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士敏的个人简介
普文翠烈士,一九一二年生于新平县新化乡一个贫苦农民的家里。他七岁父亲病亡,母亲含辛茹苦供他读书,一九二九年文翠毕业于县立小学。毕业后,家庭无力再供他读书。胸怀壮志的普文翠同志,抱着役军救国的理想,考入了国民党云南陆军分...基本内容
普文翠烈士,一九一二年生于新平县新化乡一个贫苦农民的家里。他七岁父亲病亡,母亲含辛茹苦供他读书,一九二九年文翠毕业于县立小学。
毕业后,家庭无力再供他读书。胸怀壮志的普文翠同志,抱着役军救国的理想,考入了国民党云南陆军分校,毕业后分到滇军六十军任职。他追求真理,对国民党消极抗战,积极反共,残酷压榨人民的做法十分反感,不愿为他们卖命,于一九四五年和营长争吵后逃回家乡。
当时的新平,是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多民族地区。以李润之为代表的大大小小的地霸匪首、乡保长,豢养着自己的反动武装,占山为王,划地为界,无休止地相互争斗,各族人民深受其害。为了解救人民的痛苦,普文翠回到家后,立即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发动群众,筹建革命武装上。为了扩大影响,他第二次离家出走,到镇沅、景东一带进行串连,四处寻找地下党领导的革命队伍。
一九四七年六月,他从镇沅回到新化。向我谈及朱家璧等同志领导的云南人民反蒋自卫军在滇越铁路沿线活动的情况。
言谈中对朱家壁、余卫民表示敬佩,表示要在新平拉一支武装,学朱家璧等同志,为穷苦人民打天下,争自由。
要发动群众,拉革命武装,必须有公开身份才能站稳脚
跟。于是他叫我出面,多做革命工作。他走村串寨,动员受苦人团结起来反蒋,他又亲自拟了控告伪保长鱼肉乡里的呈文,致使伪县政府不得不罢免了这个走卒。使新化乡的政权,逐步转移到我们手中。
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发动。一九四八年十月十八日,普文翠同志组织了一百多人,在新化打起“反蒋自卫军”的旗号,收缴、强借地霸的枪支来进行训练。当时云南人民反蒋自卫军一支队余卫民部在龙武、峨山一带后动,普文翠和我商量,决定带队伍去找共产党,参加党领导的革命武装。
临走时,他嘱咐我,要把粮食给养准备好,等候通知。十一月中旬,他们来到峨山坡脚。参加了方仲伯同志领导的云南人民反蒋自卫军新峨支队,普文翠被任命为大队长。
新峨支队原来准备配合一支队和滇中游击队解放峨山县
城,因敌人来到峨山坡脚,攻城部队主动后撤。普文翠所带的大队驻在棚租的伪乡公所,他带人出外巡查时,与企图偷袭我军的敌人遭遇。敌人分三路向我迂回包围,为了掩护我部撤退,普文翠当机立断,指挥三十多人迎击敌人。他手持机枪,向蜂拥而来的敌人射击,毙伤敌人十多人。由于敌强我弱;加之自卫军初组建,多数是没有作战经验的农民,防线被突破,普文翠被敌人的枪击中头部,壮烈牺牲。残暴的敌人攻上来后,将
他的头颅砍下,悬于峨山城门上示众。
同志找回他的遗体,用棺木盛殓,埋葬于小棚祖郊外。
所带去的部队跟着余卫民、方仲伯等同志,进军思普,继续走他未走完的路程。
普文翠同志献身革命,英勇顽强。值得告慰的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通过落实地下党“边纵”政策,把过去强加在烈士头上的一切罪名和不实之词全部推倒了。历史恢复了本来面目,普文翠烈士的英名已载入我县革命史册,流芳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