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卫威

时间:2024-01-10 04:05:22编辑:小简

沈卫威的个人简介

沈卫威,男,汉族,1962年2月7日生于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大桥乡,中共党员。1991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研究生院,获文学博士学位,1994年11月晋升为教授。曾任河南大学中文系教授,研究生处副处长。现任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个人经历

沈卫威自幼生长在豫西农村,受乡俗及家风影响,15岁曾学医,历时两年,随后为乡村郎中,走村串巷,为人治病。19岁时改学文史,入河南大学中文系。因对现代文化人感兴趣,而开始了传记写作,边读书,边写作,持之10余年。如今读书、教书、写书,为其人生之三维空间。10余年来,沈卫威的研究、写作方向为胡适、茅盾、东北流亡文学史、学衡派等。他由文化个体的传记入手,进而深入到文学史、思想史的层面。

1991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研究生院,获文学博士学位;

1994年11月晋升为教授。

曾任河南大学中文系教授,研究生处副处长。

现任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所授课程

1、中国现代文学史(本科生必修课)

2、胡适研究(本科生选修课)

3、沈从文研究(本科生选修课)

4、文化保守主义与现代性(硕士生)

5、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与人物(博士生)

学术成果

出版著作

《胡适传》(1988)

《茅盾传》(1991)

《东北流亡文学史论》(1992)

《自由守望――胡适派文人引论》(1997)

《回眸“学衡派”――文化保守主义的现代命运》(1999)

《吴宓传》(2000)

《胡适周围》(2003)

《大学之大》(2007)

《“学衡派”谱系――历史与叙事》(2007)

《望南看北斗:高行健》(2011)

《大河之旁必有大城――现代思潮与人物》(2011)

《民国大学的文脉》(2014)

个人作品

自1988年以来,沈卫威完成并出版个人著作9部,其中4部在台湾印行。这9部著作分别是:《胡适传》(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台湾风云时代出版公司1990年版);《文化?心态?人格――认识胡适》(河南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茅盾传》(台湾业强出版社1991年版);《东北流亡文学史论》(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找胡适》(河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无地自由――胡适传》(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胡适:灵与肉之间》(四川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台湾新潮出版社1996年版);《自由守望――胡适派文人引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回眸学衡派――文化保守主义的现代命运》(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同时,他在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等地发表论文50余篇。

学术贡献

胡适、茅盾和东北流亡文学史研究,均居国内学术界的前沿,美国、台湾、香港地区对这4项学术研究均有相应的评介和赞誉。尤其是胡适研究,已形成系列成果和自己独特的研究风格,在海内外具有相应的社会影响。学术研究是一项艰苦而又漫长的工作,追求学术风格和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是一致的。沈卫威坚信这一观点,他继续向学术研究的高峰攀登,立志做出更大的贡献。

上一篇:萨玛内·谢什帕里

下一篇:彭利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