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蛙岛

时间:2023-12-07 02:35:56编辑:小简

水平蛙岛的个人简介

尤月林先生是“艺术型商人”的代表,中国著名的网络枪手、职业经理人;国家一级建造师、高级摄影师。曾用过笔名有:水平蛙岛、沫女千、范文妓、曼溪坡等。尤月林对绘画、文学、诗歌、艺术、建筑设计、环境艺术、影视等有很深的造诣。作品有《地狱来信》、《买车》、《老家来人》、《短信》、《十年再举杯》、《一箱苹果》、《狗图腾》等。

原名尤月林,安徽人,1996年来北京上大学,没钱了,弃学。1998年借鸡下蛋,合伙公司开了三个月。三个月后自己创立企业,经营至今。专业:绘画、设计,玩心眼。企业经营项目:设计,施工,建筑承包。创业成绩:北京定居,有自己的大HOUSE,老婆、孩子都有了。两家企业他都有控股权,私人有两部车,关系不错的人他可以借一辆……

人物介绍

水平蛙岛简介

水平蛙岛是尤月林一九九三年开始用的笔名。

尤月林先生是“艺术型商人”的代表,中国著名的网络枪手、职业经理人;国家一级建造师、高级摄影师。曾用过笔名有:水平蛙岛、沫女千、范文妓、曼溪坡等。尤月林对绘画、文学、诗歌、艺术、建筑设计、环境艺术、影视等有很深的造诣。作品有《地狱来信》、《买车》、《老家来人》、《短信》、《十年再举杯》、《一箱苹果》、《狗图腾》等。

原名尤月林,安徽人,1996年来北京上大学,没钱了,弃学。1998年借鸡下蛋,合伙公司开了三个月。三个月后自己创立企业,经营至今。专业:绘画、设计,玩心眼。企业经营项目:设计,施工,建筑承包。创业成绩:北京定居,有自己的大HOUSE,老婆、孩子都有了。两家企业他都有控股权,私人有两部车,关系不错的人他可以借一辆……

尤月林人生格言:垄断是霸权,控制是主权。

个人作品

长篇

类别 书名 最新章节 更新时间 作品状态边缘小说村庄里的天堂小城没有,积雪2005年04月28日连载中边缘小说学校定我青春罪后记2005年04月25日连载中

短篇

类别 书名 更新时间现代诗歌少年情怀2005年04月21日

有关于笔名的诗歌

自然的好奇

把你梦引到一个与世隔绝的岛屿

正置落花季节

淫雨漫过心湖

芳香恣意漂泊

那茅屋,孤灯

还有那清醇的笛声

洗礼着整个小岛夜景

小岛夜景 那绝对没有

爱情 没有星星

没有月亮 绝对的

黑夜只听到窗外一片

蛙 声

水平蛙岛(2)

在春心荡漾的湖平线上

可以泛舟,饮酒――

乘着烟雨蒙蒙,赦放隐私

就着如水的记忆

嚼咀过去

很少有这平静的世界

孤独拥有着无边

那思绪如缤纷的花瓣

随风追逐

随水波流

那远山模糊

近梦未醒

最新资讯

王健林在最近的一次演讲中重申了他过去的一个观点,根本没有什么"互联网思维"!呼啦啦一下子又吸引了众多媒体争相报道。其实他这个演讲的重点还是在谈自己成功的经验,阐述了企业转型和创新的重要。批评"互联网思维"的本意也是反对过度神化互联网,继而强调人们千万不要沉迷于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因此忽视了"实体经济"的重要性。

这些都是对的,都是"老成谋国"的真知灼见。所以,王健林的成功不是一个偶然现象,你不得不服气,人家肚子里有货。媒体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在他的千言万语中撷取了一个小小片段作为标题,偏偏就选中了"互联网思维"。按理说,这种"题不对文"的做法是要被语文老师打板子的,可今天这种做法却大行其道,没办法,你老老实实写上《万达的转型与挑战》就没有那么多人看,点击量就上不去。

这个在王健林眼里根本不存在的"互联网思维"为什么让媒体做了一回标题党呢?这恰恰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互联网思维"这个概念如今已经深入人心了。

那么,王健林是怎么来证明 "互联网思维"不存在的呢?他的原话并不长,这里不妨引用如下:

"互联网就是一个工具,怎么可能出现互联网思维呢?许小年教授的一篇文章写得非常好。他说,出现了蒸汽机,能说蒸汽机思维吗?出现了电报,能说电报思维吗?所有新的科技工具只是一种比较先进的工具而已,运用工具叠加了实业当中能产生巨大的价值,但是不能说这个工具叫互联网思维,其实"创新思维"比较合理一点。"

王健林这段话的意思很清楚,互联网就是一个工具而已,工具不可能是思维,所以"互联网思维"不存在。

问题恐怕没有这么简单。

我们第一个要问的是,互联网仅仅是一个工具吗?

王健林想要表达的"工具"的概念,恐怕用"计算机"更为准确一些,也就是说,至少"计算机"比"互联网"看起来更像工具。关于工具,爱迪生的定义是离思维最远的--地球上的一切工具和机器,不过是人肢体的知觉的发展而已。的确,无论是代替手的斧子和锯子还是代替脚的汽车和飞机好像和思维关系都不大。但是工具发展到了计算机的阶段,可以说已经与"思维"无限接近了。"人工智能"即使不等于思维也已经约等于思维了。在很多科幻片中,机器人和人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并且现实中的人们开始认真的担心,机器人反客为主的那一天会不会突然降临?

现实中,我们看到一个农民扛着锄头或者一个工人拿着扳手就大体上能猜到他们要做什么。但是当你远远地看到一个人坐在"电脑"前,你能猜到他在做什么吗?读书、看电视、玩游戏、写文章……如果是"互联网"里的电脑选择就更多了,购物、聊天、谈恋爱,仿佛一切皆有可能,因为每台电脑的背后都有一个人真实的存在着。因此,"互联网"绝不仅仅是一个工具这么简单,而是一个真实与虚拟交错在一起的更加纷繁复杂的社会。

我们接下来要问的是,工具和思维离得有多远?凭什么工具就不能是思维?

世界上所有的工具大概都是思维的产物吧。当我们拿一个手表敲击什么东西的时候,能不能说这是"锤子思维"?同样是伐木,用斧子和锯子不仅效果完全不同,思维方式的差别也跟大。就算互联网是一个工具,也是一个影响巨大的工具,我们总结一下这个工具的新特点、新情况然后用一个"互联网思维"来表述一下也没有什么不妥吧?至于王健林引用许小年教授的观点,用历史上没有产生"蒸汽机思维"这个概念,来论证今天不应该诞生"互联网思维"这个概念;用"互联网思维"没有恰当的英文翻译,来论证国内也不应该有这种说法,都是不值一驳的。理由很简单,过去没有的不等于将来没有,国外没有的不等于国内没有。

其实,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把握"互联网思维"的特点。互联网思维这个概念之所以如此深入人心,在于互联网给商业模式的创新提供了颠覆式的力量,造就了一批新时代的财富传奇。马云们和雷军们的巨大市场感召力让年轻人无不热血沸腾。每个人都开始幻想互联网给自己带来快速的成功的方法,确切地说,一夜暴富才是"互联网思维"不胫而走的秘密。

这当然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激发了人们创新的热情,另一方面也让人更加浮躁起来。所以,准确把握"互联网思维"是一个需要我们认真对待的命题。迄今为止,我认为对"互联网思维"理解最深的是周鸿t,他提出的"用户概念"和"免费模式"的确是互联网诞生以后才广为流行的商业模式。

无论承认"互联网思维"存在与否,这都并不妨碍王健林和周鸿t成为商界中的佼佼者,因为他们都在认真思考互联网给这个社会带来的深刻影响。周鸿t可能更关注的是变,而王健林强调的是变化当中的不变,仿佛一枚硬币的两面。

我们如果想要离成功近一点,也得像他们那样认真思考才行。

记者采访

记者:尤总您好,欢迎您受我们的采访,2015年的第一季度,互联网装修好像进入了一个爆发期,新浪家装o2o平台"抢工长"上线,搜房网推出了"极限精装666元/O",蘑菇装修推出"599元/O"的套餐,淘宝网上线了"极有家"家装o2o平台,互联网装修引发的家装行业价格战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尤月林:我感觉好像回到了10年前,以前的价格战在现实中打,现在的价格战在网络上打。互联网也是一个江湖,生活中所有的事情都会折射到网络上去,而且还会迅速被放大。一些行业大佬就利用互联网这个放大工具,充分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发言混淆视听,让众多没有主见的中小企业落入迷茫陷阱,在一个池子里打群架,我认为这是不厚道的。

记者:您是指有些人在故意炒作一些概念吗?

尤月林:话不能说的太明白,有些东西只能意会不可言传。我也在商界混了这么多年,真没听到有几个商人会在公众场合说真话,他们不会轻易讲自己成功的秘密和未来战略布局,也不会透露自己市场真实的打法。远的不说,"爱空间"炒作小米投资的话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谁能说清"爱空间"和"小米"究竟是一个什么关系?

记者:那您自己究竟怎么看互联网给装修行业带来的影响?

尤月林:互联网说穿了就是一个信息平台,互联网时代人人都可能不费力气绕开中间层层环节,直接面对你想面对的群体,无论时间上、空间上这都是一个大的变革。简单来讲,互联网的功能就是一个"连接"。随着"连接"的范围不断扩大,"连接"的深度不断强化,整个社会系统的信息流模式也渐渐发生了改变。一方面是信息沟通的交互性增强了,另一方面,信息的高速广泛流动实现了整个社会的扁平化,互联网其实是在做一个"通道"经济。

记者:在提到互联网给各行各业带来的影响的时候,人们常常用"颠覆"这个词来形容。您认为互联网会"颠覆"传统的装修行业吗?

尤月林:互联网是我们达到一个目的的工具,它不可能改变商业的本质,打个比喻,原来没有互联网,我们吃饭是必须下楼找饭店吃饭的,互联网来了,我们可以在手机上点餐,然后就有人直接送外卖上门。假如你是那家餐馆,现在把点餐业务搬到了网上,你会因为捣鼓互联网而不认真做菜吗?那后果将是什么恐怕谁都明白。从这个角度说,我不认为互联网会颠覆什么传统的装修行业。装修行业的传统是什么?是材料的货真价实,是设计的合情合理,是施工的标准规范,让消费者住的更舒适、健康、环保。这些传统会因为互联网的发展而改变吗?不会。说到这里,我想起了一个人,凡客的创始人陈年你知道吧,凡客可是一个根正苗红的互联网企业,陈年也算第一代互联网人了,读书人出身、做过编辑,早年还和雷军一起创办过卓越网,可以说陈年比雷军的互联网思维一点也不少。可是,凡客几年摇摆下来,仍然步履维艰。雷军都忍不住向陈年发牢骚说,"作为凡客老用户,我的要求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件真正好的白衬衣,把产品做好了,才会有凡客的品牌和用户忠诚度!"

记者:雷军这话说的朴素而又深刻,似乎有一种让人迷途知返的力量。

尤月林:装修这个行业诞生的时候也很朴素,就是改善家居生活嘛,可是不久就变味了,一些装饰公司开始设置各种圈套忽悠老百姓,价格战的硝烟此起彼伏,对行业的竞争规则破坏之后伤害的不仅仅是几家公司,而是整个行业的生态圈。十年前,我写过一本书《未来装饰生存法则》,就是对这个行业现状的反思。互联网在今天迅速崛起了,有了一个降低企业成本的工具,有了一个扩大企业影响的平台,有了一个聚集品牌粉丝的窗口,这是一个好事。我们就以营销为例,口碑营销虽然早就有了,但在互联网兴起之前,口耳相传的效率实在太低,要单靠口碑营销打造一个覆盖广阔地域的品牌,可能需要一代人的时间。而互联网兴起之后,口碑营销的效率大大提升了,过去传播信息需要经年累月,现在被缩减到以小时计算。但如果让互联网变成忽悠人的工具,就太遗憾了。

记者:您谈互联网以及互联网思维之类的话题不止一次了,我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您有时候强调"现代",呼吁家装行业要跟上变革的步伐,要研究互联网时代新的商业模式,而您有时候又变得很"传统",比如今天,又强调家装行业做好自己的服务,您好像总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摇摆,这是为什么?

尤月林:这个很简单,因为我要对症下药。我们全国的加盟商千差万别,地区差异很大,文化水平也各异,有思维很现代但是比较浮躁的老板,也有老实本分但观念落后的老板。面对不同的人当然要开出不同的药方,另外,虽然说互联网是一个工具,但互联网并不像一架机器那么单纯,它带来的改变非常广阔,互联网的潜力也远远没有被发掘完,以至于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出不同的理解方式,这种理解也需要因时因地的变化。

记者:我国正式接入互联网有20多年了,互联网产业在我国发展异常迅猛。如今中国网民的人数已接近7亿,手机网民规模超过了5亿。无论如何,互联网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也给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我们如何利用好互联网这个平台,如何抓住互联网带来的创业机会,但又不至于迷失自己,永远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谢谢尤总给我们做的分享,再见。

尤月林:谢谢,再见。

受访人物简介

尤月林:中国著名的青年企业家,1997年涉足装饰行业,多才多艺,现任北京紫名都装饰连锁集团董事长,紫府商学院院长,中国建筑装饰专家学者协会常务副会长,业内资深专家。从商18年之久,创立国内十几家品牌,全国连锁1200余家公司,是中国儒商杰出代表之一。

他崇尚"商业艺术化,艺术生态化",致力于企业民族化发展路线,是企业"民主共和制"的倡导者。

尤月林善于思考,十几年的商海经验,沉淀出别具一格的中国民营企业经营思路和发展理念,多年来一直受到众多同行人追捧,其言论一直备受行业关注,个人著作颇丰,其代表作有《商战设计师》、《未来装饰生存法则》、《营销原来是这么回事》等等。

上一篇:盘朝辉

下一篇:热费尔森·塞尔克拉·特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