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德曼的个人简介
施耐德曼(EdwinS.Shneidman)系加州大学(洛杉矶)终身死亡学教授,美国自杀学学会创办人,自杀学研究领域的权威学者,2009年5月15日离世,享年90岁。著编多种,其中《人之死》(1973,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和《死亡之声》(1980)已成经典文献。基本内容
自杀学(suicidology)之父的施耐德曼(Edwin Schneidman)的观点:所有自杀的行为皆具有下列十项心理上的共通点:
(1)其共通的刺激源乃是其心理或心灵上无法忍受的痛苦。
(2)其共通的压力源乃是其心理需求的受挫。
(3)其共通的意图乃是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4)其共通的目标乃是终止其意识(心念)。
(5)其共通的情绪乃是极端无助(无可奈何)。
(6)其共通的内在态度乃是其矛盾的情感或思惟,一方面意欲终结生命,另一方面却寄望被援救。
(7)其共通的认知状态乃是紧缩或压迫性的思惟,将自杀视为唯一的选择。
(8)其共通的人际行为乃是其意图的传达,多数的自杀者会留下呐喊救助的线索或提示。
(9)其共通的行为乃是其逃脱(或逃避)的趋向。
(10)其共通的行为一致性(或一贯性)乃是终其一生所习惯的应对模式。
此外,他认为欲了解自杀者与自杀行为的最好方法,就是透过直接对话来了解人们的情绪状态,而不是透过研究人类的大脑结构,也毋须诉诸社会学的统计数字,更不必钻研精神疾病。
尽管自杀的行为有以上所述的共通点,其实每个自杀者都怀有其独特的原因与动机,其间的个别差异颇大,但整体来说,除了无法承受心灵的痛苦之外,仍然脱离不了对自我生命错误的「认知」与「欲求」,这是共同于所有年龄层的自杀者,包括成年人与青少年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