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云祚的个人简介
沈云祚(?―1644)明末官员。字子凌,南直隶苏州府太仓(今属江苏)人。崇祯十三年(1640)进士。
基本资料
姓名:沈云祚
性别:男 出生年月:不详
国籍:中国
时代:明
籍贯:苏州府太仓(今属江苏)
民族:汉
身份:崇祯十三年进士
个人简介
沈云祚(?―1644)明末官员。字子凌,南直隶苏州府太仓(今属江苏)人。崇祯十三年(1640)进士。
明末为华阳县令,城陷为大西军所俘,与刘之渤、刘士斗被幽禁太慈寺,绝食半月,不死,大西军送馈之食,诱降,云祚大骂:“吾欲食贼肉耳,岂食贼粟哉?”遂遇害。有子沈荀蔚,年仅五岁,被藏匿山中。沈荀蔚著有《蜀难叙略》。
沈姓起源
出自姬姓,以国为姓,是黄帝的后裔。沈本是上古国名,最早是夏禹子孙的封国。周初时,武王死后,由年幼的成王即位,周公旦(文王第4子)摄政。三监不服,与武庚(商纣王之子)勾结,联合东方夷族反叛,后被周公旦所灭。
季载(文王第10子),为周天子的司空,因平叛有功,后成王将其叔叔季载封于沈国,又名聃国。季载又称冉季载。聃又写作冉,古时,冉、沈读音相同。春秋时,沈国为蔡国所灭,季载之后逃奔楚国,其后子孙遂以原国名命姓,称沈氏。 出自芈姓,是颛顼帝的后裔。 春秋时,楚庄王之子公子贞被封在沈邑,其后遂以封邑名命姓,称沈姓。出自少昊金天氏,以国为氏。少昊金天氏裔孙台骀氏之后有人建立沈国,春秋时,为晋国所灭,子孙遂以沈为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