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水(作家)

时间:2024-01-03 04:22:08编辑:小简

死水(作家)的个人简介

死水,本名杨静静,诗人、作家,杂志主编,书报编辑。四川省青少年作家协会会员,国文社诗歌部助理,莫逆文化签约作家,2014年1月创办问学社,任问学社社长。诗歌主张“人”化的诗,不排斥以丑为美的诗学观,文学观念坚持“文以载真”,反对以“善”与“美”投好读者的文章格调。文风偏爱朴素气息和乡土文化。

死水u2013成长资料

个人信息

本名:杨静静 笔名:死水 生日:9年16日 星座:处女座

民族:汉族

擅长羽毛球,爱好写文章、逛旧书店,好买旧书。偏爱使用废纸空白背面手写稿子。

如望月之东升兮,皎洁晶莹;似晨旦之日出兮,光芒万丈。

大学本科物理学专业,一年后转入汉语言文学专业。初中开始写诗,高二开始在公校讲课,高三毕业后开始在培训学校上课,主初中物理。2013年与人合创问学励志教育。截止2014年学生人数估计已逾500人。在四川师范大学第九届科研创新项目中立项题为《论如何提升当代师范生人文素养――以四川师范大学为个案》,并结题。现在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2011年《那些窝了两年的话》获“世纪金榜杯”感恩书信大赛全国二等奖。

2012年加入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四川省分赛区作文评选组,参与第九届和第十届四川省创新作文评选工作。参与编辑优秀作文汇编《作文新视界》多本。主编学术内刊《鲁迅小说问答百题》和诗歌研究内刊《令孺怎堪一多情》

2013年10月加入国文社,任诗歌部助理。后主编诗集《凝梦集》。现任《文川》杂志主编。参与编写爱情诗歌合集《半路听雨》(三联中文出版社)。在《齐鲁诗刊》、《参花》、《疯狂作文》等社会公开刊物发表文章数篇。

新浪博客地址sishuibook。

死水u2013问学社

问学社成立于公元2014年1月,是以文学交流为主的半网络半实体的团队。目前实体社挂靠于四川省岳池中学。四川省青少年作家协会优秀文学社。

问学社,为你而来!问学社旨在为大家提供一个宁静友好的环境,满足大家的文字梦想。问学社的成立让更多的人接触并了解文学,激起他们文学创作的热情,可以在举行活动的过程中宣传文学,给文友们一片新的交流天地和活动空间,丰富大家的生活。

问学社,主要以青春、文艺、情感文学为主,为增强大家的读书、写作兴趣而努力,希望朋友们参与进来。

问学社将不定期进行文化讲座、征文大赛、心得交流等活动以促进文友的读写能力的掌握、进步、提高。

问学社将给大家大量的机会参与文学创作,并鼓励朋友们进行创作。

同时提供大量的值得欣赏的文字,使得大家在阅读和创作过程中进步提高。给广大的文学爱好者提供这样的一个交流沟通的场所,就可以实现文友之间的沟通交流。

同时也是我们广大的文学爱好者期望的。

在我们策划成立问学社的同时,希望得到广大文学爱好者的大力支持与参与。

管理名单

社长:杨静静 名誉社长: 孙璐康

顾问:梦悠然、刘旭峰、孟祥宁、万亿、孙璐康、何明卫、李航

文化会长:何旭阳

执行社长:赵晨

死水-代表作品

唱给山谷

你是一个,山谷的舞者

两岸的悬崖是你的看客

你旋转,你升华

他们都冷峻地悄然无话

那些沉默,全给你唱歌

颓圮的荆棘奏响着鸟的哈欠

和你一同歌唱,从山谷飘到

世界之边

绝华的姿态让我安眠

是在谷风幽冷的梦里狂欢

仍然是悬崖在恫听,和山谷的观众

你不必停下来,尽管奉献

月亮的阴影是天神的翅膀,拍打,拍打

说:

睡吧!睡吧!

写给大海

你是浑黄

你的胸襟是宽广

在宽广之下

昨日清晨,我走近你

我只在身边稍作休息

顺便,我只像你一样地

像你一样拥抱蓝天

却不敢像蓝天

拥抱你

因为你睡着

你永恒地

睡在那里

你一直睡着,睡着

都未曾觉察到一个远方的旅者

拖着一块寻梦的漂泊来了

他看到你的鼾声,穿透的鼾声

听到的梦――

一个梦中的你――

你,

在浪田追影

你的宽广,你的浑黄

在绽蓝之下

连那鼾声的粗犷

可是我

我不属于那块土地

我只是没有带走任何东西

我所以后悔

乃至鞋底的一片泥

我所以后悔

你是海啊!

海是你

我离那乡土越来越远

十多年前,我还待在一个穷僻山村,那是一个没有公路和楼房的地方。我还在读小学。学校离家很近,每到日落西山的时候,我趿拉着一双鞋不一会儿就跑回家了,放学的时候总是这样高兴的。但家里一般没人,推开木门,把书包放进屋里去,这是一天学习后最轻松的时光,我转身便又跑出去了。

那快乐是不能限在屋里的。我要去山上。

这时是乡里的“黄金时光”。太阳已经遮去了一小半,洒下来的光逐渐变得金黄,而后变红,山沟里的那道“光阴界线”也从沟底开始跑上来,越跑越快。我也越跑越快。扒开一丛草,我跳进了一块红薯地。

呀!土被掀开了,母亲坐在中间用手掰开裹在红薯外边的一层泥,一块一块地剥落下来,背篓坐在母亲手边,掀开的新泥像新换的一层被单铺在地面,金黄的,略红。锄头也在不远的地方挖在泥里,一口死死咬着,锄把像一条长长的尾巴笔直地翘着,直指天空中飞机过后一字排开的云彩。一个一个的红薯从母亲的手里跳进了背篓,红红的皮,装了快半筐了。我把鞋落在边上,光着脚,冲过去手就已经伸到筐里,拿一个又放下,在背篓里胡乱地翻,仔细地挑选着最可爱的那个红薯,因为它将是我口中的美味。我终于选定一个娇小的“孩子”,飞奔到那“翘尾巴”的锄头那儿。

“你慢点儿,莫滚倒了!”母亲瞪了我一眼。

我丢下红薯,双手拔出了咬着大地的锄头,翻倒过来,让它的“脑袋”朝着天,定在那里。我捡起红薯,一屁股坐在锄把上,两只脚丫就朝着西边的太阳,洋洋地刮起了红薯皮。我对太阳说:“哼!你没吃过吧!”

锄头每日都会钻进土里,它的“牙齿”已经磨得锃亮,微微地反着太阳的光。我啃了一口刮得不太干净的红薯,有点硬,只咬了一小口,很甜。

那山沟里的“光阴界线”跑上来了,跑到了土沿,又到了我的脚边,我静静地站着,盯着那条线移过我的胸口,跨过我身去,又跑到母亲那儿去了,滑到她的身边,掠过了她的额头,我兴冲冲地跑到母亲身后:“嘿嘿,它没我跑得快!”

母亲这才抬起头把我拉过去,“泥巴都没刮干净,都吃进去了,以后肚子里会长泥巴出来”,边用袖口擦着我的嘴角说。

如今,我是已经很久没有吃过乡间的泥土了。

邱亩

山路给学生踩成白色了,蜿蜒地伸进绿树布满的群山里面……

这是去年的暑假,我跟随一个支教队,在大山里面。支教队总共只有五个人,三男两女,都是大学同校的同学。里面有个精瘦的男生,黢黑的脸上还有稀疏的看上去就很硬的未修理的胡须,很有“泥土味”。我们都叫他邱亩。

两个月前,邱亩在网上发起“走近泥土,带去关爱”的自助支教团队招募公告,我便跟着来了。

初到山里,生活环境比城里很不好,邱亩便问道:“你们都擅长些什么?这里条件很苛酷,……希望能顺利完成这次支教计划!一起加油!”随即他安排好每人的工作,我较为健谈又有急切的新鲜感便和熟路的他一道进山里宣传,更因为山里泥土亲切的气息。

这时已经下午,我们一头扎进山里。我跟在他身后。山路埋在树林子下边,又陡又窄。太阳已经下去了,我们还在向前走着。汗水在风里荡起了波浪。他比我矮,但是走得比我快多了。

“你慢一点儿呗!等下我呀!”

“你刚来走得慢,保你在这儿走一个月也会走得很快了,还不累!”他一手叉腰地站在前面,回过身来笑着擦掉露在鼻梁上的汗。

我也迎面笑道:“是不是山路上的土是你哥们儿呀?还是它认生,要故意整我?”

晚上我们三个男生睡一个木板上,我躺下去,蜷着腿,捏了捏脚。邱亩躺在我旁边问我:“是不是脚很痛?没怎么走过山路突然走一天肯定很恼火!不像我们,小时候山里困难,学校很远,要一个多小时,必须天没亮出发,要不然会迟到,有时候我是打着火把。这样天天走就不会痛的。”

我拿着一把蒲扇打了一个咬我的蚊子,夜里很黑,可以看见墙隙外有月光:“山路边上有坟呐,你不怕吗?”

他没有及时回答我的问题,我仰着头望着漆黑的屋顶的瓦片,想着一个打着火把的在山路上走着的孩子,也许还在下雨……

“你明天还要去吗?”他翻身背了过去。

我摇了两下蒲扇:“嗯!”

第二天天气依旧地好,山里的绿色是凉的。我们走到一间挺破的房子前,这房子在我看来,很破,因为它似乎是这山里我见过的房子中唯一没有门和锁的,但是房子收拾得极干净。

这家有一个小女孩,约摸五六岁,左手捏着一竹木杆的圆珠笔,正哭着脸,用袖子不停地擦着眼睛。一个手拿荆条的女人,看年龄该是她奶奶,看见我们来了,便停下了训斥。

“你们是老师吧?我听他们说了……”说着便进屋抽出来一根枯瘦的凳子。

我应着。邱亩只看着小孩,走近去,蹲下来,一手抱过她,一手擦拭她的眼角。女孩不怕生,或是单不惧他。

女人说因为小孩在手上写字,脏了,还不肯洗掉,便打了她。

“你该写本子上,不应该写手上喔!”我应声向小女孩尽力做出一个和善老师的样子宽慰道。

“屋头没有纸……”女人不好意思地说道。

邱亩轻轻地问小孩:“告诉叔叔,你为什么不洗呢?”

“洗了再写会把笔写没了……”女孩抽噎了两下又哭了出来。

屋子周围的林子里尽是女孩的哭声,夏天的太阳很热,穿过林子的间隙漏下许多温度。邱亩取出衣袋里的中性笔,塞在小孩的手里,再用手背擦了擦汗。小女孩只怔怔地看看笔,又望望他。

我站在那里。几点太阳照在檐下,投进了屋头。枯瘦的凳子脚上爬着两只蚂蚁,周围,是没有流动的风。我站在那里。只站着。

邱亩仍然走在我前面,手里拿一根枝条,是在路旁折的。

“前面还有四五家呢!我们要快一点。”他加快了脚步。

掩映着夏日光辉的绿荫山道,杂响着欢快的前进的步伐。我盯着这个人,糟杂的胡子,瘦小的黝黑的身影,这山里的人呵!

上一篇:秦莫愁

下一篇:史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