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胜之的个人简介
司马胜之,字兴先,广汉绵竹人也。三国时蜀汉大臣。人物资料
通晓《毛诗》,研习《三礼》。为人素来清静淡泊,生性不喜追求名利。在 蜀汉时,初为郡 功曹,处理事务,皆按律法,颇得大体。益州 征辟他为从事,进升尚书左选郎,调任 秘书郎,与S正同。当时 蜀汉的州府 书佐的职位品级和郡府的 功曹相当,而州府的从事则与 尚书台的 郎官相当;蜀汉特别重视 察举制度,为官的人虽然历任朝廷要职,仍然还可以被举荐为秀才、孝廉,仍可到州郡担任高级官员。景耀末年(263年),郡府请求推荐他为孝廉。晋统一巴蜀后, 梁州新建,聘请他为 别驾从事,又举荐他为秀才,历任广都、新繁县的县令,政绩优异。因性情清秀召入朝为散骑侍郎,朝廷对他待以 宗室之礼。最后因病辞职。后在家被授予汉嘉太守,前来道贺的人不断,他坚决辞让,拒不上任。安心闲居,清净淡雅,谦逊自守,常说:“世上的人不去追求道德而忙着追名逐利。像我这样的人,可以说才稍微有点值得荣耀的东西。”教化乡里,凡事以恭敬为先。六十五岁时在家中病逝。其子司马尊、司马贤、司马佐,都有令问美德。
历史记载
《华阳国志》:
司马胜之,字兴先,广汉绵竹人也。学通《毛诗》,治《三礼》,清尚虚素,性澹【不】荣利。初为郡功曹,甚善纲纪之体。州辟从事,进尚书左选郎,徙秘书郎。时蜀国州 书佐望与郡功曹参选,而从事侔台郎;特重察举,虽位经朝要,还为秀孝,亦为郡端右。景耀末,郡请察孝廉。大同后,梁州辟 别驾从事,举秀才。历广都、新繁令,政理尤异。以清秀征为散骑侍郎,以宗室礼之。终以疾辞去职。即家拜汉嘉太守,候迎盈门,固让,不之官。闲居清静,谦卑自牧。常言:“世人不务求道德,而汲汲于爵禄。若吾者,可少以为有余荣矣。”训化乡闾,以恭敬为先。年六十五,卒于家。子尊、贤、佐,皆有令德。
历史评价
1.汉嘉克让,谦德之伦。《华阳国志?后贤志》
2.自言:世人不务求道德,而汲汲于爵禄。若吾者,可少以为有余荣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