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学东的个人简介
冉学东,女,1963年9月出生,成都体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级裁判,武术套路七段。
个人简介
冉学东,女,1963年9月出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级裁判,武术套路七段。1975年进入四川省体校武术队接受系统的专业武术训练,多次代表四川队参加全国武术比赛。1979年进入成都体育学院学习,师从于郑怀贤、王树田、习云太、周德发、叶道清、郭洪海等名师。1983年毕业至今,在成都体育学院从事武术套路教学工作。近年来,一直参与中国武术段位制的工作,参与武术段位制教程剑术的编写,担任中国武术段位制考评员。先后参与国家级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2项,参编教材4部,发表相关文章20余篇。
获奖论文
近五年来的科研成果(含科研获奖、厅局级以上课题、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教材专著):(1)《武术专修理课论教程课件》二等奖
(2)《弱势群体参与全民健身对策研究》 二等奖
(3)《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二等奖
(4)《文化部落与文化帝国: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依托与对话》 二等奖
(5)《客家武术与本土武术――论峨眉武术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三等奖
(6)《继承与超越:传统文化视野下高校武德教育的传承与推广》 三等奖
科研课题
(1)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传统武术的保护与发展研究,2011年国家体育总局课题,课题负责人;
(2)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民族传统体育学校本课程建设的研究,2011年四川省教育厅课题,课题负责人
(3)对中国武术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新思考,2011年四川省教育厅课题,项目负责人;
(4)关于(中国武术段位制剑术教程)的西南地区学校教学指导方案研究,2009年省部级,第1完成人;
(5)中国武术的发展与对策研究,2008年院管课题,课题负责人;
(6)初探武术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2003年院管课题,课题组长;
(7)中国传统武术体系裂变的文化价值因素探析,2003年院管课题,课题组长;
(8)四川地震后民族地区开展传统体育活动对增强大众民族凝聚力影响研究,2009年省部级,第2完成;
(9)人文视角下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2008年省部级,第2完成人;
(10)登山运动员在促进身体健康上的作用,2006年省部级,课题成员;
(11)中国武术应对体育全球化的发展研究,2006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成员。
出版专著
(1)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剑术编写;
(2)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教材编写;
(3)民族传统体育概论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年教材编写;
(4)木兰剑学练与参赛指南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年参编。
发表论文
(1)从国家文化软实力视角看中国武术价值使命,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第1作者;
(2)对中国武术文化u2018走出去u2019战略的重新思考,体育科学2012年第1期,第1作者;
(3)生命教育:新时期学校体育改革的取向,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第1作者;
(4)西部老少边穷地区农民体育健身的对策思考,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6期,第1作者;
(5)WMA:中国文化产业的民族品牌,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第1作者;
(6)现代生活方式下武术发展的境遇与生存张力,成都体育学院学2007年第4期,第1作者;
(7)抗战“陪都”时期巴渝武术考,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1期,第1作者;
(8)中国传统武术体系裂变的文化价值因素探析,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3期,第1作者;
(9)论太极拳的自然和谐理念,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3期,第1作者;
(10)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发展传统体育的策略,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3期,第2作者;
(11)武术产业在电脑游戏中的渗透与发展,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5期,第2作者;
(12)中华武术发展方向的重申与再释,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2期,第3作者;
(13)中华武术进入现代奥运会的人文思考,体育文化导刊2003年8期,第3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