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昭清的个人简介
秦昭清,广西柳州人,1983年参军,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和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专业中国山水画方向研究生。先后供职于解放军广州军区司令部和广东省军区政治部。早年入选全军美术骨干专训创作班,多年从事军队文艺工作,上世纪90年代后活跃于军内外的军旅书画家,13次荣立二、三等功。2006年团职校官转业进广州。2008年入中国国家画院两年制课题班深造,师从卢禹舜先生。现定居北京。
近年先后在广州、桂林、柳州、洛阳、深圳、青岛、济南、成都、南京、苏州、东莞、厦门、哈尔滨和国家画院等地举办个展、联展和巡回展,出版有个人画册及与人合集30余部,作品多次入选各类展赛并获奖,相继被各地纪念馆、博物馆、高级画廊等相关机构和各界人士收藏。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美术报等媒体专题报道。入选“中国著名画家走进上海、成都、柳州、西安、香港及韩国等地学术交流暨画展”活动。是当代实力派中国山水画家。现为文化部青联美术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美协广西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省直机关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军旅春秋
他从一名解放军战士,到一名解放军军官,从一名曾经活跃于军内外的军旅书画家,再到如今专事研究传统中国画艺术的山水画家,如果说早期的秦昭清,是用军旅人生的情怀来作画,如今步入中年的他,正融汇传统文人的哲思来畅怀写意笔墨。个中不变的是,他对祖国河山的炽热感情和对艺术人生的超然领悟。
纵观秦昭清的画作,山水是其执着的主题。山之雄奇、水之幽奥、湖之氤氲、海之壮美,天地自然,其趣无穷。
这份钟情山水的偏好,源自于润养他整个青少年时代的故乡桂北融州,更缘于他廿数载的军旅生涯。从桂北奇丽幽邈的山水,到龙城的秀美景致;从四山五岳雄峻的颠峰,到疆域的神奇传说;从南粤富丽葱绿的城乡,到珠江的川流不息,秦昭清将千奇幻变,旷空无垠的山川大地、溪江湖海之美,融于他在军营中感受到的“气吞山河、威震八方”之巍然雄风之中。因而,在秦昭清的骨子里,偏爱气势宏大、波澜壮阔、旷达高远、雄浑厚重,自然而又和谐、且富有时代感和精神力量的场景与物象。诉诸于笔下,唯有祖国的万千山水和意想中的大美物象,可表其心境、写其胸臆。
在秦昭清早期的作品中,军旅和历史题材的《右江铁壁》、《南国风骨》、《东海前哨》等主题性作品均以山水为主体,构图奇崛,取势雄浑,笔墨酣畅,气韵粲然,渐见创新。反映了作者的心路历程和个性特质,体现了军旅画家之特点和军人品格与气魄,赢得了普遍的赞誉。
“作画不是为了名和利,作为一名军人,我希望我的创作能服从于军队,服务于人民。”1996年,广西桂林、柳州、梧州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其中城市几乎被淹没,当地不少村庄、校舍被冲毁,许多学生失学。秦昭清积极响应当时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关于“军队精神文明建设要走在全社会前列”的号召,率先在社会上举办个人书画作品义卖展公益活动,将义卖所得款捐给“希望工程”,扶助100多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当时我还年轻,一些人不理解我的这一举动,误以为是为了u2018出风头u2019。”秦昭清说,“其实,无论我是一名军人,还是书画人,我只想为社会尽一份自己的贡献。这份热忱,支撑我在艺术的路上坚持到今天,直至永远!”
采访中,记者发现秦昭清外表不事张扬,温文尔雅,内心善良率真。在他画案的上方,挂着一幅精装好的当代大师的书法:“学者志在大道,智者谋于未来”。他说,我是一个画家,更是经受过人民军队多年培植出来的人,我想不管从事什么工作,都应该有一种社会担当。我觉得从事传统文化艺术,不仅只把它看做是一种简单的传承,更重要的是通过传承与创新,不断扩大和发展我们民族的文化艺术,使之运用于社会,服务于大众,流传于历史。这是一个高度,是一种升华,是一种责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使传统得到发展和放射出光芒,我想我们都应当广集前贤经典,博采名师之长,力求厚积薄发,使之绽放我们内心智慧的精彩。
感怀写意
许多人认为画家是寄情山水、优哉游哉的闲适者,事实上,艺术家经历的是一种常人无法理解的抽象的精神苦旅。正如一位同道所说:“艺术犹如宗教,皆追求真、善、美,它是崇高的、神秘的,远离世俗的利欲。在实践过程中,笔墨不仅是一种技术语言,它也是一种修练的方式,充满着禅的意昧,因而成为了艺术家通往天堂最圣洁的载体……绘画艺术不应仅给人一种视觉上的愉悦,更多的应该是心灵的共鸣。
当秦昭清对山水画艺术的理解走向深入,他认为师承传统,走向自然、直面生活是不变的课题。近 来他更注重自然与境界、传统与个性的深入探究,而开始在更高层次思考自己的创作之路。
“我在苦苦追寻一种既能够传达宇宙空间、万物生态融为一体,又能相互依存、u2018天人合一u2019的境界,致力于探索这种笔墨的时代语言,表现形式上力图寻找属于自己的语言图式。”
基于这种执着的探求,他转业后放弃了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待遇优厚的工作,毅然担笈赴京,师从中国国家画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当代山水画领域著名的领军人物、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卢禹舜先生。“大师的个性化笔墨语言程式,即会把明白人带入艺术的堂奥,也会把糊涂者带入没有生命活动的抽象语言世界。... ...”卢禹舜的告诫让秦昭清豁然开朗。
“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山水悉以笔墨而成”、“墨受于天,浓淡枯润随之,笔操于人,勾皴烘染随之”。秦昭清从卢禹舜“论神韵、论笔墨、论精神”等论述中,在不断锤炼、酣化笔墨技法的过程中领悟到:中国画虽然以写意为原则,并注重对造化的体验,但这种体验是精神意识克服感官局限,经过主
观调节,直接触及世界本来面目之后的平稳、和谐、宁静和中庸。换言之,笔墨是以一种观照自然而转向关注心灵,并走上畅神、尚韵的表现之路后,孕育的一种阴柔之美。
“阴柔之美是一种取境入画的态度,是在心灵理性的观照下,给客体创造无限可能性的愉悦感。”秦昭清如是解释。
秦昭清的山水画艺术,在历经长期的探索实践和沉淀、造化之后,由此而蕴含着深刻文化内涵,具有生命哲学与人生雅致的艺术境界,富含美学价值。当山水的激情遇上心灵的理性,秦昭清的画作出现了全新气象:铅华落尽之后,在释放纯粹的笔墨间畅游,情感、精神、气韵、境界,闪现出思接天地的智慧之光。
(本文作者:张伟雄)
作品鉴赏
丹江揽胜图 ( 局部) (2012年作)
老子山雨后(2010年作)
苗家早春(局部)(2008年作)
秋山幽林图(2010年作)
秋深听泉(2009年作)
粤东前哨(局部)(2002年作)
和煦家园(局部)(2011年作)
评论文章
以山水图像表达当代所需文化精神
――秦昭清先生山水文化图像述评
文 / 付京生
一
秦昭清先生的山水画作,有雄姿英发、神完气足的气象。这与他曾卫国从戎,多年专事军队文艺工作相关。从他的《巍巍铁壁》、《东海前哨》、《南国风骨》、《登高观云》等作品可以看到,正是得益于军旅生活经历的影响,积蓄了他激扬的创作心思和给了他高昂的情感抒发。从而使得他的画作底气充沛,既有生活感情,又有笔墨气韵,富有其特殊美感。
元气淋漓、浑厚华滋、大气磅礴,是秦昭清先生作品给人最突出的美感。他的作品,笔墨鲜活、一团和气,情境相融。当欣赏者目击那笔墨鲜活、情境相融的画作时,顷刻又会感到他的绘画图像显现之中,有着充盈的文化生命血脉正生衍、周流,灌注在我们心头。从他的《巍巍铁壁》、《登高观云》、《东海前哨》、《苗家早春》、《玉融春韵》、《秋雨闲云》等作品分析,他的绘画基于三个要素:(1)自然→文化、(2)人→画家、(3)笔墨→图像。这是一个升华的过程,正是这三个要素互相融摄,并被统一于他的内在世界,所以,他才能够在创作过程中令笔墨从心,将画面表现得神完气足、意象生动、振奋人心。
从秦昭清先生作品的画面看,他无疑有着极好的艺术天赋,但他的作品却又并不完全依赖他的天性,而是有理性精神支撑的。重要的是,这种理性精神支撑却还是画家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思想的、观念的乃至技法语言的修养,从而使自己水到渠成地成为“为文化所化”的人而逐渐建构起来的。他的作品中的大气磅礴、浑厚华滋、元气淋漓式的生命润泽感,正是由此而显现、升发与高扬出来的。
二
从秦昭清所作《云霭泉远》中,可以清晰看到他有着极高超的写实、兼备放笔直写胸臆的笔墨驾驭能力。面对他画面中表现出的那雾霭弥漫的自然景观,我们似乎瞬间就能感受到有种“身临其境、仿听其声”的“错觉”。事实上,他并没有“摄影式”地去表现某一自然景观的真实与壮丽,而是在一种激情迸发、如醉如痴的状态中,使生命几乎充满了变数,下笔也不再是程式化性的累积,完全是充满随心写意和偶然生发的建构; 通过他的画面表现画家眼前“自然景观”的“心中”的美,集中体现出了中国人自古依然的文化意识与情感世界,间接地从侧面反映了中国人对崇高的“天人合一精神”的崇尚与向往,并以此集中反映了中国山水画的历史成就在当代文化语境中的特殊发展。
我们说,秦昭清先生的山水画“能集中反映中国山水画历史成就在当代文化语境中的特殊发展”,这绝不是溢美之词,因为他的《玉融春韵》、《西津晨境》、《圣堂灵壑》、《泉声如歌》等作品,无疑能旗帜鲜明地、清晰地反映出当代中国人的文化归属――这种鲜明、清晰的文化归属,既内蕴着20世纪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人逐渐培养起来的健康、美好、高涨、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又蕴含有古典中国文化中深邃的“天人合一”之精神――他的《玉融春韵》等作品,正是将这两种精神融会贯通的最佳图像化显现。《玉融春韵》系列作品,笔墨简洁清润,稳中求放,意象虽发于己心,但画得妙夺天工,水墨淋漓之中,仍有咄咄逼真,确实是难得的上乘佳作。
秦昭清先生的《老子山雨后图》,融入了传统文人画的笔情墨趣,他的高明之处,乃在于他创作中能将画面拟人化,画面所表现出的、中国古代文化所特有的那种优雅高逸的深浑情致,表明他在创作此图时,追求的是“以文载道”意义上的心灵净化。事实上,中国古代的山水画本身,原本即是维系每个社会个体心灵与情感的中介,秦昭清先生的这幅作品,立意格调极高,有“江山无尽”之意,画面充满着传递中国古圣文心之,且这种情致还被表现得情绪极为饱满、意味十分深长,故其视觉张力也即极为强盛。这充分表明,秦昭清先生已是能独辟蹊径、自立门户的大手笔。
三
中国古圣孟子,曾将自由、高洁的独立人格作为道德修养的首要目标。孟子推崇的慎独式的独立人格,不依附于权贵、不屈从于物质利益,坚持自己高尚的精神追求,这就是孟子的“三不能”(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秦昭清先生的《老子山雨后图》,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通过“拟人化”,而使中国古圣崇尚的文化精神,通过“山水”而被表现清晰的。
秦昭清先生的《云霭泉远图》,同样是把山水当作能体现“三不能”的“大丈夫”来表现并因此感人至深的。《云霭泉远图》,极尽文人情趣;但作者注重以现代人的健康的思想情调和浪漫情怀,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所以,画面表现的虽然是山水,但画面的主题,却是现代人鲜明感人的喧腾的生命感。表明,秦昭清先生确实是立足20世纪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中国山水画的新传统而独辟蹊径、自立门户,且是在前辈画家的成果上,走出了自己之新路的。
在前述意义上,秦昭清先生的《秋山幽林图》等作品,虽有“写实之真”,但这些作品却又无疑是在“无意识”(无心成化)的创作行为过程中,在“以心为造”、“画我心中山水”状态,通过“日用不知”式的“笔笔生发”,而使他的绘画笔墨语言的结构方式,一方面成为“美的形式语言”,另一方面,其内部则支撑有“化育人文”的深层文化意蕴。秦昭清先生的山水画,就是在这个意义上,使自然山水之真转化为文化图像、使画家的人文修养蕴于笔墨表达、使画面图像成为当代文化所需的标志性之文化符号。
四
如何才能使中国画笔墨语言的结构方式内部,支撑有能够化育人文的深层文化意蕴?是秦昭清先生孜孜以求的主攻方向。为此,他曾入读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山水画专业研究生,又进入全国最高级别的美术创作和教研机构、中国国家画院山水画工作室两年制课题班深造。这些年,他努力实践、沉淀、积累、从而使之提升,这使得他能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时代,立足本土文化传统,用现象学还原的方法,整合人类创造的有益中国山水画发展的诸多文化资源,用以建构自己的山水画画学体系。
秦昭清先生的《秋雨闲云图》等作品,表面看,是明代吴门画派传统的继承之作,但事实上,如果没有上述那种综合性的画学理论、技法探索与自己的山水画画学体系建构,那么他的《秋雨闲云图》系列画作中的那些诸如以“气运法”创作出来的“极轻松”的作品,就既不会有让当代人视觉心理极为愉悦的那种特殊的美感,也不会有如此的令人叹为观止的“深邃性”的文化效果。他的画作继承传统经典而无描摹、无造作,画胸中之块垒,写心中之逸气。既有宁静之平和,又似缓缓之流水,给人自然而然地进入幽远神秘的如来之境。在《秋雨闲云图》系列作品中,笔墨的技法语言和精神意蕴,与人的知觉结构和精神心理需求能达于具有同一性的境界,这是一种极 “了不起”的成就,不可小觑了这种古风的现代挪用。因为,这标志着,类于秦昭清先生《秋雨闲云图》系列作品这样古风式的中国画的文化空间,无疑能够有目标地培养出一种崭新的时代所需的主体人格。
总之,通过分析秦昭清先生的山水画作品,我们认为,.面对他的山水画面貌,欣赏者在他给定的特定的文化空间,一方面,能在审美的愉悦中,感受到他的画面给出的传统文化的温暖,并在目击道存中,感受到自我生命在传统的现代阐释中被润泽;另一方面,他的画面给定的精神气象与显现的精神旨趣,则能使欣赏者的文化生命,顷刻飞升到更高的境界、思想升华到更广阔的文化空间,精神境界由此得以超越。秦昭清先生的绘画,就是这样以山水图像为载体,反映了当代人所需的文化精神,并由此传达出了中国人的亘古永存的文化精神的。
―― 本文作者为著名美术评论家,《中国画苑》杂志主
编, 中国国家画院《国家美术》杂志栏目、“焦点论坛”栏目学术主持
众家评论
秦昭清能结合现代宇宙观和宗教意识,来感受知会“天地大美”,注重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体悟中国山水画勾、皴、擦、染、点之画理。画作或清丽雅致,幽奥深邃;或取势宏远,气韵神逸,有其独自思想性、情怀观,写意清纯、墨韵丰富,澄明透彻,没有尘俗之气。昭清为人为事不张不扬,艺道师承正统,沿脉遵宗,勤思善悟,且画艺颇具境界,精神和画品当值推重。
――许钦松(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广东画院院长)
昭清真诚、执着,聪慧、踏实。对传统画理原则,能从哲学思辨层次去理解与把握,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品格、气象与境界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感受和认识。能够抓住山水画之间的各种关系,把握住绘画中形象、意象、抽象层面上的变化组合。其画大处得气脉,小处见精神。坚持写生,用心感悟自然,从画里看到直面生活带来的收获,个人风格、思想观念、精神境界提升了。山水画家“静观”才能与自然在心灵上有无限的沟通,才能体验、解悟“天人合一”的境界。“坐究”是一种观察方法,是通过审美体验达到澄怀得道的过程,昭清以一个山水画家的感知和责任来领略并实践这些过程。昭清深明人生品质、艺术精神在中国画里都可以找到。这是很令人欣慰的!
――卢禹舜(中国国家画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美协国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
言为心声,画为意象。昭清的画,其手法灵便利落,画面墨彩润泽透亮,有一种纯和平淡,清雅爽健的精彩韵味。无雕琢之迹、故作之痕。于情于意之中写物造境,诗意盎然,并显现出深厚的画外修养。
――郑军里(全国政协常委、中央美术学院挂职副院长、广西美协副主席、广西艺术学院副院长)
秦昭清山水,笔墨灵秀,气韵生动,水墨酣畅,色泽淋漓,巧妙运用传统语汇表现当代山水笔丰墨健的当代气息,又富含烟雨空鞣善倭魅拇尘瘢逑至宋镂伊酵托吃踩诘某绺呔辰纭K淙皇腔婊从质钦苎В从沉俗髡呋泶镤焐⒛驳吹娜松扔肜寺榛常庵志辰缤ㄏ蛴钪婧榛模ㄏ蛟豆旁葡敝改愕哪谛氖澜纾褚还汕迦餍海吹幽闼械乃资婪渤尽
――王跃奎(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