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峰(教授)

时间:2023-12-13 17:22:37编辑:小简

邵峰(教授)的个人简介

邵峰,国际战略研究室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对外战略,国际防扩散,国际恐怖主义与反恐。

研究领域

中国对外战略,国际防扩散,国际恐怖主义与反恐

教育背景

1980年9月-1982年7月就读于北京四中。

1986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获法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86年8月-1990年3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国际片工作,主要负责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管理、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重点课题管理以及国际片的日常科研管理工作。

1990年3月-2004年5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世界经济与政治》编辑部任编辑。

1996年8月晋升副编审。

2001年12月任编辑部副主任,负责国际政治理论、国际政治与安全、美国经济与政治、学术争鸣、海外专稿等栏目。

2004年5月调任国际战略研究室主任。

2004年8月晋升编审。

2008年12月转系列为研究员。

2006年5月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系教授,硕士生导师。

科研工作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冷战后大国的核战略、防扩散战略的调整与国际核不扩散体制的解决思路》。

参与中国社科院重大项目《国际体系变化与中国的战略选择》。

研究成果

编辑成果

参加《世界经济与政治》1991年第8期-1996年第7期编辑工作,共编发稿件298篇,约300万字。

参加《世界经济与政治》1996年第8期~2001年第11期共64期的编辑工作,阅稿总量1200余篇,约1300万字,编发稿件335篇,约350万字,校对总量(包括自发稿件的3遍校对和每期一遍通校)共1950万字。

参加《世界经济与政治》1996年第8期~2004年第12期共101期的编辑工作,阅稿总量2280余篇,约2800万字,编发稿件521篇,约537万字,校对总量(自发稿件的3遍校对)共1611万字。通校总量约1550万字。

著作章节

1.《当代世界政治实用百科全书》(参与策划、组编、撰写),中国社会出版社1993年12月出版,组编18万字,自己撰写辞条24.7万字。

2. 《西方政治的稳定器DD文官制度》,辽宁大学出版社,1996年2月出版,13万字。

3. 《现代资政纲鉴》(徐小苗、李成斌主编,大型工具书,110万字),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年4月第1版,任编委,负责欧洲部分,组编25万字,自己撰写“希特勒”条,8400字。

4. 《21世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展望》(裴长洪、刘迎秋主编,共34万字),第十一章“国际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共18000字。

5.《全球化与新经济》(王逸舟主编,世界经济与政治编辑部编,任编委),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年12月版,28万字。

6. 承担国际政治研究综述之“9.11事件的深远影响”和“多边主义和多边外交”两部分,载李铁映主编《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前沿报告(2002)》(共80万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6月版,共15000字。署名《世界经济与政治》编辑部,邵峰执笔。

7. 《现今恐怖活动为何愈来愈多?(一种战略分析)》,载李慎明、王逸舟主编:《2005年: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12月版,第43-68页,26000字。

8.《“颜色革命”论析》,载李慎明、王逸舟主编:《2006年: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68-94页,23000字。

9.主持完成院B类重点研究课题《2004-2005年度国际政治与安全战略形势系列评估》,研究报告集,2006年5月通过结项,总字数34万字,自己撰写8万字。

10.《两场核危机与国际核不扩散难题》,载李慎明、王逸舟主编:《2007: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1月版,第72-95页,20000字。

11.《直面困境 探寻出路DD2007年国际核扩散形势述评》,载李慎明、王逸舟主编:《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12月,第71-98页,23000字。此论文被全文收入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会刊《军备控制与安全》,2007年第3期。

12.《恐怖主义与反恐战略研究综述》,载王逸舟主编:《国际政治理论与战略前沿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12月,第184-218页,32000字。

13.《民族分离型恐怖主义探析》,载李慎明、王逸舟主编:《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200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12月版,第83-112页,23000字。

14.《全球恐怖主义的现状与发展态势》,载李慎明、王逸舟主编:《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12月版,第116-142页,23000字。

15.《全球恐怖主义与反恐斗争:2009-2010》,载李慎明、张宇燕主编:《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1月版,20000字。

16. 《全球恐怖主义与反恐斗争(2010-2011)》,载李慎明、张宇燕主编:《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1月版,20000字。

17.

论文

1.《美国国家安全战略述评》,载《世界经济与政治》,1992年第2期,8000字。

2.《独立自主是毛泽东外交思想的灵魂》,载《世界经济与政治》,1994年第2期,6000字。

3.《1999年国际政治若干问题研究综述》,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第8-9期,署名本刊编辑部,邵峰执笔,所课题,38000字。主要内容收进李铁映主编《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前沿报告(200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8月版。

4.《2000年中国国际政治研究综述(上)》,所课题,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6期,署名本刊编辑部,邵峰执笔,19000字。主要内容收进李铁映主编《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前沿报告(200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5月版,“国际政治研究综述”专题。

5.《近年来中国关于国际政治若干问题研究综述(上)》,承担“关于恐怖主义问题”部分,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6期,21000字。中国国关在线转载。

6.《美国“大中东计划”的实质和发展前景》,论文,载《亚非纵横》,2004年第4期,7200字。

7.《从三个层面分析和把握中美关系的发展》,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11期“卷首语”,1600字。

8.《布什第二任期美国对外战略的走向》,论文,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12期,10000字。此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国际政治》2005年第3期全文转载。

9.《国外高层决策咨询机制及其启示》,载《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5年第1期,第88-96页,16000字。

10.《朝核问题走向及中国的应对》,载《亚非纵横》,2007年第1期,8000字。

11.《朝核问题的症结和走向》,载中央党校《理论视野》(月刊),2007年第5期,6000字。

12.《朝核问题的发展前景与东北亚安全机制建设》,笔谈文章,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9期,3500字。

13.《国际核扩散难题:根源和出路》,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2期,16000字。

14.《当前国际社会反恐战略的反思与前瞻》,载【台湾】王高成主编:《前瞻21世纪的战略思潮》论文集,【台北】时英出版社,2008年4月版,21000字。

15.《当前国际防核扩散形势述评》, 载李根信、滕建群主编:《2008:国际军备控制与裁军》,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5月版,16000字。

16.《东亚共同体的可行性分析与中国的战略》,笔谈文章,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10期,5600字。

17.《当前国际防扩散形势及前景》,载中国联合国协会编:《联合国与和谐世界》(United Nations:Towards A Harmonious World)【中英文两种版本】,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版,第79--102页,22000字。

18.《朝鲜的核战略分析与中国的应对》,载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院编:《国际热点与中国的外交应对》,“国际关系研究”2008年第3辑,时事出版社,2008年11月版,第17-35页,15000字。

19.《和谐哲学:中国外交的新境界》,载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与世界观察》,2008年第3、4期合刊,2008年12月,5300字。

20.《金融危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及中国的应对》,笔谈文章,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12期,4000字。

21. 《中国外交战略:六十周年 六大变化》,载《新远见》(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主办),2009年第10期,10000字。【受到中央党校主体班学员的广泛好评】

22. 《从革命到合作:中国外交战略60年六大变化》,载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与世界观察》,2009年第3、4期合刊,2009年11月,10000字。

23.《当前全球恐怖主义的现状与发展态势》,载《太平洋学报》,2010年第9期,15500字。

24.《国际安全环境的变化与中国安全战略的选择》,载张蕴岭主编:《中国与世界:新变化、新认识与新定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12月版,20000字。

研究报告

1.《新时期保密工作重要理论与政策研究》,国家保密局和中国社科院联合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批准号97BT009),成果为内部报告,共8万字,2000年5月结项,负责两个分课题(共4个分课题)第一稿的写作,最终成果40000字,受到国家保密局领导的好评。

2.《“大中东计划”的实质及前景》,邵峰,研究报告,载《中国社科院要报?信息专报》,第44期,2004年8月26日, 3000字。

3.《国外高层决策咨询机制建设情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内部报告,办公厅转交中办任务,2004年11月1日交稿,7000字。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2004年度优秀决策信息对策类三等奖,获得2006年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4. 《美国反恐战略剖析》,载《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领导参阅》,2005年第6期,3500字。

5.《国际政治研究“十五”期间发展状况和“十一五”发展规划调研报告》,邵峰执笔,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关于国际问题研究调研任务的分报告,2005年4月17日上报,20000字。

6.《关于当前恐怖主义的若干思考》,载《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领导参阅》,2005年第14期,2005年5月15日,3500字。

7.《正确认识“颜色革命”中的四对关系》,载《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信息专报》,第44期,2005年7月27日,3000字。《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领导参阅》于2005年第24期,8月25日转载。

8.《世界政治格局的新特点及中国的战略应对》,报外交部政研司,2006年6月13日,6500字。

9.《伊朗核问题的前景与中国的战略应对》,载《世界经济调研》,2006年第35期,2006年8月28日,7000字。

10.《发达国家高层决策咨询机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2006年10月19日参加国务院研究室召开的“完善党和国家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专家研讨会”提交的书面研究报告,20000字。

11.《当代中国外交思想DD对几代领导人的比较》,王逸舟主持的外交部课题《中国外交思想的发展、变化及趋势展望》的上篇,2006年12月5日上报外交部,20000字。

12.《伊朗核危机三种前景并存》,载《人民日报?内部参阅》,2007年第6期,2007年2月9日,5000字。

13.《关于进一步发展中泰关系的几点建议》,载《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专供信息》,2007年第38期,2007年4月30日,中办采用,3000字。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2007年优秀对策信息对策研究类三等奖。

14.《关于进一步发展中泰关系的几点思考》,载《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领导参阅》,2007年第19期,2007年7月5日,5000字。

15.《朝核问题的发展前景与东北亚安全机制建设》,办公厅约写上报中办,载《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专供信息》,2007年9月17日,4000字。本报告刊发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专题研究报告之二十(总2957期),2007年12月。

16.《关于“中国责任论”的几点思考》,由王逸舟转交外交部,2007年8月,9000字。

17.《应对“中国责任论”的建议》,载《世界经济调研》,2007年9月10日,第34期,5000字。

18.《进一步发展中泰关系的几点建议》,载《世界社科交流》,2007年第22期,9月28日,6000字。

19.《“和谐哲学”理念与中国外交的新境界》,载《世界经济调研》,2008年第11期,3月24日,6000字。

20.《韩国宗教及其政治外交影响》,载《世界社科交流》,2008年第10期,3月31日,6400字。

21.《奥运火炬传递凸显和谐世界外交的重要性》,载《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领导参阅》,2008年第13期,2008年5月5日,3000字。

22.《内蒙古自治区应急管理工作调研报告》,于2008年8月26日上交“中国应急管理机制国情调研”课题组主持人王德迅,11000字。

23.《朝鲜拥核战略分析与朝核问题的前景》,载《世界经济调研》,2008年第41期,10月27日,5600字。

24.《朝鲜核战略的特点与对策建议》,载《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2008年11月,第104期,3000字。

25.《打击民族分离型恐怖主义的经验和教训》,载《世界经济调研》,2009年第10期,3月16日,5500字。

26.《打击民族分离型恐怖主义的经验和教训》,载《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2009年5月,第69期,3000字。【回良玉副总理做重要批示。】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2009年优秀对策信息对策研究类二等奖。

27.《打击民族分离型恐怖主义的经验和教训》,载《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领导参阅》,2009年第20期,7月15日,5500字。

28.《如何避免“7?5”事件国际化的负面影响》,载《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专供信息》,2009年第15期,7月15日,3000字。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2009年优秀对策信息对策研究类三等奖。

29. 《我向国外派遣采购团的做法应有所改变》,载《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2009年第109期,8月4日,3000字。【国务院政策研究室专门调阅】

30. 《年初专稿:全球恐怖主义的发展态势》,载《世界经济调研》,2010年2月8日,第6期,5000字。

31. 《莫斯科地铁爆炸案再敲反恐警钟》,载《人民日报?内部参阅》,2010年4月16日,第15期,4500字。

32.《重视我国周边安全中的非传统安全因素》,载《人民日报?内部参阅》,2010年7月2日,第26期,5500字。

33.《中东变局对中国的影响、启示及对策建议》,载《世界经济调研》,2011年5月19日,特刊第5期,5000字。

34.《中东北非变局强化了我国战略机遇期》,载《人民日报?内部参阅》,2011年5月27日,第20期,5500字。

35. 《中东变局对中国的影响、启示及对策建议》,载《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专供信息》,中办采用,2011年,第196期,3000字。

36. 《国际安全环境的变化与我国安全战略的选择》,载《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研究报告》,2012年3月5日,第34期,11000字。

37.《抓住有利时机,彻底解决黄岩岛问题》,载《世界经济调研》,2012年5月15日,第19期,5800字。

38.《建议抓住有利时机彻底解决黄岩岛问题》,载《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专供信息》(中办),2012年第145期,3000字。

39. 《抓住有利时机彻底解决黄岩岛问题》,载《人民日报?内部参阅》,2012年6月8日,第22期,7200字。

一般文章

1.《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进展及趋势》,载《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0年12月14日,4000字。

2.《我国学术界对国际政治现实问题的研究》,载《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1年1月18日,署名古燕,4500字。

3.《国际恐怖主义的新特点和新趋势》,载《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6月15日,3000字。 本院网站、中国国关在线、全球网、人民论坛、新华文摘(2004年第16期“论点摘编”)转载。

4.《解读当前中美关系》,载《新民晚报》“新民环球论坛”,2004年7月16日,5000字。

5.《外交为民:我国外交内涵的新扩展》,载《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8月12日,3000字。

6.《恐怖主义无法改变世界的历史进程》,载《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9月23日,3000字。《中国青年报》“思想者”专栏2004年11月1日全文转载。

7.《多角度看布什第二任期》,载《新民晚报》“新民环球论坛”,2004年11月5日,5000字。

8.《民族分离主义与恐怖主义浅析》,载《领导之友》,2004年第6期,4500字。

9.《布什的反恐战争给世界带来了什么》,载《现代文明画报》,2004年11月,总第185期,3000字。

10.《美国“先发制人”战略及其最新发展》,载《前线》2004年第12期,5000字。

11.《布什第二任期美国外交的变与不变》,载《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12月21日,3000字。

12.《国际政治和安全:2004年留下什么“遗产”》,载《中国青年报》,2005年1月6日,3000字。

13.《解读布什就职演说的两个关键词》,载《新民晚报》“国际时评”栏目,2005年1月23和24日,2300字。获得该报2005年度通讯员优秀作品奖。

14.《救灾大赛与大国的战略追求》,载《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2月3日,3000字。

15.书评《国际战略研究的成功之作――国际战略报告》,载《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5月24日,2000字。

16.《拨开迷雾看“颜色革命”之颜色》,载《前线》2005年第8月下半月,总第321期,5000字。此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国际政治》2005年第11期全文转载。

17.《恐怖活动何时休?》,载《百科知识》,2005第8期,5500字。

18.《美国反恐四年难言成功》,载《环球时报》,2005年9月12日,3000字。

19.《联合国改革:任重而道远》,载《中国报道》,2005年第10期,5500字。

20.《演变中的美国反恐战略》,载《人民日报》,2006年2月28日 第三版,1300字。

21.《前景堪忧的伊朗核问题》,载《百科知识》,2006年第3期(上半月),总第334期,4000字。

22.《胡锦涛主席出访美国等五国意义谈》,载《新民晚报》“新民环球论坛”,2006年4月28日,4000字。

23.《国际反恐的无奈与茫然》,载《新广角》月刊,2006年第8期,4800字。

24.《三把钥匙解难题》,载《人民日报》,2006年9月1日,第7版,1500字。

25.《伊朗核危机前景预测》,载《百科知识》,2006年第9期(下半月),4500字。

26.《北欧国家和平发展模式的探悉与感受》,载《领导之友》,2006年第6期,3500字。

27.《核危机笼罩世界》,载《百科知识》,2006年第11期(下半月),4500字。

28.《谁使核武器遍布全球?》,载《百科知识》,2006年第12期(上),4000字。

29.《折射世界发展潮流的平台》,载《人民日报》,2007年1月30日,1200字。

30.《美国对伊朗:会不会开战,何时开战》,载《新广角》,2007年第3期,4000字。

31.《美俄关系的走向是新冷战吗》,载《新广角》,2007年第11期,5000字。

32.《和谐世界视角下的中国和平发展》,载《领导之友》,2008年第1期,3500字。

33.《奥运火炬传递凸显和谐世界外交的重要性》,载《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4月29日,3000字。

34.《彰显中国“负责任大国”的气度》,载《中国青年报》理论版,2008年5月4日,2000字。

35.《大国关系的三个标尺――从中国今天“挨骂”说起》,载人民日报社主办的《人民论坛》【双周刊】,2008年第9期,4000字。

36.《韩国的西方宗教》,载《百科知识》,2008年第7期(上半月),1800字。

37.《经济与战争,诱动与制约》,载新华社主办的半月刊《环球》杂志,2008年12月,第24期,4000字。

38. 《恐怖活动给世界的警示》,载《百科知识》 ,2009年第1期(上半月),4000字。

39.《我们不是失败者》,载《中国青年报》“思想者”专栏,2009年3月9日,1500字。

40.《朝鲜射“箭”,意欲何为?》,载《百科知识》(半月刊),2009年第9期,5000字。

41. 《朝鲜的“复合型不对称战略》,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7月23日,3000字。

42.《信心百倍不能代替冷静思考》,载《人民论坛》,2009年7月(下),3200字。

43. 《国际打击民族分离型恐怖主义的经验和教训》,载《红旗文稿》,2009年第17期,4500字。【求是杂志社领导看到内部报告后很重视,直接批示公开发表】。

44.访谈文章,《2010年国际政治展望(上)――多重“G”组合催生世界新格局(权威论坛)》,载《人民日报》,2010年1月20日。作者之一,1000字。

45. 《2010年国际热点问题评述――国际社会切肤之痛:恐怖主义依然猖獗》,载《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1月4日,1000字。

46.《平静看待西方削减对华援助》,载《中国周刊》,2011年第4期,2000字。

47.《南海行船无倒档 》,载《财经国家周刊》

48. 《周边安全挑战与战略应对》,载《中国改革》,2012年第7期,7000字。

其他

主持和承担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院重点项目课题。曾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对策信息研究二等奖一次和三等奖多次。

上一篇:朴素熙(作家)

下一篇:唐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