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鸿勋的个人简介
任鸿勋(1907―1984),字铭阁,又名伴竹,也名民德。北乡任家庄(现属安阳县)人。汤阴教界名流任锟之长子。在其父熏陶下,勤于攻读,十四岁(1921年)在本县高等学堂毕业后,即考入汲县省立五师。
基本内容
一九二五年(民国十四年)五六月间日英帝国主义先后制造“五卅”、“沙基”惨案。惨案发生后,河南汲县华新纱厂工人和各校学生,在中共地下党员江长师(国民二军郑恩成旅军民俱乐部负责人)、陈九鼎(华新纱厂工会秘书)等人的组织发动下,为声援上海、广州等地的革命斗争,决定开展一次反帝爱国运动。在筹划过程和运动进行中,正在汲县五师读书的任鸿勋结识了江、陈等人。鸿勋在运动中主动勇敢,后来又积极参加中共领导下的组织活动,如在学生中推销党的机关刊物《向导》、《新青年》等。是年暑假后,因物价上涨,纸币贬值,学校教职员工要求增加工资闹起学潮,九月即提前放假。十月,鸿勋经陈九鼎和苏乐涛(原名景山,字仰之)介绍,以伴竹化名,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和中国国民党(时值国共合作时期,准许跨党),十一月转入中国共产党。不久,接替苏乐涛担负汲县支部青运、学运和纱厂工会工作。随后,他介绍韩墨卿、傅凌、何世英加入共产党和国民党。
次年(1926年)春,五师开学后,鸿勋离开汲县党组织和华新纱厂工会具体工作,继续上学,只在星期日与陈九鼎会面。暑假,鸿勋毕业后,返回汤阴,以其父和校长王西堂的交情,进入第一高等小学校任教。并根据中共豫陕区委指示,秘密开展党的工作。在建立党的组织之前,曾以研究学问为名,组织一个“青年学会”,广泛联络进步青年学生。同时,为开展反帝爱国宣传,创办石印《曙光》小报。通过各种活动先后吸收石步云、郭休森、李作贵、杨竹君、苏玉华、李鸿儒等加入共青团和国民党;傅直、赵备才、王绍义等加入国民党。经把这些活动和组织发展情况,上报豫陕区委后,不久,接到通知,决定汤阴党的组织为中共豫陕区委直属支部,并指定鸿勋为中共汤阴支部书记,每月发五元生活补贴。与此同时,国民党河南省党部也以委任状形式委任鸿勋为国民党汤阴县临时县党部书记,每月发给二十元活动经费。但由于当时汤阴尚属奉系军阀势力范围,凡属党务活动均处于秘密状态。
党的组织建立后,鸿勋除坚持在学生中的反帝爱国宣传外,于是年冬还和苏乐涛一道以国民党的名义,劝说奉军驻汤阴某营营长邓金钟弃暗投明,响应国民革命军的北伐;通过和新记煤矿公司事务总管赖翠生接触,设法开展工运;通过和天门会某头目接头,欲利用其武装发动农民运动。但均因条件不成熟而未果。
一九二七年夏,冯玉祥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与武汉北伐军会师郑州后,继续挥师北伐。鸿勋等得知这一消息,急忙赶制两面国民党党旗。待冯军某营任营长率骑兵进军汤阴时,在第一高等小学校门前悬挂起“中国国民党汤阴县临时县党部”的大红标牌,并率领学生和绅商代表打着党旗,唱着“欢迎革命军,快来救我们,大家一起来,打倒奉鲁军”的歌曲,赶往小南门外,进行迎接。鸿勋和同志们的这一举动,使人们感到震惊,但很少有人知道他们还正在秘密进行共产党的活动。
是时,在开封河南省立第一师范读书的郭天相回汤阴度暑假,经常参加党支部组织的各种活动,后经任鸿勋介绍,在汤阴支部加入共产党。开学后,郭回到开封和他的同学刘英,便成为汤阴支部与豫陕区委的联络人。
同年七月十五日,即国民党汤阴县党部的公开活动仅有一个月时间,随着冯玉祥倒向蒋介石,实现宁汉合流,国民党河南省党部便明令汤阴县党部停止活动。形势突变,支部活动更为隐蔽,与上级党的联系也改用化学密写方式。
一九二八年三月,即元宵节刚过,学校开学后还未正式上课,突然得悉苏乐涛在安阳被国民党当局逮捕,接着又从开封传来郭天相被捕的消息。随后,还从县府获悉:汤阴支部全体党团员也遭到省方通缉。此时,支部主要成员除任鸿勋外,尚有傅凌、韩墨卿、何世英等,遂迅速互相通知,各自进行隐蔽。鸿勋回到乡间老家。
次年(1929年)冬,冯蒋分裂后,鸿勋才得重回县城,入师范讲习所附小任教。之后,虽经多方努力,终未能和党接上关系。一九三三年因学校由精忠派系人物掌权,学校内发生精忠、师范两派斗争,鸿勋受到排挤,先后到五陵、宜沟等集镇小学任教。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后,鸿勋和全家一道逃难他乡。先到豫西灵宝,在当地防空监视哨当哨兵。次年经其弟任鸿烈介绍,先后在陕西武功、渭南国民党经济部福生公司所辖之业务单位,从事一般业务工作。一九四二年他又先后转财政部花纱布管制局(后为纺织公司)所辖之朝邑、三原、咸阳等地业务单位,从事棉业工作。
一九五一年,先后在人民政府领导下的西北花纱布公司、陕西省花纱布公司、陕西省采购厅、农产品贸易局、棉花公司等单位工作。鸿勋重新参加革命工作后,勤勤恳恳,忠于职守;团结同志,乐于助人。后半生的精力,全都放在棉花工作上,对陕西棉花经营工作做出了贡献。特别是退休以后的晚年,还积极撰写早年汤阴各方面回忆材料,给了汤阴县志、党史编纂工作以很大帮助。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八日病逝于西安,终年七十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