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作云的个人简介
邵作云,女,高中文化,安徽五河县城关镇人。被老百姓称为“民歌皇后”的她,自幼热爱家乡的小调、民歌、戏曲。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五河民歌厚重的文化底蕴熏陶,从1993年起开始学习演唱五河民歌,由于天资聪颖,悟性高,加上潜心钻研、勤学苦练,很快她的突出表演才能得以显现。她在民歌表演中加入传统戏曲元素,把人物个性表现的淋漓尽致、生动形象,身段动作刻画得细腻生动,惟妙惟肖,极具感染力;她的演唱音域宽广宏厚,声音甜润朴实,音色委婉动听。邵作云演唱五河民歌,不仅能独唱、对唱、领唱,还能够反串,且男女声过渡平稳自然。基本内容
邵作云,女,高中文化,安徽五河县城关镇人。被老百姓称为“民歌皇后”的 她,自幼热爱家乡的小调、民歌、戏曲。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五河民歌厚重的文化底蕴熏陶,从1993年起开始学习演唱五河民歌,由于天资聪颖,悟性高,加上潜心钻研、勤学苦练,很快她的突出表演才能得以显现。她在民歌表演中加入传统戏曲元素,把人物个性表现的淋漓尽致、生动形象,身段动作刻画得细腻生动,惟妙惟肖,极具感染力;她的演唱音域宽广宏厚,声音甜润朴实,音色委婉动听。邵作云演唱五河民歌,不仅能独唱、对唱、领唱,还能够反串,且男女声过渡平稳自然。
1998-2007每年的五河县春晚调演都有邵作云的演出节目,颇受群众欢迎。1998年8月获得首届五河民歌大赛一等奖。2000年在徐州“淮海戏曲王影视中心”出版《蓝、红、云》个人专辑磁带五盒,2006年出版个人演唱光碟数张,其中四张格调健康的《戳花窝》专辑集中展示五河民歌的魅力。
2008年反映安徽农民新生活和当代农村新风貌的28集电视连续剧《太阳月亮一条河》(原名:淮乡风情)在五河拍摄,导演张惠中、作曲家杨震对邵作云原汁原味的表演十分欣赏,邀请她在剧中尽情渲染五河民歌文化。她的个人视频专辑也被导演和作曲家珍藏。
邵作云是个多才多艺的演员,京剧、豫剧、黄梅戏、泗州戏、流行歌曲也都很擅长。早在1993年她就加入了“五河县京剧联谊会”,多次参加周边省、市、县的票友大赛,并获二、三等奖,是蚌埠地区唯一反串老生的女演员。
为了宣传普及五河民歌艺术,邵作云组织带领苏鲁豫皖四省艺术工作者演唱五河民歌,足迹遍布皖北大地。2000年她率先把五河民歌小调搬上荧屏,2001-2007年在徐州“淮海戏曲王、艺华音像、彭城音像、长乐音像、鸿翔音像、红椿音像”等影视公司拍摄VCD千余集,把众多的五河民歌精品展现出来,把更多的优秀民间艺人如马成先、黑毛、张明霞等介绍给广大观众,使城乡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极大丰富。
干过企业领导的邵作云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1984-2002年在五河县第一纸箱厂工作,后期任厂长),她2006年开始担任城关镇衡台社区艺术总监,带领演职人员跑遍城乡,把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送到田边村头。现在她经常在青年圩广场主持文艺节目。
五河民歌小调源于民间生活,老百姓在劳动生活中拉着胡琴、手敲瓷碟抒发着丰收的喜悦和情感,作为口头传承的非物质民间音乐文化遗产,在明代的《五河县志》已有记载,她是浩瀚中国民歌大系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淮河儿女的天才创作。为了使这一文化瑰宝继续发扬光大,邵作云的宏伟目标是出一本关于五河民歌小调历史、今天和未来的书。近年来,邵作云致力于挖掘整理五河民歌小调,通过不懈努力,目前已收集了200余首,待进一步完善曲谱后,将出版发行,这是邵作云对五河文化的最大贡献。我们期待着她早日呈现在世人面前,预祝民歌皇后邵作云在艺术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