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学斌

时间:2023-12-18 14:38:21编辑:小简

齐学斌的个人简介

博士、博士生导师、农业部作物需水与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河南新乡农业水土环境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站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水资源高效安全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河南省优秀专家。

人物生平

主要从事灌区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与调控技术、农业高效用水技术、养殖废水及再生水农业安全利用技术等。主持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国家科技攻关课题、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科技部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水利部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人事部高层次留学人员科技活动资助项目、欧盟国际合作项目课题,以及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工程项目的子课题等。主编著作4部,参编8部。在Journal of Hydrology、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水利学报、生态学报、农业工程学报、水科学进展等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排名3、3、6)),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1),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排名第1),获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2项(排名3、3)。

2006年以来,主持欧盟第六框架项目“劣质水安全高效灌溉技术及环境影响”、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东北村镇地下饮用水安全保障适用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污灌区农田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等项目,年均可支配经费60多万元。

兼任全国地下水信息网秘书长、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水利部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评审专家、中国农学会农业资源与环境分会理事、中国水利学会水利水电信息研究会委员、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理事、河南省水利学会理事、河南省国际科技交流发展促进会理事、《地下水》期刊编委会副主任、《灌溉排水学报》编委等。

主要著作

【1】齐学斌,樊向阳.中国地下水开发利用及存在问题研究[C].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9.

【2】齐学斌,宋金山.农业节水与地下水开发利用[C].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

【3】齐学斌,樊向阳,赵辉.再生水灌溉试验研究.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9.

【4】邢君杰,齐学斌(通信作者),黄仲冬,等.宁夏引黄灌区退水水质评价研究. 灌溉排水学报[J].2011,30(1):72―75.

【5】齐学斌,樊向阳,李平,等.井渠结合灌溉类型区多水源联网优化调度模式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07,26(2):17-20.

【6】齐学斌,黄仲东, 樊向阳,等.井渠结合灌区节水效益模糊综合评价决策系统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08,27(1):13―17

【7】齐学斌,李平,亢连强,等.变饱和带条件下污水灌溉对土壤氮素运移和冬小麦生长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8,28(4):1635―1645.

【8】Xuebin Qi, Zhongdong huang, Ping li,etc. Impact of depth of groundwater table on nitrogen dynamics in soil and winter wheat growth under Treated water irrigation[A].XVIIth World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CIGR),2010. (被ISTP收录)

【9】李平,齐学斌(通讯作者),樊向阳,等.分根区交替灌溉对马铃薯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09,141(25):92―95.(被EI收录)

【10】乔冬梅,齐学斌(通讯作者),庞鸿宾,等.地下水作用下微咸水灌溉对土壤及作物的影响.农业工程学报,2009,25(11):55―61.(被EI收录)

【11】黄仲冬,齐学斌(通讯作者),樊向阳,等.根区交替地下滴灌对马铃薯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应用生态学报,2010,21(1):79―83.

【12】李平,樊向阳,齐学斌(通讯作者),等.石津灌区储水灌溉条件下土壤水分动态及灌水适宜阈值研究,灌溉排水学报,2010,29(4):59―62.

【13】齐学斌,李平,樊向阳,等.再生水不同灌溉方式对重金属在土壤中残留累积试验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16(4):839-842.

【14】李平,齐学斌(通讯作者),亢连强,等.不同潜水埋深再生水灌溉夏玉米氮素运移试验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16(6):1384―1388.

【15】Xuebin Qi,Xiaoxian Zhang, Hongbin Pang. An Efficient Multipl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Solution for Water Flow in Variably Saturated Soils[J].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2008,7(2):200-209.

主要科研成果及奖励

【1】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化工程项目“井渠结合灌溉类型区农业高效用水模式与产业化示范”,2004年获山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三;

【2】“十五”国家863课题“华东北部半湿润偏旱井渠结合灌区节水农业综合技术体系集成与示范”,2010年1月,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6;

【3】国家科技攻关课题“水资源联合调控与保护技术研究”,2008年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一;

【4】“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专题“商丘试验区农业用水高效持续综合技术研究”,2001年获中国农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三;

【5】科技部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劣质水安全灌溉技术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2008年3月获中国农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

上一篇:庞联斌

下一篇:朴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