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世祖的个人简介
"商世祖"是" 盘庚 "的同义词 盘庚,甲骨文做般庚,名旬,生卒年不详。祖丁子,阳甲弟。阳甲死后继位。商代第20位国王,根据《夏商周年表修正》,在位28年(前1300-前1277年在位)。于在位的第三年(前1298年)迁...概要"商世祖"是" 盘庚 "的同义词
盘庚,甲骨文做般庚,名旬,生卒年不详。祖丁子,阳甲弟。阳甲死后继位。商代第20位国王,根据《夏商周年表修正》,在位28年(前1300-前1277年在位)。于在位的第三年(前1298年)迁都于殷。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国王他为了改变当时社会不安定的局面,决心再一次迁都,搬迁到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在那里整顿商朝的政治,使衰落的商朝出现了复兴的局面。病死,葬于殷(今河南省安阳县小屯庄)。
盘庚-人物简介盘庚,甲骨文做般庚,名旬,生卒年不详。祖丁子,商王阳甲之弟,汤第九代孙。阳甲死后继位。商代第20位国王,根据《夏商周年表修正》,在位28年(前1300-前1277年在位)。
《尚书·盘庚》就是他在迁殷前后的的讲话记录。他还提倡节俭,改良风气,减轻剥削,终于安定了局面。奴隶的血汗劳动,使殷发展成为一个十分繁荣的都市,此后270多年,商的都城一直在这里,商朝也被称为殷朝殷商。他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国王。病死,葬于殷(今河南省安阳县小屯庄)。
在盘庚以前,商王朝政局混乱,统治阶级豪华奢侈,王朝的统治出现了危机。盘庚继位以后,决定把都城从奄(今山东曲阜)迁到殷(今河南安阳),遭到贵族的反对。但是盘庚决意迁都,并作书告谕,违者重惩。
公元前1298年迁都以后,执行比较开明的政策,人民安居乐业,文化发展,社会富足繁荣,商王期从此中兴。故商又可称为殷或殷商。 迁到殷后,他又以强硬手段制止了贵族们搬回旧都的企图。
商王盘庚时期,对商朝管制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把中朝管制分为任职的内服官和被封於王畿以外的外服官之别。另外有:掌占卜、祭祀、记载的“史”,掌占卜的卜、掌祈祷鬼神的祝,掌记载和保管典籍的作册(又称守藏史、内史),武官之长的师长,乐工之长的太师、少师。王朝高级官吏统称卿士。三公,则是因人而设的一种尊贵职称、并不常设。内服官中又分外廷政务官和内廷事务官。最高的政务官,是协助商王决策的“相”,又称“阿、保、尹”。
内廷事务官是专为王室服务的官员,主要是总管的宰和亲信的臣。臣管理王室各项具体事务,有百工之长的司工,掌粮食收藏的啬,掌畜牧的牧正,掌狩猎的兽正,掌酒的酒正,掌王车的车正,为商王御车的服(又称仆、御),侍卫武官亚,卫士亚旅,掌教育贵族子弟的国老,掌外地籍田的“畋(音u2018田u2019tian/)老”。外服官主要有方国首领的侯、伯,有为王朝服役的男、有守卫边境的卫。
商王盘庚时期,商朝政治制度的根本特点是内服与外服的划分,生活在商周之际的周公曾经在《酒诰》中这样概述其情况:“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越百姓里居(君)。”
卜辞和金文所见商朝的内服官有五六十种,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一是“百僚庶尹”。包括地位很高的旧臣、老臣以及商王的近侍之臣。其中还有负责出纳王命的史官。二是“惟亚惟服”。主要是与商王关系密切的军职官员。三是“宗工”。指负责王室祭祀和某些具体事务的官员。四是“百姓里君”。指管理地方上的诸族与普通民众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