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育山的个人简介
潘育山,硕士,副教授,1993年于西南交通大学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获得工学学学士学位,2005年获取西南交通大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工学硕士学位。
基本信息
潘育山,硕士,西南交通大学副教授,1993年于西南交通大学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获得工学学学士学位,2005年获取西南交通大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工学硕士学位。
招生专业
(1)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2) 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
(3)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研究方向
(1) 电力电子技术应用。
(2) 远程监测技术。
(3) 信息处理与信息系统。
(4) 轨道交通运行安全与控制
科学研究含教学研究
1、电力机车用电自动分段计量系统(校基金项目),2002年,主研
2、高速磁浮列车牵引供电系统的优化设计(校基金项目),2002年,主研
3、磁悬浮交通供电系统优化配置(863项目子项),2003年,主研
4、紧密接触式无线温度检测装置研究(校区基金项目),2004年,主持
5、机车用电量自动分段计量系统研究(企业项目),2005年,主研
6、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电能质量分析研究(校区基金项目),2006年,主持
7、2.5T 矿用蓄电池电力机车斩波控制(企业项目),2006年,主研
8、矿用牵引电机综合实验台(企业项目),2006年,主研
9、电能质量检测实验装置(企业项目),2010年,主研
10 适应高速铁路发展的电气工程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四川省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0-2012年,主持
11、新型功率因素校正技术研究(中央高校科研业务创新项目),2009-2011年,主研
12、高速铁路同相供电关键技术研究(校区科研团队项目),2010-2013年,主研
13、牵引供电地震灾害应急策略研究(横向),2013-2014年,主持
14、基于Port-Hamiltonian方法的三相电机的能量整形与控制(峨眉校区高层次人才科研支持经费),2013-2017年,主研
15、小型超宽带折叠微带贴片天线研究(峨眉校区高层次人才科研支持经费),2013-2017年,主研
论文成果
(1) 靳桅,潘育山. 一种新型非接触式IC卡电路.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1998,6
(2) 潘育山, 靳桅, 邬芝权. 单片机串行通信波特率的自适应实现方法. 现代电子技术,2003,12
(3) 潘育山. 基于ATIS的列车上水信息自生成系统 . 铁道建筑技术,2003,12
(4) 潘育山, 朱晋梅, 魏香臣. 矿热炉电极下放微机控制系统 . 铁合金,2004,6
(5) 潘育山, 许金福. 新型铁路路基温度无线采集系统 . 铁道建筑,2005,7
(6) 廖芳芳, 潘育山, 肖建. 20万吨碱厂集散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应用 .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5,11
(7) 唐一鸣, 潘育山. 基于Internet的嵌入式多点温度监控系统 . 现代电子技术,2009,12
(8) 关海川, 高仕斌, 潘育山. 基于参数辨识的SCOTT变压器保护 . 高电压技术,2008,3
(9) 潘育山, 张贵冰, 基于DSP的电能质量检测系统设计.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2,11
(10) 母才莘, 潘育山. 嵌入式一体化触摸屏在电能质量显示中的应用.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2,11
荣誉奖励
(1)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优秀教学成果奖三等奖、二等奖各2项,一等奖1项。
(2)西南交通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3)西南交通大学优秀教材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
科研团队
指导研究生已毕业3名,在校硕士研究生9人
2012级 2人
2013级 4人
2014级 3人
高速铁路同相供电关键技术研究(校区团队基金)
课程教学
(1)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本科课程
(2)城市轨道交通监控系统 本科课程
(3)数字电子技术 本科课程
教学研究论文
(1) 潘育山, 谢敏. MATLAB在数字电路虚拟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 台声.新视角,2005,1
(2) 潘育山, 邱忠才, 陈小勤, 付聪. 构建金字塔型实践教学基地 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5
(3) 丁菊霞, 潘育山, 柏业金. 电力机车专业“3+1”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11
主持的教改项目
(1) 适应高速铁路的电力机车牵引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峨眉校区项目),2006
(2) 适应高速铁路发展的电气工程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四川省教改项目),2010
教材建设
(1) 靳桅, 潘育山, 邬芝权 编著.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C51编程技术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3
(1) 靳桅, 潘育山, 邬芝权,李骐 主编. 单片机原理及C51开发技术(21世纪普通高等院校规划教材) .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