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尔图克·长龄的个人简介
长龄(1759-1839年)萨尔图克氏,字懋亭,蒙古正白旗人,尚书纳延泰子,惠龄之弟也,清朝大臣。乾隆中,由翻译生员补工部笔帖式,充军机章京,擢理藩院主事。从征甘肃、新疆、台湾、廓尔喀,累擢内阁学士,兼副都统。道光间,历任协办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军机大臣、云贵总督。六年,转任伊犁将军,主持平定张格尔之乱,与杨芳擒获张格尔有功,加封一等威勇公,拜太傅。十八年,长龄去世,谥号文襄,入祀贤良祠。著有《长文襄公自订年谱》、《长文襄公新疆善后奏疏》。乾隆朝
乾隆中,由翻译生员补工部笔帖式,充军机章京,擢理藩院主事。从征甘肃、台湾、廓尔喀,累擢内阁学士,兼副都统。
嘉庆朝
嘉庆四年,授右翼总兵。五年,赴湖北剿教匪,为领队大臣,数败高天升、马学礼於川、楚交界,授宜昌镇总兵。又败徐天德、苟文明等。六年,擢湖北提督,署总督。七年,败樊人杰、曾芝秀等,予云骑尉世职。以病回京,历左翼总兵,出为古北口提督。九年,授安徽巡抚,擒蒙城教匪余连。十年,调山东。十二年,擢陕甘总督,讨平西宁叛番。十三年,坐在山东供应钦差侍郎广兴动用库帑,褫职,戍伊犁。寻予蓝翎侍卫,充科布多参赞大臣。十六年,授河南巡抚。十八年,复授陕甘总督,剿擒南山匪首万五等,晋骑都尉世职。
二十一年,予都统衔,充伊犁参赞大臣,命察治回匪图尔迈善狱,劾罢将军松筠,遂代之。二十二年,复授陕甘总督。道光元年,加太子少保,协办大学士,留总督任。二年,署直隶总督。会青海野番滋事,命回陕甘,遣总兵穆尔泰、马腾龙讨平之,赐双眼花翎,拜文华殿大学士,管理藩院事,召还京。寻以青海奏凯后,野番复渡河劫掠,夺双眼花翎。三年,授军机大臣,管理户部三库,充总谙达。四年,出为云贵总督。
平定张格尔之乱
五年,调陕甘,改授伊犁将军。初,回疆自乾隆中戡定后,岁徵贡税颇约。旋惩於乌什之乱,由办事大臣纵肆激变,益慎选边臣,回民赖以休息。久之,法渐弛,莅其任者,往往苛索伯克,伯克又敛之回民。嘉庆末,参赞大臣斌静尤淫虐,失众心。张格尔者,回酋大和卓木博罗尼都之孙也。博罗尼都当乾隆中以叛诛,至是张格尔因众怨纠安集延、布鲁特寇边。道光二年,逮治斌静,代以永芹,亦未能抚驭。四年秋、五年夏两次犯边,领队大臣巴彦图败绩,遂益猖獗。
六年六月,张格尔大举入卡,陷喀什噶尔、英吉沙尔、叶尔羌、和阗四城,命陕甘总督杨遇春驻哈密,督兵进剿。诏授长龄扬威将军,遇春及山东巡抚武隆阿为参赞,率诸军讨之。十月,师抵阿克苏。时提督达凌阿等已败贼浑巴什河,张格尔以众三千踞柯尔坪,令提督杨芳袭破之。
上以元恶漏网,严诏诘责,限速捕获。六月,遇春、芳率兵八千出塞穷追,遇春屯色勒库,芳屯阿赖,谕各部落擒献。浩罕遣谍诱官军入伏,鏖战几殆,仅得出险。诏斥诸将老师糜饷,留兵八千,馀命遇春率兵入关,芳代为参赞。当大军之出,密诏询将军、参赞:事平后,西四城可否仿土司分封。武隆阿亦以为言。上切责其请释逆裔之谬,并革职留任,命 那彦成为钦差大臣,代长龄筹善后。张格尔传食诸部落,日穷蹙。长龄等遣黑回诱之,率步骑五百,欲乘岁除袭喀城。芳严兵以待,贼觉而奔,追至喀尔铁盖山,击斩殆尽。张格尔仅馀三十人,弃骑登山,副将胡超、都司段永福等擒之。
八年正月,捷闻,上大悦,锡封长龄二等威勇公,世袭罔替,赐宝石顶、四团龙补服、紫缰,授御前大臣。诸将封赏有差。五月,槛送张格尔於京师,上御午门受俘,磔於市。晋长龄太保,赐三眼花翎,图形紫光阁。寻回京,命亲王大臣迎劳,行抱见礼於勤政殿。授阅兵大臣,管理藩院及户部三库,正大光明殿赐凯宴,赐银币,授领侍卫内大臣。恩礼优渥,并用乾隆朝故事,时称盛焉。
剿抚浩罕
十年秋,浩罕以内地安集延被驱逐,赀产皆钞没,积怨愤,遂挟张格尔之兄玉素普及其党博巴克等复入边,围喀什噶尔、英吉沙尔二城,且犯叶尔羌。复命长龄为扬威将军,往督师。会 叶尔羌办事大臣 璧昌连破贼,长龄令参赞哈]阿、提督胡超分路进援喀、英二城,贼闻风解围遁出塞。於是偕伊犁将军玉麟合疏陈善后事,略曰:“此次入寇,与张格尔不同,不过乌合夷众,挟驱逐钞没之憾,虏掠取偿,无志於土地人民。各白回畏贼骚掠,助顺守御,亦非上年甘心从逆之比。此时战缓而守急。惟兵未至而贼已先逃,兵久驻而贼无一获,战守俱无长策。诸臣条奏增兵广屯,以省徵调,言之似易,行之实难,即收效亦在数十年之后。若仿土司以西四城付阿奇木伯克,回性懦弱,非浩罕敌;苟无官兵守御,贼至必如入无人之境。臣等再四筹商,统兵之人宜立不败之地,斯能制人而不为人制,惟有移参赞大臣於叶尔羌,其地本回疆都会,距喀什噶尔六站,在不远不近之间。再移和阗领队大臣备调遣。喀什噶尔留换防总兵一,与英吉沙尔领队为犄角。巴尔楚克驻守总兵一,为树窝子咽喉锁钥。六城相距均不过数百里。於西四城额兵六千之外,留伊犁骑兵三千,陕甘绿营兵四千,量分驻守,而以重兵随参赞居中调度。新兵粮饷,请於各省绿营兵额内裁百分之二,岁省三十馀万,以为回疆兵饷。俟屯田有效,即以回疆兵食守回疆,仍撤回内地饷额。”又疏请招民开垦西四城闲地以供兵糈。又请添设同知二、巡检五,由陕、甘选勤能之员任之。并下廷议,往复再三,罢设文员,减满、汉兵二千五百名,新增饷需不过十万两,各城额徵粮科可敷供支,乃允行。以璧昌为参赞大臣,各城听节制。其办事、领队各大臣,命长龄等保奏任用。
浩罕惧大军出讨,乞援俄罗斯,俄人拒之,乃遣头人诣军求通商。长龄责缚献贼目,释还兵民,来报原还俘虏,复乞免税,并给还所没赀财。上方欲示以宽大,且谓献犯亦不足信,一切允之。浩罕喜过望,进表纳贡通商如故,边境乃安。
死后哀荣
长龄驻回疆凡两载,十二年,回京,晋太傅,管理兵部,调户部,赐四开袍。十七年,以病乞休,上亲视其疾,温诏慰留。以八十寿,晋一等公爵。次年,卒,上震悼,亲奠,赐金治丧,入祀贤良祠、伊犁名宦祠,谥文襄。十九年,命每次谒陵后,赐奠其墓。子桂轮,袭公爵,官至 乌里雅苏台、杭州将军,谥恪慎。孙麟兴,袭爵,亦官乌里雅苏台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