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全介的个人简介
师全介,字立之,泉州清源(今福建省泉州市仙游县)人,生于公元783年2月2日,卒于公元863年7月18日,活动于唐宪宗、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唐宣宗、唐懿宗时期,曾深得武宗信赖。
人物生平
师全介,字立之,泉州清源(今福建省泉州市仙游县)人,生于公元783年2月2日,卒于公元863年7月18日,活动于唐宪宗、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唐宣宗、唐懿宗时期,曾深得武宗信赖。
师全介一表人才,才智出众,因学识广博而远近闻名,其忠孝之心是无人可比的表率。公元806年(元和初),参加殿试,被唐宪宗认为是奇才,任命为内侍省内仆局令(正八品下),授勋为最高等级的上柱国,负责掌中宫车乘。后来,又调他到枢密院任孔目,负责掌管军政狱讼、帐目、遣发等事务。公元820年(元和十五年),唐宪宗认为他对礼学有独到见解,办事有法度,提拔他担任了朝议郎(正六品上)。公元821年(长庆初),唐穆宗任命他为宫闱局令(从七品下),掌管宫内法纪、制度。唐敬宗进行奖励时,晋升他为太中大夫(从四品上)。公元827年(大和元年),唐文宗对他进行奖励,任命他为内寺伯,负责纠察宫内不法等事项。公元830年(至大和四年),唐文宗在宫廷宴请有功勋的旧臣后,派他到江西护送岭南节度使李宪(字章武),被李宪用酬绩效,勉励其恭敬勤恳。会昌年间(公元841~846年),他再接再厉,为政清廉口碑极好,被唐武宗提拔为正议大夫,担任内侍省内给事,在皇帝左右负责联系中宫以下众事中宫以下众事,封爵位为武昌县(今安徽霍邱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穿五品以上官服(绯鱼袋)。公元844年(会昌四年),被派往今河南三门峡一带任陕府监军,代表朝廷协理军务,督察将帅。公元852年(大中六年),在外巡抚期满,退朝归家,在长安县(现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修德里私第承绍先业。
公元863年(咸通四年)7月18日,师全介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81岁。公元864年(咸通五年)正月九日,按照礼制,葬于京兆府长安县承平乡小杨村的原上。
现代历史学者认为,师全介在唐武宗执政的会昌四年(公元844年)被派往陕府担任监军,直到大中六年(公元852年)才得以归朝,而且返朝后罢黜不用,是唐宣宗与宦官集团早有勾结,对外出监军没有参预拥立他为帝进行压抑的力证。
师全介的先人师惠超曾在南朝担任掌管 皇帝膳食的知食使,穿五品以上官服。
师全介娶妻周氏,生有一儿一女。他的儿子师季彰,官至承奉郎(从八品上),在内侍省掖庭局担任掌教习宫人书、算、众艺的 宫教博士(从九品下),授勋为上柱国。
墓志铭并序
公讳全介,字立之,泉州清源人也。历承庆绪,谱籍存焉。其先惠超,皇任内外尚食知食使,随驾南朝,赐紫金鱼袋。公俊迈雄杰,该通群籍,以忠孝为心,独步人表。元和初,为材应选。天子奇之。遂乃筮。尝曰:挺乾坤,正日月,跨宇宙,致升平。繇是风仪有节,恩泽遄加。至年,赐绿,加徵事郎,行内侍省内仆局令,员外置同正员、上柱国,充内枢密院孔目。至十五年,帝以礼学弥恪,本□有章,加朝议郎,官勋如故。长庆初,穆宗负,恩加宫闱局令,官勋如故。
敬宗新恩,加太中大夫,官勋如故。大和,文宗统极,新恩加内寺伯,官勋如故。
至四年,天子以在禁掖勋旧,差使江西送岭南节度使李宪节,用酬绩效以劝恪勤。
会昌,武宗驭宇。尽力弥缝,大称上旨。在官之操,清白俭慎。人情翕然,以为绩用无比。新恩加正议大大,摄内侍省内给事,判仗内宫闱局□,封武昌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仍赐绯鱼袋。至四年,恩陕府监军使,官勋如故。外抚四载,□民畏爱。恭行皇化,无党无偏。所理正直,将骑有礼。内外瞻美,衢路欣然。
至大中六年,年满归朝。便退私室,承绍先业,俨然如初。道和而不杂,心俊而不疏,温恭揖让之间,自得辈流仰誉。亲朋谓曰:能贤乡党,为之知命。何车之书满腹而有斯见!何七步之才攸进而有斯知哉!退私一十七年,居家遇疾,时咸通四年秋七月十八日,薨於长安县修德里私第,享年八十有一。公建中四年二月二日生。夫人周氏,淑德贞谅,整肃居丧,以礼尽哀,毁不灭性。有男一人:季彰,能以器应世,今为承奉郎行内侍省掖庭局官教博士员外置同正员上柱国。女一人,适刘氏。夫妻不幸,并早沦殁。男以丧礼,摧毁逾制。以咸通五年正月九日窆於京兆府长安县承平乡小杨原,礼也。於戏!禁掖德风,藩维监护。内外称美,来思去慕。恐陵谷变更,德音俱泯。故刻他山之石,以为不朽之铭。曰:
济济伊人,威仪在身,六朝恩泽,银朱轮。莅事忘劳,居家夕惕,忠孝恭谦,德行弥剧。知进知退,和而不同,绩名未朽,璋随风。亲朋恸惜,呜呼哀哉!音徽长在,日往月来。
(录自《隋唐五代墓志汇编》陕西卷第二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