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侃(吉首大学教授)的个人简介
邵侃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94年7月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地理系。十六年来,一直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积极参加教研教改,十分重视地理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发展、开发学生潜能。有五篇论文、一项教研成果在全省获奖,两项教研成果在全市获奖,一篇论文发表于《甘肃教育》。
人物简介
姓名 邵侃 性别 女 职称讲师,出生年月 1983年3月 民族 ,汉,2009年8月至今,在湖南省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主讲课程:中国古代史、中国史学史、史学理论与方法、世界民族志
研究方向: 灾害史、科技史、生态人类学
邵侃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94年7月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地理系。十六年来,一直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积极参加教研教改,十分重视地理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发展、开发学生潜能。有五篇论文、一项教研成果在全省获奖,两项教研成果在全市获奖,一篇论文发表于《甘肃教育》。
《地图》一课,在2005年甘肃省初中地理课堂竞赛活动中获二等奖。在2005年被市教育局确定为全市“131”骨干教师。
2006年被嘉峪关市教育局授予“课改先进个人”、2007年被评为嘉峪关市“青年教学能手”称号。2006年至今被嘉峪关市教育局聘为初中地理兼职教研员。
2010年7月被评为教育局优秀共产党员;2010年9月被评为市级优秀教师。2011年度历史与文化学院教学比武第一名。
自我简介孔孟桑梓闻圣教,关中农城耕读行,英伦问道诣风致,武陵古地一园丁。
性随意洒但缘至,岂另竹松随风轻,行己有耻循天道,使于四方不辱铭。 ?
代表论文
1、藏族传统生计与黄河源区生态安全――基于青海省玛多县的考察,民族研究,2011(5);
2、《齐民要术》中的农业减灾技术研究,民族遗产(第三辑),文日焕、祁庆富主编,2010(12);
3、中国古代救荒书中的减灾技术资料价值评估,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0(3);
4、“代田法”新解――汉族农业遗产的个案研究,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0(2);
5、唐代的灾荒与人口流迁,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9(6);
6、传统农业时代的农业减灾技术研究,西北大学学报,2009(5);
7、历史时期中西农业技术比较研究――基于两种模式的探讨,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9(4);
8、明清时期粮食作物的引入和传播:基于甘薯的考察。安徽农业科学,2007(22);
9、中国古代救荒书研究综述,古今农业,2009(1),同年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10、The Value of the Miao Peopleu2019s 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 for a Solution to Rocky Desertification in Mashan,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2011(3)。
项目研究
1、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西南民族地区历史自然灾害与农业技术选择”,主持人。
2、2010年湖南省教育厅项目“传统农业时代农业灾害防减技术体系研究――基于汉族农业遗产的考察”,主持人。
3、2011年湖南省民族学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基金项目“西南少数民族传统生计中的避灾策略研究”,主持人。
4、吉首大学2009年人才引进项目“西南民族地区历史农业灾害风险分析”,主持人。
5、吉首大学2009年度校级项目“u2018区田法u2019新解――汉族农业遗产的个案研究”,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