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克坚

时间:2023-12-29 06:30:35编辑:小简

沈克坚的个人简介

中国美术家协会云南分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云南分会会员云南省建水县第一届书协主席云南省曲溪人氏,书法幼承家教,书法篆刻皆精,绘画先研油画,油画随云欣成先生学习,后研国画,学古而不泯古,国画犹钟宋

个人履历

中国美术家协会云南分会会员

中国书法家协会云南分会会员

云南省建水县第一届书协主席

云南省曲溪人氏,书法幼承家教,书法篆刻皆精,绘画先研油画,

油画随云欣成先生学习,后研国画,学古而不泯古,国画犹钟宋

人画之神韵,作画法无定法,法皆由画定、由画生,故貌不与他

人混;艺事之外,喜爱收藏,美之古物皆喜,犹喜收藏高古器,

今有所藏。余时喜欢摄影,其品亦可入眼。

成就及荣誉

1984年5月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云南分会;

1986年5月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云南分会;

曾任建水县第一届书法协会主席、建水县第四、五届政协委员;

2000年加入云南省文物博物馆协会。

被:

中国亚细亚艺术研究院、 中国亚细亚艺术研究院书法研究所、中国亚细亚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聘为中外书画鉴赏家。

收录于

《中国当代书画名家润格大全(―)》

《中国当代青年书法家辞典》

《中国当代美术家人名录》

《当代书法篆刻大观》

《中国现代美术家人民人名大辞典》等大型丛书。

85年3月――87年3月毕业于无锡书法艺专函授部;

87年9月――88年12月于无锡书法艺专函授部书法研究班结业;

88年12月加入无锡书法研究会

89年――90年加入山东鲁南书画社并任理事

2012年9月24日云南省红河州州委宣传部、红河州文体局主办,红河洲博物馆承办,

举办题为《沈克坚书画作品展(云南实力派书画家)》

书画作品

他的隶草行书,兼容古今技艺,运笔飞动,气势雄浑,旋腕的笔韵中流露着几分平和风雅,和谐悦目而且清新,散发出潇洒脱俗之美。他大胆采用传统书法技艺结合中国画写出的书法,造型别具一格,构思十分有创意,具有一种融汇古今,勘透人生的意味......

山中有奇人,山中有奇事,大智应该若愚钝。观看沈克坚的作品,会随着他的笔墨和镜头走进云深的山中去享受自然与艺术。古人苏东坡所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说尽了现实中的多样性。现在来看沈克坚作品中的艺术追求,也有着现实而又古朴的展示,从多方面透露出一种清爽韵秀顺应自然、朴实无华的人生求索。

油画作品

沈克坚生在滇南山中,长于山中,却能吸纳吞吐山内外的文化气息,吸纳古今中外的艺术精髓升华已养,早先是绘出滇南山景的油画,作品进京参展并获奖;而今却将中国传统的笔墨书画视为立身的要务。沈克坚曾作为中学的美术教师,以优异的作品成为了云南省书协,美协的会员。

建水紫陶作品

沈克坚不但用毛笔在纸上挥洒,印石上鼓刀,偶尔还会让笔锋在陶器上去抖擞,让笔墨的线条去经受火焰的考验。

个人其他信息

玩古董,有瓷器,有木器;写书法,有隶书,有行书,弄篆刻,仿汉印,有隶意;去摄影,有民俗,带风情。这是沈克坚与之相伴的艺术道路,也成了他处于闹市声中独守清韵的依赖。能与纷繁的氛围中追求艺术,能在云雾飞雨的山中观览人生,理解人生,反映人生,不是每个学习艺术的都能做到的,只有胸怀宽广谵泊世俗的的劳者才会如此追求艺术。沈克坚的书画、篆刻、摄影作品带给人们的是来自滇南山中的甘泉,他的字有山的厚重,他的画有山的层峦,他的篆刻有山的古风,他的照片有山的景致和景中的人。山的灵气与人的灵气,组合成了沈克坚的人生和艺术。

社会评价

云南省红河州州委宣传部、红河州文体局主办,红河洲博物馆承办,于2012年9月24日举办题为《沈克坚书画作品展(云南实力派书画家)》。

沈克坚,字以柔、更夫,斋号费墨轩主,戊子生人(1948年生)

中国美术家协会云南分会会员

中国书法家协会云南分会会员

云南省建水县第一届书协主席

云南省曲溪人氏,书法幼承家教,书法篆刻皆精,绘画先研油画,油画随云欣成先生学习,后研国画,学古而不泯古,国画犹钟宋人画之神韵,作画法无定法,法皆由画定、由画生,故貌不与他人混;艺事之外,喜爱收藏,美之古物皆喜,犹喜收藏高古器,今有所藏。余时喜欢摄影,其品亦可入眼。

展会详情温馨提示:

2012年9月24日上午10:00举行《沈克坚书画作品展(云南实力派书画家)》的开幕式

展会时间:2012年9月24日至2012年10月10日

展会地点:云南省红河洲博物馆

特别鸣谢:

强英良先生:中国鲁迅研究会会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员 书画理论批评家

汪致敏先生: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会员云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红河州专家协会会员

闹市声中守清净 沈克坚的翰墨人生[文/强英良]

滇南哀牢山中的建水古城是历史上的重镇,至今仍是交通要冲,高速公路上的车流载着南来北往的人。如果有人能在如此喧闹的城中独守清韵,他便是身兼数艺的沈克坚先生。

沈克坚生在滇南山中,长于山中,却能吸纳吞吐山内外的文化气息,吸纳古今中外的艺术精髓升华已养,早先是绘出滇南山景的油画,作品进京参展并获奖;而今却将中国传统的笔墨书画视为立身的要务。沈克坚曾作为中学的美术教师,以优异的作品成为了云南省书协,美协的会员。他不但用毛笔在纸上挥洒,

沈克坚其人其艺(作者:汪致敏)

在建水文化圈内,与我往来的虽有部分书画界朋友,但至今日,我仍在不懂书画之列。可还好,在一次与一位颇有名气的画家闲聊时,给了我启蒙。他说:“画没有必要去作更多解释,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想象,去感受。”于是,我在闲瑕之余,站在一个外行的角度,细细揣摩起沈克坚的艺术追求和书画作品。

已近知天命年龄的沈克坚,年轻时极其喜爱书法绘画。但在那个年代,命运未能给他较好的环境和更多的机遇。直近而立之年,才大张旗鼓地开始了自己所钟爱的事业。那时,他虚心向老前辈求教,闭门谢客,足不出户,一头埋进陋室,孜孜不倦地研习古今碑帖及各家书典,认真领悟画艺,博采众长,挥毫不辍,默默耕耘。与他同一个单位的我,却是数月见不到他的面。

天道酬勤。在艺术求索的漫漫长路上,沈克坚经过苦苦辣辣酸酸甜甜的磨砺,生命的艺术之树结出了累累硕果。多次参加全国、全省举办的展览和大赛,捧回了“佳作奖”、“优秀作品奖”、“优秀全能奖”,被接纳为省美协、书协会员,并带着永不疲倦的笔耕和收获,走入了新的人生境界。这在当时,对一个小城的文化人来说,确实不是一件易事。

读沈克坚的书法,我有些情不自禁。几年前,他大胆采用传统书法技艺,结合中国画写出的书法,造型别具一格,构思十分有创意,具有一种融汇古今,勘透人生的意味。

沈克坚笔下的画,宜读、宜看、宜品。随读之、看之、品之渐进,我的想象自由了。在铺张开来的思绪中,募地,画面上的哈尼族风情,似一股清流,在我的心目淙淙流过。那朦朦月色中的蘑菇房,高高山梁上的哈尼寨子,密密匝匝的丛林,弯曲登天的哈尼梯田,让我感受到一种壮阔美妙的意境,感受到一种野性的呼唤,仿佛听到了林间溢出的一首山歌,仿佛受到了一次生命的洗礼。

我还在沈克坚的其他书画作品中寻找站立点,想把自己放进去,与他同享快乐,结果很失望,因为对于书画,我毕竟是个外行,认识也极为肤浅。但我愿用自己的眼光,去猜测他的创作心态,去认识他的作品及其他这个人。

上一篇:孙忠成

下一篇:孙爽(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