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靖夷的个人简介
谭靖夷(1921.11.06-2016.11.1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专家。湖南省衡阳县人。1946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获学士学位。长期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主持建成大坝8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63万KW,灌溉农田150万亩。其中广东流溪河拱坝、贵州乌江渡拱型重力坝和湖南东江拱坝均以质量优良著称。在坝址岩溶强烈、坝高165米的乌江渡工程中,首创了有中国特色的高压灌浆技术,取得突出成效,并在全国推广,为岩溶发育地区兴建高坝大库开辟了道路。因负责《在岩溶狭谷地区建设乌江渡水电站》项目,获198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经历
谭靖夷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专家、中国首创高压灌浆技术的水电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历任福建古田水力发电工程处技术科科长、工程师,广东流溪河水电工程局、湖南拓溪水电工程局总工程师、湖南水电建设公司、水电部八局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水电部八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他的名字源于《诗经?大雅》:“实靖夷我邦”,即希望能为多灾多难的祖国效力。
1921年11月6日,谭靖夷出生在衡阳市一个小村庄。
1938年,谭靖夷考入省立第一高级中学。
1941年,谭靖夷被保送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土木系学习。毕业后,选择水电开发事业。
1948年10月,谭靖夷和一批技术骨干奉调去福建古田,参加古田溪一级水电站的筹建工作。
1952年3月,古田溪水电站主体工程引水隧洞开工,引水隧洞刚开挖就遇到困难,工程进展缓慢。谭靖夷仅用了3个月,隧洞单头月开挖进尺就提高到120米。
1956年5月,谭靖夷随施工队伍转战岭南,参加广东流溪河水电站建设,谭靖夷被破格提拔为工程总工程师[3]。流溪河电站大坝是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与施工的混凝土双曲拱坝,谭靖夷参考国外工程建设经验,在我国首次采用了人工粗骨料、混凝土拌和加冰、坝内埋冷却水管等技术措施。
1982年12月,谭靖夷随施工队伍从贵州返回湖南,负责东江水电站的建设。东江水电站大坝坝高157米,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自行设计施工的最高混凝土双曲薄拱坝,它的建成标志着中国拱坝建设进入成熟时期。
1985年,谭靖夷作为“在岩溶峡谷地区建设乌江渡水电站”项目主要负责人,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1989年,谭靖夷从水电八局总工程师岗位退休。
1990年到2010年,谭靖夷从事水力发电工程技术咨询的时间高达3213天。
1997年,谭靖夷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3年,谭靖夷以《耄年吟》为题作诗:“得展平生志,工成利在民。百年争旦夕,万木喜逢春。”
2016年11月12日15时45分,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著名的水利水电工程专家,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原总工程师谭靖夷,因病医治无效在长沙逝世,享年95岁。11月14日上午,谭靖夷院士遗体告别仪式在长沙市明阳山殡仪馆举行。谭靖夷院士逝世后,党和国家领导人以不同方式表示悼念,并对家属表示慰问。
人物贡献
谭靖夷历任施工总工程师33年,他主持建成流溪河、柘溪、乌江渡、东江等大中型水电站大坝8座,水电站总装机163万KW,灌溉农田150万亩。其中高78M的流溪河拱坝,高165M的乌江渡拱型重力坝和高157M的东江双曲拱坝,均以质量优良著称,尤其是乌江渡坝址岩溶强烈,为防止水库漏水,经过严格的反复试验研究,首创了有我国特色的高压灌浆技术,用于该工程中取得了罕见的防渗效果,水库蓄水17年来,一昼夜渗水仅30MS,该项高压灌浆技术已在全国推广。
退休后,他继续为包括长江三峡的十余座大型水电工程倾注心力,参与提交咨询报告70余份,做出了重大贡献。离开总工程师岗位虽20余年,他仍常年奔忙在各建设工地,平均每年在外约160天。他的足迹遍及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为50余个大型水利工程,其中包括长江三峡、广西龙滩、云南小湾、四川溪洛渡等特大型工程,提出了不少有益的意见和建议。
退休后曾担任水电八局高级技术顾问,广蓄、二滩、天生桥、大朝山、龙滩等国家大型水电站国内、国际咨询专家组成员及组长,长江三峡工程专题论证及设计审查专家组专家、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职。
人物荣誉
1985年,他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1996年,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命名他为“湖南科技之星”。
2008年,获第七届光华工程科技奖。
2009年,获湖南省直机关表彰“模范共产党员”。
人物评价
谭靖夷院士是一名工作不息、奋斗不止的老党员。
1989年退休后,担任长江三峡等30多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咨询专家,指导和帮助一批水电重点工程解决了一系列重要技术问题,推广应用高压灌浆技术,日前已广泛用于全国各水利水电工程;促进碾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等现代筑坝技术的发展;重视工程长期安全和使用寿命;从严要求水电工程提高工程质量。他80余岁仍然心系祖国的水电建设和江河治理,常年爬山涉水,不畏艰难,在担任国务院三峡枢纽工程质量检查专家组副组长时,曾十数次奔赴三峡工地,已是80多岁的谭老仍爬陡梯、钻廊道,亲自检查三峡大坝的工程质量,表现了一位国家级科技专家认真、敬业、热忱的职业精神和对水电事业的一生追求。
正如他61岁入党时赋诗《入党书怀》:“平生志在治山川,闽粤湘黔不计年。何惜青春成白发,喜看水电展新篇,惊涛恶浪犹萦梦,高峡平湖别有天。四化征途堪再战,丹心捧向红旗前。”这是一名老党员无限忠诚的人生追求。
谭靖夷一生忠诚于祖国的水电事业,踏遍了祖国的江河湖川,福建古田溪、广东流溪河、湖南柘溪、贵州乌江渡等大中型水电站的建设以及湖南韶山灌区、欧阳海灌区、桃江水库等水利工程都留下了他的名字,亲自参与建设和参与技术咨询的水电大坝有80余座,被誉为“从江河里走来的院士”。
人物逝世
谭靖夷院士逝世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的水利水电工程专家,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原总工程师谭靖夷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6年11月12日15时45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5岁。
u2002u2002u2002u200211月14日上午,谭靖夷院士遗体告别仪式在长沙市明阳山殡仪馆举行。谭靖夷院士逝世后,党和国家领导人以不同方式表示悼念,并对家属表示慰问。
u2002u2002u2002u2002谭靖夷院士1921年11月6日出生于湖南衡阳,1946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获学士学位,是中国水电建筑施工技术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他把毕生的精力和心血奉献给中国的水电事业。他参与和亲自主持了多座重点水电工程的技术工作,每一座都成为中国水电建设技术进步的标志性工程。特别是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乌江渡水电工程建设中,以谭靖夷院士领军的水电建设工程技术人员,奋勇攀登水电建设世界高峰,共取得科技进步成果600多项,突破了在岩溶发育地区兴建高坝大库的禁区。
u2002u2002u2002u2002几十年来,谭靖夷院士先后受聘担任水口、岩滩、广州抽水蓄能、二滩、漫湾、天生桥、大朝山、黄河小浪底、长江三峡、龙滩、小湾、构皮滩、溪洛渡、南水北调等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专家组成员、顾问。他不顾年事已高,坚持深入水利水电建设工程现场,爬陡梯、钻廊道,实地查看,为工程建设出谋划策,指导和帮助了80多个重点水电工程,解决了一系列重要技术问题。在担任长江三峡工程专题论证及质量检查专家组副组长期间,他20多次深入三峡工程检查指导工作,他在质量上提出的以吹毛求疵、达到无疵可求的要求,成为三峡工程建设的质量把关人。在中国水电建设中,凡有技术和施工难题,人们首先想到谭靖夷院士,他的足迹踏遍祖国江河,被称为江河之子、筑坝大师。他参与的一个个水利水电工程树立了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史上一个又一个丰碑,为中国的水电建筑施工技术国际领先做出了卓越贡献。
u2002u2002u2002u2002谭靖夷院士热爱祖国,品德高尚,他淡泊名利,为人诚恳,待人友善,具有崇高的科学精神和人格魅力;他作风务实,工作严谨;他追求真理,勇于创新,是我国工程科技界的楷模和学习的榜样。
u2002u2002u2002u2002谭靖夷院士的逝世是我国工程科技界的重大损失,也是中国工程院的重大损失。他的业绩和精神将永远铭刻于中国重大工程史册。
u2002u2002u2002u2002谭靖夷院士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