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储[的个人简介
汤储[(1783-1832)自幼以宗贤汤显祖为楷模,故以汤显祖“玉茗堂”号为名曰“茗孙”。清江西临川城内六水桥人。官授内阁中书。汤储[
汤储[(1783-1832),自幼以宗贤汤显祖为楷模,故以汤显祖“玉茗堂”号为名曰“茗孙”。清临川城内六水桥人。官授内阁中书。
储[自幼聪慧,过目成诵,才思敏捷,行文沉厚,淹贯古今,被赞有“玉茗家风”,髫年即名噪海内。嘉庆五年(1800)取副榜贡生、宗学教习。十五年(1810)乡试取第一名举人。次年会试,初拟状元,后改第四名进士。选庶吉士,改翰林院编修,授内阁中书。汤储[擅长骈体文,因而被内阁所倚重,内阁所进奉文字,多出其手。其文字古茂渊懿,为时所称颂,大学士曹振镛推其为“今之燕许”,林昌彝称其有“复古之功”。未及一年,因父及嫡母丧,回乡守孝,九更寒暑方复职。因积劳成疾,患消渴病(糖尿病),常数月才去内阁一次,为忌者所妒,欲将其解职,内阁大学士曹振镛认为不可。
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七月,嘉庆皇帝J炎崩于热河避暑山庄,英帝国主义及浩罕(乌兹别克)国王玛达尔乘大清国丧之时,唆使匿于浩罕国的新疆伊斯兰教白山派之和卓萨木萨克次子张格尔率部攻挠南疆,欲夺回其曾祖父玛木特所统治的叶尔羌、喀什葛尔南疆旧地,而后分裂祖国。清道光八年(1828年),清扬威将军长龄利用黑帽回对张格尔之不满,密遣其纵反间计诱张格尔入伏,一举擒获张格尔,押送京师斩于市。捷报到京,众中书拟贺表,皆不合上意,大学士曹振镛令汤储[执笔。他带病伏枕构思,一挥而就,所作之表文词“古茂渊懿”,胜人一筹,备受内阁大臣称赞,士人争相传抄,一时纸贵。 清朝漕运、河工二事,岁靡金钱无算,泥古之士,目击流弊,或拟改海运,或议复古道,或请治西北水田,大抵眉睫之见。唯汤储[所上《舟泊御黄坝五古》一篇,议论独辟,被国人称颂。其治河三善之策,成为清朝漕运、河工的典范。
清道光九年(1829),汤储[获六品衔,擢升侍读。因其为官廉洁,俸禄又低,而京城做官,每年用度需耗资六七万钱,汤储[时常捉襟见肘,入不敷出,于是告病归家,安贫著述。十二年六月卒,终年仅49岁。
汤储[一生清贫,但作品丰富,著有《长秋馆诗文集》32卷、《骈体四六文》16卷、《仪礼》、《绘图考》、《骈体文》、《经史补注》、《望海船》、《与客谈南河事》、《秦中吟》、《忍冬小草》2卷、《布帆无恙草》3卷等。多为兵火所毁,仅存《布帆无恙草》、《长秋馆咏史诗钞》行世。前者收诗230多首,系由京病归途中及在家卧病期间的作品,其《望海船》与《客谈南河事》诸篇,忧深思远,大有《秦中吟》余响。
储[工骈体文,尤善工诗,其诗文笔法生动,文采飞扬,或沉博艳丽,或跌宕酣嬉,不可一世,深得汪廷珍、林则徐等名士赏识,为士林所推崇。当他听说乡里溺杀女婴现象严重,即写了《罪言?溺女》,痛斥溺女行为,并引用古时“木兰从军”、“缇萦上书”的典故,批判重男轻女的观念,告诫人们须保护女婴,勿害无辜。此诗在抚州城乡广为流传,对制止溺女恶行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作为汤显祖族中子弟,汤储[深得汤学真传,与汤来贺、汤德延、汤季云、汤善卿、汤仲武、汤述卿、汤钟灵、汤孟征、汤孙绪、汤新德、汤秀琦等人成为一代文学鸿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