕杩诼穑慷健把舸喊籽吆凸选钡穆鄣鞲敲挥械览怼=昀矗蜃钡淖髌返バ斜尽⒀〖退摹端未噬臀觥贰短迫似呔呈汀返绕渌饕怀鲈俪觯挥≡儆。械挠∈锏郊甘虿幔浞种っ髁怂亩琳呷旱墓惴汉妥髌返镊攘Α
代表作品沈祖敝饔校骸锻仔贰赌捍褐埂贰堆筻镟铩贰渡衩氐氖贰侗绮澎Α贰睹甑挠暌埂贰堵磲玩洹贰端肇┫嗟谋А返取
附:沈先生最著名的小诗一首――
《别》
我是轻轻悄悄地到来
象水面飘过一叶浮萍
我又轻轻悄悄地离开
象林中吹过一阵清风
你爱想起我就想起我
象想起一颗夏夜的星
你爱忘了我就忘了我
象忘了一个春天的梦
作品赏析你来,在清晨里悄悄地来,
趁太阳还没有照上楼台;
你经过草地时不要踌躇,
小心碰掉一颗亮的露珠。
让一切的人都没有睡起,
我一个人在晓星下等你;
轻轻地告诉你昨夜的梦,
梦里有一阵落花,一阵风。
你来,在黄昏里缓缓地来,
趁晚霞还在山峰上徘徊;
你经过树林中不要留恋,
随着归鸦来到我的门前;
太阳落了也不要用灯笼,
我们正需要那一点朦胧。
这时你该为我吟一首诗,
但莫说别离,也莫说相思。
你来,在静夜里静静地来,
趁月亮还没有躲进云彩;
你经过黑径里不要害怕,
河边叫的不是鬼,是青蛙;
我们灭了灯,有的是星星,
没有人,不用怕谁来偷听;
这时你正好为我拿起琴弦,
低低弹出一段凄楚的缠绵。
(原载《文艺月刊》8卷3号,1936年3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