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瑞坤

时间:2023-12-31 21:47:27编辑:小简

邱瑞坤的个人简介

邱瑞坤(1962- ),男,字华文,福建省诏安县人,工艺美术师。1982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专攻寿山石雕。他拜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冯久和为师,并将学院所学的绘画技艺融入寿山石雕创作中,逐步形成个人风格。他主攻人物、动物、山水、花鸟等,尤其擅长猫。他创作了大大小小,各式各样、型态各异的猫形象,因此有“猫王”的美誉。代表作品有:《惠安女》、《望子成龙》、《荷花仙子》、《和平女神》、《宠猫》和《白猫与黑猫》等,多次获国内、国际大奖,入编入选各种专著。现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学艺术研究会艺委会委员,福建寿山石文化艺术研究会理事。福建书法家协会会员,曾被评为福建省首届“十大新秀”第一名。首届评为福建省民间艺术家,获第二届“福建省工艺美术名人”称号。2008年5月,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邱瑞坤第三届“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人物简介

邱瑞坤(1962- ),男,字华文,福建省诏安县人,工艺美术师。1982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专攻寿山石雕。他拜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冯久和为师,并将学院所学的绘画技艺融入寿山石雕创作中,逐步形成个人风格。他主攻人物、动物、山水、花鸟等,尤其擅长猫。他创作了大大小小,各式各样、型态各异的猫形象,因此有“猫王”的美誉。代表作品有:《惠安女》、《望子成龙》、《荷花仙子》、《和平女神》、《宠猫》和《白猫与黑猫》等,多次获国内、国际大奖,入编入选各种专著。现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学艺术研究会艺委会委员,福建寿山石文化艺术研究会理事。福建书法家协会会员,曾被评为福建省首届“十大新秀”第一名。首届评为福建省民间艺术家,获第二届“福建省工艺美术名人”称号。2008年5月,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邱瑞坤第三届“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2006年被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协理事、福建书法协会主席陈奋武先生收为入室弟子并亲力栽培,在书法艺术上取得更高造诣。

人物概述

nbsp; 1962年,邱瑞坤出生于中国书画之乡――福建省诏安县的一个山村家庭。小时候,农村宽广的游玩天地,给他的童年生活增添了无限乐趣。受家人的影响,他从小酷爱书画。自打学会走路开始,他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到处T鸦。那时家里穷,木炭,树枝是他手中的笔墨,没有纸,墙壁,门板,大地就是他的纸;他家和邻居的墙壁上,门板上,甚至厕所里都留下他的“大作”。

上小学后,邱瑞坤有了正儿八经的笔和纸更是狂画不止,小学老师对这位痴画的学生很是欣赏,从三年级开始,每学期专门为他举办一次校内个人小型画展。后来上了初中和高中,邱瑞坤手中的画笔也一直在挥洒个不停。高中毕业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走上了艺术发展的上下求索之路。大学期间,他的画技大有长进,艺术天赋便开始崭露头角。毕业后,他被录用在广州从事广告美术工作,在此期间,他的油画和书法作品就多次获奖。

一个偶然的机会,邱瑞坤到福州出差,初次邂逅寿山石雕就即刻着迷上了,精美绝伦的造型,博大精深的石文化,让他从此与寿山石结下了不解之缘……

1992年9月,邱瑞坤果断放弃广告油画,揣上150元钱从广州直奔榕城,一切从头开始。在福州鼓山镇凤坂村,他遇到了他的第一位寿山石雕师傅徐日其,并向他拜师学艺。12天后,邱瑞坤兜里仅剩下六元钱,几乎到了走投无路的窘境时。通过徐师傅的介绍,他接了一些刻章的活。邱瑞坤日夜加班,连续作业,四天四夜下来,“刻了一大篓的印章”,赚到了1100元。有了这笔钱,邱瑞坤第一件事就是租下一间小房子,并接来妻女,把家安好,才一心一意开始钻研他的寿山石雕。

创业伊始,百般艰难。出身贫寒的邱瑞坤不怕吃苦,天生不服输的他心里考虑的是如何使自己早日脱颖而出,在寿山石雕界打开一片属于自己的艺术天地。为此,他常常加班到深夜。一方面靠着自己坚强不屈的毅力和深厚的美术功底,另一方面得意于寿山石工艺大师冯久和先生的悉心指导,日积月累,邱瑞坤在雕刻艺术道路上突飞猛进,功力日渐精进,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谈到这段艰苦创业史时,邱瑞坤情不自禁地夸起妻子张瑞珍。他说,这几年,妻子除了无微不至地照顾他,并管好两位孩子外,还是自己艺术创作中的好助手。妻子的贤惠能干和温柔体贴使他时刻充满了创作激情。

有一天晚上,邱瑞坤和往常一样晚上加班,妻子张瑞珍做好一碗面想给他作宵夜,他沉浸在创作中却忘了吃。不料一只猫窜了进来,不客气把面里的鱼给偷吃了,逃走时还撞翻了面碗,被惊动的邱瑞坤突然发现猫的身姿动作竟然如此轻灵、优美,他的创作灵感一下子涌上心头。打那开始,他家里专门养了好几只猫,与猫结下了不解之缘。为了更好的了解猫的习性,邱瑞坤时常“挑逗”猫,细心观察它的一举一动和不同状态下的表情。猫有时也不近人情,常把他抓得伤痕累累,给他难受。人说“熟能生巧”,还真别说,一块顽石在心里有谱的邱瑞坤手上七雕八琢后,什么黑猫、白猫、虎皮猫,竟也个个活灵活现,像真的一般。有了几件作品后,邱瑞坤就很想知道自己的猫作品价值几何。

有一天,听朋友说台湾一寿山石商人正在福州收购寿山石雕,邱瑞坤带上他的“三头猫”立刻赶到台商下榻的闽江饭店。当时现场已有二十多人在台商门口排起了长队,两个小时后轮到他时,台商说收购款已经用完,这次收购结束。邱瑞坤不慌不忙地对台商说,买不买无所谓,看看作品再说。当形态各异的猫刚一展现,台商的眼睛顿时一亮,连连称好。原来,这之前他收购的都是“罗汉”,“寿仙”等传统题材的大路货,寿山石猫题材的作品,他还从未见过。面对形态各异,逼真、可爱的猫,台商爱不释手,当场以高价悉数买下。晚上,台商请在榕朋友吃饭,并特地邀请了他。酒席上,台商拍着邱瑞坤的肩膀向他敬酒,大声喊道:“来!福州的u2018猫王u2019,我跟你干一杯!”从此,邱瑞坤的“猫王”美称在福州寿山石雕刻界不胫而走,并在社会上广为流传。

无论在邱瑞坤的工作室、住所还是生产车间,都挂有“长江万里游鳞小,奋力飞腾逐大波”的诗句。邱瑞坤说,这就是他的座右铭。这十几年来,邱瑞坤天天用这诗句鞭策自己,鼓舞自己,使他激发出不断追求的强大动力。

在创作实践中,邱瑞坤在继承优秀传统的格局上,把在美院学到的现代美学概念充分融入到寿山石雕中,圆雕、薄意、印纽、微雕、篆刻全面涉猎,山水、人物、花鸟、飞禽、走兽多方涉及……不论是同行还是在收藏界,许多人都佩服邱瑞坤的创作力,因为无论是古代神话传说、历史人物,还是不同风格的现代题材,都可在他的刀下淋漓尽致发挥和精彩生动表现,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多面手”。

大气、唯美、严谨、个性、前卫、率真……这些在一般人看来应归为不同,甚至是相互对立的创作风格,在邱瑞坤的作品中却浑然融为了一体。没有扭捏作态,没有矫揉造作。朴素、自然、实在,透着一种“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娥眉朝至尊”的风韵。

对于寿山石雕,邱瑞坤并不一味强调工艺,而是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注入自己的思想。他认为,设计者一定要懂得制作,创意的体现依赖于雕刻。繁而不乱,简而有致,他说“做一个有文化、有思想的雕刻家,是我的风格,也是我的追求。”

邱瑞坤的寿山石雕多次参加全国、省、市展览,并都获奖。邱瑞坤创作的《和平女神》,作品中东方少女那优美的体态,湿润的肌w,安祥的神态,表达了人们对和平的向往,这件作品获得了“十大新秀”一等奖和“风华杯”大奖;作品《惠安女》、《望子成龙》、《石破天惊》分别获得2002年第三届全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精品展金奖及华东六省一市工艺美术精品展金奖。他创作的《荷花仙子》,那细腻的刀法,把荷花的高洁和少女的恬静安神表现得出神入化,令人珍爱不已;他创作的《母子赤情》,母亲以温暖的胸怀哺育着一双儿女,显得无比崇高、圣洁,这三件作品入选中国电信福建省分公司发行的移动电话IP卡上走进了千家万户,他创作的《庞猫不识鼠》、《毛泽东在西柏坡》、《不论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等作品都获得专家的好评并获奖,这些作品连同他的其它作品《荷花仙子》、《白猫与黑猫》、《息烟聚财》、《安居乐业》分别入编《中国寿山石雕艺术家精品集》、《中国寿山石雕艺术大观》、《候选国石·福州寿山石荟萃》、《候选国石精品书册》等大型画册。

上一篇:斯科特·维特曼

下一篇:史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