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烈洪

时间:2024-01-07 22:04:35编辑:小简

彭烈洪的个人简介

彭烈洪,1975年出生于湖南安仁。油画家,策展人,中国新当代艺术发起人之一,四川当代油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四川现代青年艺术院副院长,四川新锐油画院专职画家,北京国际乡村艺术馆签约驻馆艺术家,湖南省青年油画家艺术委员会秘书长、九三中央画院研究员。多幅作品入选省级、国家级展览并获奖,发表于重要核心期刊,作品被国际(法国、美国等)友人以及国内藏家收藏。

教育经历

200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2001年,毕业于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2001年-至今,任教于湖南工程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2013年,赴欧洲(法国、荷兰等国家)展览、艺术考察;

2014年,受邀新加坡展览、考察;

2015年,受邀韩国首尔展览、考察;

2017年,受邀美国展览、考察。

参展记录

个展

2014年

11月,油彩耕耘 诗意栖居-彭烈洪油画风景写生作品展,南昌千年时间画廊,南昌;

新当代的浪漫主义情怀-彭烈洪镜像系列作品展,南昌千年时间画廊,南昌;

2015年

10月,新当代的浪漫主义情怀-彭烈洪镜像系列作品展,中格美术馆,湖南;

群展

1999年

第九届全国美展湖南省优秀作品展,湖南省展览馆,长沙;

2008年

艺术湖南●湖南省美术精品展,湖南省展览馆,长沙;

2009年

第十一届全国美展 湖南省优秀作品展,湖南省展览馆,长沙;

2010年

8月,水韵潇湘-湖南省优秀水彩作品展,莞城美术馆,东莞;

湖南省第六届油画展,美庐美术馆,长沙;

盛世丹青-湖湘风采-湖南艺术联展美术作品展,湖南省博物馆,长沙;

2011年

湖南油画作品提名展,莞城美术馆、古元美术馆,东莞、珠海;

心性 轨迹-彭烈洪作品展,齐白石纪念馆,湘潭;

湖南小幅油画精品巡展,美庐美术馆,长沙;

2012年

香港首届国际华人写生大展,广州大学美术馆,广州、香港;

纯策青春――首届湖南青年油画艺术展,长沙美庐美术馆,优秀奖,长沙;

湖南小幅油画精品巡展,湖南卫视艺术玩家美术馆,长沙;

升起的地平线――当代艺术巡回展,重庆、杭州、南京;

E京华PART II展览,时代美术馆,北京;

“美丽清新”――2012当代名家清远县采风写生作品展,广州画院美术馆,广州;

承道启新-湖南青年美协作品展,湖南省画院,长沙;

2013年

当代油画优秀艺术展,乾元艺术机构,北京;

湖南省首届油画人体展,美庐美术馆,长沙;

走进来的风景-湘江画会上海精品展,上海崧莉画廊,上海;

着唐卡服饰的姑娘 湖南油画家精品展,上海虹桥当代美术馆;

“牵手丹青-2013湘港澳三地青年美术家作品巡回展”,湖南千年时间画廊 ,长沙;

视觉盛宴-北京国际乡村油画邀请展,北京国际乡村艺术馆,北京;

“独立的品格2013u2019潜质艺术家年度提名展”获奖作品巡展,大河湾美术馆,北京;

楚风蜀韵-湖南?四川油画家邀请展,北京国际乡村艺术馆,北京;

“创意大兴”美术作品展,中国美术馆,北京;

2014年

6月,中国“新当代”-青年油画作品邀请展,北京国际乡村艺术馆,北京;

“微景致”-上苑艺术家邀请展,上苑艺术馆,北京;

形。容-身体的艺术作品邀请展,诺空间画廊,北京、济南;

8月,突围 第二季,湘宁美术馆,北京798;

理想之光青年艺术邀请展,长沙力美术馆,长沙;

10月,南京国际美术展,南京市博览中心,南京;

10月,中法建交50周年“蒙娜丽莎的微笑”原创艺术酒标展,巴黎、成都;

和蕴大美-“和声”:北京成都艺术家交流展,高小华美术馆,成都;

11月,痛感-当前绘画艺术探索展,树美术馆,北京;

11月,新当代―三亚半山半岛艺术展,半山半岛美术馆,三亚;

2015年

1月,首届乐山-峨嵋艺术双年展,筑意美术馆,乐山;

1月,气象.格局一一中国新当代艺术展(宁波站),华珍门艺术馆,宁波;

1-4月,和声-不异而同――南京国际美术展暨凤凰山艺术园签约艺术家作品巡回展,南京、长沙、上海;

5月,2015中国巴蜀国际艺术博览会,成都新会展中心;

5月,西游漫纪-青年油画名家八人联展,龙虎文化名家艺术馆,泉州;

10月,青竹神韵-中国油画名家写生展,青神;

11月,和声:艺术邀请展,高小华美术馆,成都;

12月,观澜湖第九届中国油画名家写生展,观澜湖,海南;

12月,新当代艺术家-世界艺术品鉴会,韩国首尔;

2016年

2月,新当代海南环岛采风写生展,海口;

6月,2016新当代联展,芜湖美术馆;

7月,四维重奏-东方腾弘、米金铭、彭烈洪、曹卫国4人联展,成都;

8月,奕境-新当代四人联展,南京;

8月,格外-四象 新当代艺术家联展,南京;

9月,中国新水墨画既名家邀请展,成都;

12月,三生万物○粉墨清-新当代彭烈洪、王成宇、曹卫国作品展,北京;

2017年

2月,春天的约绘,湖南省国画馆,长沙;

4月,约绘上里古镇,四川,雅安;

“纪念玄奘大师 弘扬民族精神”――祝春筑梦书画展;

5月,无界-中国当代油画家邀请展,纽波特纽斯,美国。

艺术评论

中国新当代

文/彭烈洪

新当代艺术观,是立足发展的中国“当代”,新当代艺术的理念是对过去的当代艺术进行的一种再思考,也是对当代中国艺术界主流思想的一次科学的、理性的再定位。

当前的当代艺术研究应该从中国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着眼,以中国本土文化为研究对象,把由西方艺术史演变过来的“当代艺术”概念作为一种参照或一个方面,而不是主体,这样比较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同时也是对国际当代艺术的补充或者重要的组成部分。拿来的所谓“当代”不是我们的当代,所以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研究应该站在中国层面,应该从中国文化的本土性、民族性中吸收养分,并融入作品的多元发展中,使之成为其精髓与灵魂。

在传统文化艺术基础上进行当代探索,既不刻意排斥传统又能结合当代观念,大胆运用当代科技、新材料、新理念,结合时代脉搏,未来导向等。这样的“新当代”具有时代性和创新性,同时并不完全排斥或者无谓的颠覆艺术的本土性和民族性,这是真正接地气、又接国际轨的当代。包括视觉艺术(绘画、雕塑、装置、电影、多媒体等),也可以包含听觉艺术(音乐、相声、戏剧)等众多艺术门类,都需要进行一场新当代的“艺术革命”。

彭烈洪? 2014 5 京华

(该文已发表于“艺术市场”2014.6)

江湖抒怀

文/李莹

江河湖海的形成有自然和地理的因素。在气候变化、地壳运动、冰川作用、河流冲积等的影响和作用下,形成了江河湖海流经地区不同的地域风貌。依赖着生命之源,人类才得以繁衍生息。朝代更迭、民族融合,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文化脉络中,形成了对江河湖海的不同称谓。就如,同样是一个积水的洼地,中原人称之为湖、金国人称之为潭、蒙古人称之为海。又如,南方人多习惯把河流称为江,如长江、珠江、漓江、丽江等;北方人习惯把河流称之为“河”,如黄河、淮河、渭河等。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伴着江河湖海,各地的人们随风荡漾出不同的性格。

湘江是长江的支流,为湖南省最大的河流。发源于广西海洋河,于湖南湘阴注入洞庭湖。团湖又名莲湖,位于湖南岳阳境内,距市区20多公里,水面约200公顷,原是洞庭湖的一个港汊。身为土生土长的湖南人,我对湘江和洞庭湖的感情很深,这一点应该跟大部分湖南人一样。生长在南洞庭湖边,求学于湘江沿岸学府,在这片水域里经历了清纯懵懂、痴狂年少、求知若渴、意气风发,如今随着年龄的增大和阅历的增多,变得沉稳内敛,开始追溯往日的时光,回顾走过的路,怀念故乡的风景。

看到彭先生的《晌午洞庭》、《团湖清晨》、《杨梅州夏日》等江湖题材的风景写生画作,被深深吸引。轻松舒畅的笔触,或大气或朦胧,色彩层次微妙而丰富,构图巧妙,或以岸边的树木为主体,隐约透出水面,或以绿洲和堤岸的轮廓来反衬江和湖的壮阔,不着一笔却突出了气概。南方的风景并不好画,天空缺少艳丽的色彩,遍布的绿色缺少层次,这一点跟彭先生聊天的时候也得以耳闻,于我自身的经验来说也确是如此。然而,南国的景色对艺术家们的吸引力丝毫不减。大致这空魅笤蟆⑶逍滦憷觥⑽潞托∏傻钠适怯肷憷础⑽蘅扇〈摹C磕辏媳就恋囊帐跫叶蓟嵊肜醋匀鞯氐呐笥严嘣季奂黄鹈杌婺瞎剿绻狻⒁黄鹛逖楹娣缤寥饲椤4送猓堑淖慵;寡诱怪凉愣〉谋苯⒑贾莸奈骱人蚣捌渲鼙叩厍诠壅撸瓜至司帐跫掖醋骱蟮哪瞎绻獾木衿希挥诤笕耍粝铝艘槐收涔蟮目贾ぷ柿希窃睾捅A舻钡氐幕肪撤缑埠头缤寥饲椋挥谧陨恚寤崃诵瓷刺碌南驶罡惺苡胝媲槭稻暗慕恢馐且帐醮醋饔肷罡形蜃钔昝赖钠鹾稀

最是诗情画意

文/李莹

彭先生的园林系列作品是我最喜爱的,读起来赏心悦目。一日与彭先生聊起他的近作《印象雨湖》,说是刚画完没几天就让朋友收走了,话语里透露出万般不舍。园林系列为何让人如此珍爱,引起藏友们如此高的收藏热情,我认为:一是画作的艺术性;二是题材本身的人文气息。

创作者不拘泥于亭台楼榭一砖一瓦的刻画,不局限于草木配置堆山叠石的细节描摹,意在表达视觉的流动性和空间的渗透与层次,体现出开阔的眼界与自在的状态。雨湖、沱江是我非常熟悉的地方,在湘潭的四年时间里,曾在雨湖公园写生过,游玩过数次,对公园里的景致再熟悉不过。沱江,则是由湘西凤凰苗族的好友带领着去游玩的。看到彭先生笔下的印象雨湖、沱江春雨,感觉是如此的真切,将雨湖和沱江的气质与格局展现得淋漓尽致。将一处风景领悟到深刻并不容易,这需要观者的人文素养与智慧心性。将内心对风景的领悟生动地展现在画布上更加不易,不仅需要高超的技艺,还需要对灵感激情的把握。彭先生的画作体现出他作为文人和作为艺术家的综合素质。阴雨天的天空和水面渲染得润泽灵动,轻松的笔触掠过,水纹便跳跃起来。用层次丰富而不出跳的绿色表现江南园林的葱茏与生机。运用国画的线条语言和墨色表现树木枝叶的舒展,具有笔墨意味和飞舞神韵。

如果说文学是时间的印记,绘画是空间的表达,那么,园林则是时空综合的艺术再现。彭先生凭借其开阔的心境、良好的素养和高超的技艺,生动地展现了园林风景的流动空间,传达出恬静悠然的意境之美,让人流连忘返。

审美发现与视觉形式 ――彭烈洪油画创作的艺术特征

文/陈池瑜(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自然对艺术家来说,是一本打开了的美学书籍,她不断地向艺术家展现新的审美姿态,是艺术家永恒的教科书。自然中存在的美学价值,要靠艺术家去观察与体悟、发现与创造。诚如罗丹所言,艺术家的天赋就是用独特的眼光,在人们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发现出美来。青年油画家彭烈洪具有敏锐的审美眼光,他善于从老村枯树、湖泊小船或园林建筑、工业废墟等普通事物中捕捉到美的形象,并将其转化为视觉语言,用油画形式加以表现。近十年来,烈洪创作了一批生活气息浓厚、艺术形象鲜明、表现手法新颖的油画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和湖南省美展,并在北京、湖南、四川等地策划专题油画展,受到艺界的好评。

烈洪是油画界活跃的并取得可喜创作成绩的青年油画家。他2007年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曾师从陈丹青、忻东旺、石冲等教授研习油画,现执教于湖南工程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还兼任九三学社中央画院研究员,湖南省青年美协理事等。烈洪在清华大学学习期间,还注重对中国现代美术思潮及当代中国油画进行探讨,以及对油画技巧、材料与形式进行研习,这都为其油画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烈洪的创作活动,既恪守用纯正的油画语言进行视觉形象的创造,又坚持到大自然中捕捉创作题材和灵感,他于2012年至2013年间创作的《老村系列》和《江湖系列》,充分展现老村的文化魅力和大自然的风韵神采,是当下风景油画创作中上品佳作。《老村日记》《老宅老树》《春的信息》《枯树风景》《平江老屋》《阳春三月》等作品,以乡间民居为表现对象,这些民居的白墙、红墙在画面中组成几何性,树木枝叶交错,村房的泥塘、弯曲的道路,绿色的草地,记录着乡村生活的安宁与静谧气氛,透射出乡村建筑与文化的历史与现实,在烈洪的笔下,这些普通的民居村舍,蕴含了浓厚的中国乡土文化的审美力量,成为“入画的”极佳的油画主体形象。烈洪在风景油画创作中,特别注重审美意境的创造。《晌午洞庭》,展现洞庭湖岸的自然野趣,《西湖――雷峰塔》水天一色,意象天成;《印象雨湖》《沱江春雨》《渌江书院》,描绘出江南雨景秀润清雅的诗意。《船系列》《老火车》《老猛矿最后的春天》《德酣苗寨》《湖南名人故居》,表现出烈洪对自然与人类、工业文明与环境破坏、政治名人与普通黎民之关系的深层思考。他的人物画《老汉》《渔歌唱晚》《着唐卡服的姑娘》,将表现人物的内在性格、精神气质同形象的外在特征有机统一起来,可谓形神兼备,意蕴深厚。

烈洪对当代城市生活题材及表现方法也作了新的探索,《反像――严禁调头》《化装舞会》等,将青年男女形象置于汽车反光镜中,其构思与视觉群像富有新意。《加油02》表现绿茵场上女足球运动员围成圆圈合力加油的瞬间场面,造型和视觉效果均富有新的审美力量,是油画形式创新的佳作。

中国当代油画创作呈现多元方法与形式,青年油画家们富有试验和探索精神,他们是油画创作的生力军。希望彭烈洪在现有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创作,为中国当代油画发展做出新贡献!

2014年2月26日于清华园

严禁调头 ――中国当代油画家彭烈洪的艺术探索

文/耿明松(上海大学副教授、艺术学博士)

无疑,彭烈洪是一位真正的当代中国艺术家。

探索和建立当代中国艺术,是当前所有艺术者不可回避的共同责任。政府、学院、前辈大家、各路新锐及学者从各自的方面,做了辛苦的努力,但并没有取得统一的共识。或许,中国艺术之“当代”,本身就是随时代行进的“变量”,因其“变”,因其“异”,故而可称之为“当下”或“当代”。不同于许多披着“当代”外衣实则比“丑”晒“俗”的假艺术,不同于许多貌似标新立异实则拾欧美牙慧的“过时”艺术,也不同于借“实验”、“先锋”之名走“不断革命论”、“新之崇拜”老路或靠满足观众“窥私”心理无度挑战底线而博取眼球和知名度的“伪艺术”,画家彭烈洪直面此时、此在的纷纭与喧嚣,浮华与困惑,搏斗于中西古今的群魔乱舞,奋力求索当下语境的油画,勇敢扛起沉重的“中国当代艺术”创新之任。

从他的画作,我们可以看到画家对当下社会的深度融入与广泛体验:繁荣的物质,无处安放的精神,喧嚣的都市,急速的城市化,膨胀的欲望,满足的困惑,求之不得的渴望与羡慕嫉妒恨,忙碌、运动、速度,城市的交错,中西的混战,传统与现代的拼杂同体,高雅与极俗,巨富与贫瘠,狂飙突进与前路茫然,一波未来得及反应,一波又已劈头而来,可以说,中国社会从未有如此的丰富和混杂、差异、多样以及海纳百川般的当下,每个人都被裹挟在这种空前混合的各路潮涌中,随波翻搅得几乎窒息不能思考,来不及思考,却又在焦虑混乱中思考:这是什么时代,这是我们想要的吗,我们还要什么,未来会怎样?

作品《反像?系列》显示了痛苦后的深度与有力:无论前窗有多少传统或西方的泥尘与雾障,也无阻行者拨开灰霾,把其间的斑驳与彩点化作背景――勇往直前。因为我们怀着如镜中裸露人体一样向往净土的无邪之心,我们抛下所有束缚与牵绊,以赤裸之心“远去奔跑”,无顾无虑,尽情“舞蹈”。虽然路程会有“荒山”,有迷途,有“网阻”,但我们心有“转经轮”,终会“化蝶”,迎接五彩和阳光,“走向新时代”。

《反像?系列》的语言创新也是独一无二的,其融合中西、传统与现代的勇气和技巧令人赞叹,画面举重若轻,化繁为简,体现了四两拨千斤的巧妙与神奇。在这里,许多看似不可能,甚至想都不敢想的、冲突对立的艺术元素打破了各自的壁垒,古代与当下,油彩与水墨,黑白与亮彩,抽象与具象,山水与人物,远澹与特写,淋漓与肌理,透明与厚重,虚空与写实,被画家的信手拈来,各就各位,驯服妥帖,浑然天成,使人目不暇接,惊愕不已,难以置信又觉得理应如此,原来艺术可以这样。

艺术创新之难,唯有探索者自知,尤其在经历“85新潮”的众多兴奋实验、90年代以来各方冷静探索和“美国式”当代艺术的效仿之后,似乎招数用尽,更难创新了。但是艺术不创新就意味着停滞和死亡,在当下许多画家畏难而不敢创新、不能创新或以乱为新的现实之下,让我们为怀着赤子之心的当代艺术家彭烈洪喝彩,我们相信他的创新之路一定会如同画面中的转经轮一样发出耀人的光彩,因为他追求中国当代艺术之心纯洁得如佛心净土,赤裸前行,且已决意“严禁调头”。

作品欣赏


上一篇:秋宏

下一篇:裴章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