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白琳的个人简介
孙白琳(1911―1960)在孙承宗十世裔孙中排行老四。河北高阳人,孙岳(禹行)将军之子。
求学经历
1920年孙白琳9岁那年在北京读小学,此时孙岳驻军河北大名府,时任直系十五混成旅旅长,大名府镇守使。1925年在第三军参谋长何遂帮助下,孙岳创办了保定育德中学,孙白琳在这所中学完成了学业。1929年孙白琳毕业后随即考入北平燕京大学。随后孙白琦、孙白琳先后去法国和日本留学。在日本留学期间,东北三省已被日侵占。国家危难之际,孙白琳毅然中断日本留学,回国报考军校,时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十期学员。主攻步兵通讯、交通。
抗战经历
随着抗战全面爆发,中央军校亦分散办学,孙白琳分配到西安七分校学习。后又被调到兰州,委以收留和训练从前线和日统区流亡后方的青年学生工作,任兰州分校十五期学生第三队队长。1937年被邓宝珊将军直接调到新一军,担任军部上尉参谋,主管下级军官步兵通讯科目的训练。
抗战时期,兰州作为苏联援华军需物资集散地,频频受到日机轰炸。应形势需要,孙白琳又调离新一军被任兰州防空司令部少校防空督导。后来,随着抗战进入对峙时期,前线急需大量苏联援助滞留在新疆的军用物资,孙白琳又调到防空司令部汽车运输大队,任上校大队长负责长途运输督导指挥。
随军起义
八年抗战结束,孙白琳已调任陶峙岳将军部西北长官公署司令部,任新疆供应局汽车运输大队长和人事室上校主任等职。1949年,在新疆随军起义,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任团级,仍管军队汽车运输。
1952年调回兰州,住在第一野战军西北军区招待所,一年后离开部队复员转入地方。1953年,孙白琳在兰开设了“益华瓷庄”;1956年公私合营,随后整风运动中被错划为右派;1959年,父亲被捕入狱;1960年初,妻子不堪身心重负撒手人寰。时隔半月孙白琳便随妻而去。